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模混合通信技术研究及应用
作者:毛波静 罗强 何湘宁 覃向阳 王翀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第11期
摘 要
现阶段国家电网公司对电网的建设中,低压集抄项目建设主要以窄带载波与微功率无线两种信道为主,2015年发布的智能电网项目建设意见对用电信息采集提出的更高要求,全费控、全预付费功能要求对通信信道的采集成功率、实时性、准确性等性能提出实质性的要求。本文基于两种信道的现场应用效果,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三模混合通信方式,将窄带载波与微功率无线RobuNet网络技术、Lora无线调制技术相融合,使各自通信信道发挥其通信信道的优点摒弃其缺点,使通信信道选择最优路径进行通讯,最终在采集成功率达到100%的同时提高通讯的实时性与准确性,提高通信信道的抗干扰能力,最终推动智能电网的建设。 【关键词】智能电网 电力线载波 微功率无线 混合通信技术 抗干扰能力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近几年新兴并得到大力推广的一种技术,其为电能计量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的系统,它解决了传统人工采集数据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克服了人工采集数据效率低和容易出错的缺点,不仅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还可以提高工作质量、推进电能计量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我国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开展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试点建设。如在1996 年开始建设用电负荷管理系统,在1999 年的时候开始建设低压集中抄表系统,在2007 年的时候开始建设能量采集与管理系统。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基于智能电能表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三集五大”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改系统覆盖全部电力用户,可实现用户用电信息全部采集、费控、在线监测用电状态,实现线损精益管理,促进客户调整用电习惯,引导能源资源有效利用,提高电网企业服务能力。
2008年,国家电网开始推行电能信息采集系统,规划用3 - 5年时间实现全网的电能信息采集,这将未智能电网的集成通信系统提供一个强大信息网络平台,保证了数据的双向实时高速传递。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对外公布了坚强智能电网计划。组织开展的大电网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数字化电网关键技术研究、电力电子关键技术、特高压同步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关键技术研究,以及SG186工程、电力通信建设、用户用电信息次啊及系统建设等都为建设我国智能电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