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口腔 咽 食道 消化道 胃 小肠 大肠 消化系统 肛门 唾液腺→唾液 胃腺→胃液 消化腺 肝脏→胆汁 胰腺→胰液 小肠 肠腺→肠液
2、消化:食物被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3、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血液的过程,主要在小肠内完成。
糖类——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甘油 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
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5、 酶的定义: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也叫生物催化剂。
酶的特点:①高效性。②专一性。
影响酶的活动性的条件:①温度(37℃)②PH范围 6、
血液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淋巴循环系统 7、
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由血液循环系统完成。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占血量50%,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废物。 血液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 作用:包围、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血细胞 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盘形,有含铁的蛋白质,
叫血红蛋白。作用: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血小板(最小,没有细胞核。作用:加速血液凝固和止血)
8、红骨髓负责血细胞再生。
9、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呈红色,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10、血液具有输送氧、二氧化碳、各种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功能,还能起防御保护作用,血液对调节体温也有重要作用。
11、ABO血型系统 :A型 B型 O型 AB型
输血以同型血为主
科学第四章第三节复习要点
心脏:心室、心房 1、循环系统 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血液
2、心脏的结构:
⑴结构:由心肌构成,有四个腔。
①左心房——肺静脉 ②左心室——主动脉 ③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④右心室——肺动脉 三个瓣膜:房室瓣(心房-心室)、动脉瓣(心室-动脉)、静脉瓣(静脉里),
保证了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
⑵功能:自主地有节律收缩、舒张,是推动血液流动地动力来源。
毛细血管:管径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薄:只有一层细胞;分布广,
量多,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利于气体、营养物质交换。
3、血管 静脉: 管壁较薄,弹性大,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大静脉中有静脉瓣,防
止血液倒流。负责运输血液回心脏。
动脉: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负责运送血液离开心脏。 4、血液循环:
⑴定义: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地封闭管道中周而复始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
组织细胞 CO2↓↑O2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⑵血液循环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CO2↓↑O2
肺 ⑶动脉血:含氧量高的血,呈鲜红色。 静脉血:含氧量低的血,呈暗红色。
⑷功能: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运送到全身后各个组织器官,并将器官组织呼吸作用
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运送到排泄器官,并排岀体外。
⑸心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成年人:75次/分) ⑹脉搏:与心率相同。
⑺血压:血液流动时对管壁产生的压强.可用血压计测定。
收缩压:心脏收缩时,血压最高。低于12千帕:低血压
舒张压:心脏舒张时,血压最低。高于12千帕:高血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