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
区域图
一、选择题
下图为日本植被水平和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对图中圈示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岛海域生物资源匮乏 B.乙航天发射中心常年晴朗 C.丙植被为温带荒漠草原 D.丁箭头大致指向东南方向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在我国大陆分布北界大约为34°N,在38°N,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夏季普遍高温
B.日本冬季较为温暖 C.我国光照时间较长 D.日本全年降水较多
日本约为3.九州地区是日本对华出口木材的主要产地,主要原因是( ) A.产业水平低,以出口原料为主 B.距离我国较近,便于交通运输 C.水热条件好,林木蓄积量较大 D.垂直地带性强,林木种类多样
解析:第1题,甲岛海域地处北海道渔场,生物资源丰富,A错;乙航天发射中心是季风气候,夏季多雨,B错; 丙植被为高山针叶林,C错;本题的纬线与平常所见的纬线不同,但纬线都是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读丁箭头大致指向东南方向,D对。第2题,在日本的分布纬度更高,说明同纬度日本冬季更温暖。日本是个岛国,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海洋的年温差较小,再加上日本暖流的影响,故冬季比同纬度的我国大陆气温要高,B正确。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九州岛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林木蓄积量较大,C对;日本经济发达,A错;与距离的远近没有关系,B错;日本多山,最高峰是富士山,但海拔只有3 776 m,山体海拔不算很高,故山地的垂直地带性不是很强,D错。
答案:1.D 2.B 3.C
燕山山脉以南地区在第四纪发生山区、平原分异,以山前断裂为界,山区隆升、山前地区下降,是冲积扇发育的地点。下图为燕山山前构
造单元图(左图)和Z地钻孔沉积物垂直剖面分布图。据此回答4~6题。
4.燕山缓慢隆升时期对甲河流的影响有( ) A.流量减少 C.流程变短
B.汛期变长 D.泥沙增加
5.山前平原的主要形成过程为( ) A.褶皱-断裂-下陷-流水堆积 B.断裂-褶皱-隆升-流水侵蚀 C.断裂-下陷-褶皱-流水堆积 D.褶皱-断裂-下陷-流水侵蚀
6.Q1至Q4沉积层形成时期Z钻孔河段水流速度最缓的为( ) A.Ql C.Q3
B.Q2 D.Q4
解析:第4题,山区隆升、山前地区下降,燕山成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增多,河流流量加大,落差增大,水流速度加快,侵蚀作用加强,冲积扇发育,泥沙含量增加;位置没有变化,汛期和流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