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县蓉园养殖基地生态猪场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6.7-1 应急预案基本内容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应急计划区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 预案分级影响条件 应急救援保障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内容及要求 危险目标、装置区、环境保护目标 场区、地区应急组织机构、人员 规定预案的级别和分级影响程序 应急设施,设备与器材等 规定应急状态下的报警通讯方式、通知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 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6 应急环境监测、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 7 应急监测、防护措施、清事故现场、邻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控制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 除污染措施及相关设施。 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事故现场、场区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区域人8 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员及公众对毒物应急剂量控制规定,撤离组织划 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 计划及救护,中毒人员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 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 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与演练 对场区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 9 10 应急培训计划 11 公众教育和信息
6.7.1 沼气泄露及废水排放应急预案
① 严格执行环保事故报告制度,一经发现环保事故,应立即向XXX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不得瞒报,漏报。
② 切实落实环保救援措施,在报告的基础上,由领导小组成员统一指挥对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并立即查明原因,提出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理对策,及时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处理污染事故,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
③ 若发生沼气泄漏并引发火灾事故,应立即向消防、XXX县政府等部门报警并申请紧急救援,由消防、医疗、工程技术人员及场领导共同组成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事故现场的火灾扑救,并根据火势和风向划定安全距离组织周围公众的疏散撤退,及受伤人员的救助。
⑤ 若沼气废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应将废水切换至事故防范池,待沼气废水处理设施抢修完毕后,再将事故防范池内废水逐步纳入沼气池。
⑥ 建设单位应制定事故应急计划,安排事故处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并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演习,对工人进行安全卫生教育,并对周围地区公众开展环境风险事故预防教育、应急知识培训并定期发布相关信息。
⑦ 设立应急事故专门记录,建立档案和报告制度,由专门部门负责管理。
XXX县蓉园养殖基地生态猪场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6.7.2 疫情应急处置方案
① 疫病简介
猪场易发的传染病主要有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仔猪副伤寒等7种。《动物防疫法》规定,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猪只疫病分为下列三类:
一类疫病,是指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疫病,主要有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等。
二类疫病,是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疫病,主要指猪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支原体肺炎、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等。
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疫病,主要指猪传染性胃肠炎、猪副伤寒、猪密螺旋体痢疾等。三类疫病的具体病种名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并公布。
而且新的猪病正在还在不断增加,据南京农业大学研究,大中型猪场约有32种传染病,蔡宝祥等介绍有40种传染病。新增加的猪病主要有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猪痢疾、猪传染性胸膜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母乳无乳综合症等。
② 疫情控制方案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执行,根据发生疫情的类别,应分别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案,具体如下:
发生一类疫病时,应当及时报告XXX县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由其派专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采集病料,调查疫源,并及时报请XXX县人民政府决定对场区实行封锁,将疫情等情况逐级上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区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控制、扑灭措施,迅速扑灭疫病,并通报毗邻地区。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和疑似染疫的猪只流出场区,禁止非疫区的猪只进入场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出入封锁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封锁的解除,必须由XXX县人民政府宣布。
发生二类动物疫病时,XXX县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限制易感染的动物、动物产品及有关物品出入等控制、扑灭措施。
发生三类动物疫病时,应由XXX县政府按照动物疫病预防计划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
疫情的控制要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好防疫工作,确保养殖场的健康发展。
6.7.3 液氨泄露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液氨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要注意做好五个方面:
① 根据现场情况划分警戒区,处置车辆和人员一般停靠在较高地势和上风(或侧上风)方向。
② 处置人员的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在处置泄漏或有关设备时,应穿着隔绝式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直接接触液氨时,应穿着防寒服装。紧急时也可穿棉衣棉裤,扎紧裤袖管,并用浸湿口罩捂住口鼻。
XXX县蓉园养殖基地生态猪场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③ 应迅速清除泄漏区的所有火源和易燃物,并加强通风。如是钢瓶泄漏,处置时应用无火花工具,尽量使泄漏口朝上,以防液化气体大量流淌。关阀和堵漏措施无效时,可考虑将钢瓶浸入水或稀酸溶液中,或转移至空旷地带洗消处理;
④ 对泄漏的液氨应使用雾状水、开花水流驱散。处置时应尽量防止泄漏物进入水流、下水道或一些控制区。
⑤ 如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开花水流、抗溶性泡沫、砂土或CO2进行扑救,同时注意用大量的直射水流冷却容器壁。若有可能,应尽快将可移动的物品转移出火场。若出现容器通风孔声音变大或容器壁变色等危险征兆,则应立即撤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