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根据《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对公司易燃、易爆、有害、危险物品进行规范、有 效的管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与公司财产不受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储备、运输岗位。 第二章职责
第三条 本制度由安全部负责制定和修订。
第四条 技术部、设备部、仪表车间负责公司的所有防火、防爆、防尘、防毒设备设施的 更新改造。
第五条所在的车间负责以上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安全部负责监督检查。 第三章工艺设施防火防爆
第六条在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爆、聚、分解)造成高温、高压、可能引起爆炸危险的 设备、设施,必须设置报警系统及自动和手动紧急泄压排放装置。
第七条贮存可燃气体容易泄漏扩散处,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监测报警器。 第八条由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危险物料的设备应安装爆破板(防爆膜) 。
第九条 高温、高压、低温的设备材料,必须确保机械强度和使用期限,设计、制造、安 装、试压必须符合相关规范及国家标准。
第十条 生产、使用可燃气体的设备,在发生事故时应该能安全放空,放空管采取静电接 地并在避雷设施保护之内,并应咼出建筑物、构筑物 2m以上。
第十一条可燃气体压缩机吸入管道应有防止产生负压的防范措施,当有段间回流及气液 分离设备减压排放至低压系统设备,应有防止高压串低压、超压的安全措施。
第十二条 生产和贮存装卸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的设备管道,应有接地等消除静电措施。 第十三条 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在排入回收装置前,应采取回收或处理措施。严禁 将几种能互相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火灾爆炸的污水混合排放。
第十四条 易散可燃气体和蒸汽的场所,其物料管线,电缆宜架空铺设,如需设管沟,电 缆沟时,要防止可燃气体沉积和易燃、可燃液体污水渗流沟内的防范措施。进入变配电室、 自控仪表的沟入口处及穿墙孔,应予填实密封。
第十五条可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气体的取样管线,不可直接引入化验室。
第十六条 生产设备、管道的绝热层,采用非燃烧的材料,并要防止可燃气体进绝热层。 第十七条可燃气体电除尘,应设防止负压和氧含量超标的安全设施。 第十八条腐蚀性物料管道不得设在其他管线上方。
第十九条易燃易爆物质的贮存、充装区均应采用防爆电机、开关、照明。 第四章工艺操作防火防爆
第二十条工艺设计采用先进的安全工艺方法、工艺装置和安全可靠的工艺指标,安全装 置、信号联锁能满足防火防爆要求。
第二十一条不断完善安全操作规程、技术规程以及防止突然停电、停水、停汽等造成的 紧急停车,要提前制定紧急停车的应急处理措施。
第二十二条 操作工必须经技术培训和安全技术教育,达到“四懂四会”,即懂生产原理、 懂工艺流程、懂设备结构,懂应急处理;会操作、会维护、会排出故障和处理事故、会正确 使用防护器材和消防器材,并经操作技术和安全技术考试及格,取得安全作业证,方能上岗 独立操作。
第二十三条 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按岗位操作法精心操作,严格控制温度、压力、流 速、不得超温、超压、超负荷,严防负压吸入空气。
第二十四条 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坚持定时、定点、定项目的巡回检查,发现异常或发 生事故时及时报告,果断处理,认真记录,交接清楚。
第二十五条 操作中经常检查泄压装置、安全联锁、指示仪表、报警信号、防静电设施及 排风装置等一切防火防爆的设施,保证运行正常,灵敏可靠。
第二十六条 各项工艺指标不得擅自更改,更不允许进行试验操作。改变工艺指标必经生 产副总经理审批。
第二十七条 对没有办动火安全作业证,安全检维修手续不全,防火、防爆措施不落实, 没有按时进行分析的情况下动火,操作人员有权拒绝违章动火。
第二十八条生产中遇到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或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等紧急情况时, 操作人员有权先停车后报告。
第二十九条 操作人员有权拒绝一切违章指挥。遇有违章作业,任何人都有权制止 第五章防尘 第三十条 粉尘较大的车间,必须做好作业场所环境卫生工作, 尽可能地增加作业场所湿 度,消除粉尘飞扬
第三十一条 粉尘较大的车间作业人员应佩戴好防尘口罩,搞好个人防护。 第三十二条 作业防护粉尘浓度应控制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 定期检测。 第六章防毒
第三十三条 必须及时消除有毒生产工序的跑、冒、滴、漏。 第三十四条 有毒岗位事故柜防护用品必须完好,定置管理。
第三十五条 有毒岗位作业人员应佩戴好防毒用品,防止有毒物质突然泄露对人体造成伤 害。 第三十六条 急救:救护人员针对有毒场所选用对应的防毒面具,迅速将中毒人员救离现 场至空气新鲜处。根据有毒物质的毒理性质,采取相应的救护。
第三十七条 作业场所毒物浓度应控制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并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 行定期检测。 第七章检查考核
第三十八条 安全部每月组织相关部门对车间的防火、防爆、防尘、防毒设备设施进行检 第三十九条 所在的车间必须确保防火、防爆、防尘设备设施的运行正常,作业符合《安
并聘请由资质的单位进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