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学年 甘肃省天水一中 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8 18:03: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 天左右。

天水一中2018级高二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科)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50分。其中,第1-20题每小题1分,第21-35题每小题2分)

1-5 ABCDB 6-10 DCCCD 11-15 DDCBC 16-20 BABDD 21-25 ACDBD 26-30 CBDBC 31-35 BDDBC 【部分解析】

1.A【解析】噬菌体都是要寄生在宿主菌内才能合成自己的核酸和相关蛋白质,并且噬菌体的蛋白质都是在宿主菌的核糖体上合成的,A正确;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不是原核生物,因为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溶酶体不仅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还能分解侵入细胞内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C错误;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产生的CO2只来自有氧呼吸,因为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D错误。

2.B【解析】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只能是DNA,A错误;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能产生水,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葡萄糖在聚合形成纤维素的过程中能产生水,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场所,因此也能生成水,B正确;人体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大,新陈代谢减弱,C错误;葡萄糖不能直接在线粒体内进行氧化分解,D错误。

3.C【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成分及功能等知识,理解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和成分,准确识别图中各结构或成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是糖蛋白,具有识别和信息交流的作用,A错误;②是膜蛋白,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等作用,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B错误;③是磷脂分子,是细胞器膜、核膜等各种生

- 9 -

物膜的主要成分,C正确;④由蛋白质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D错误。

4.D【解析】胞吞过程不需要借助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A项错误;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项错误;疟原虫含有线粒体,是需氧型生物,C项错误;疟原虫的表膜和线粒体均属于生物膜系统,青蒿素通过干扰疟原虫的生物膜系统,使其形成自噬泡,导致细胞凋亡,D项正确。

5.B【解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没有细胞膜和核糖体等细胞结构,A正确;DNA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只有DNA分子进入细胞,B错误;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C正确;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故应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宿主细胞内的U或T,然后接种未知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进而判断出未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D正确。 6.D【解析】图中过程①②③④⑤分别是光反应、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CO2的固定、C3的还原,过程①②③都有ATP生成,而④无ATP生成故,A错误;过程①③都有[H]生成,而⑤无[H]生成,B错误;过程①②都需在生物膜上进行,而⑤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C错误;过程②可为过程③提供水,过程③可为过程②提供[H],D正确。

7.C【解析】从图示可知,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含量减少而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增加,故推测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会转化为蔗糖和葡萄糖,A正确;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呼吸作用使有机物氧化分解,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种子干重下降,B正确;种子萌发过程中, 自由水/结合水的比例增加,细胞代谢旺盛,C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分裂较旺盛,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有纤维素,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D正确。 点睛:种子形成和萌发时物质变化归纳如下 有机物萌发 干重 激素变化 种子形成 可溶性糖→淀粉等,非蛋白质→蛋白质, 糖类→脂肪 增加 脱落酸增加,赤霉素、生长素逐渐减少 种子萌发 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甘油+脂肪酸 减少(油料作物先增加后减少) 脱落酸下降、赤霉素、生长素逐渐增加 8.C【解析】图中反应前后均不变的是R物质,说明R表示酶,S和水为反应物,生成P和Q两种物质,应理解为某种物质的水解产生两种不同产物的过程。

乙醇发酵反应物没有水,A错误;麦芽糖水解只生成葡萄糖,B错误;ATP水解生成ADP和Pi,符合题意,C正确;水的光解是将水直接分解,没有其他反应物参与,D错误。

9.C 【解析】1—>2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2—>3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5—>7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1:葡萄糖;2:丙酮酸;3:C02;4:水;5:[H];6:O2;7:水;8:能量。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能量绝大多数变成热能;氧气可来自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植物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先被叶绿体吸收,多余的才会释放到大气中。C正确

10.D【解析】图中①~⑥依次是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其中双层膜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A正确;胰岛素是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在核糖体上合成,在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加工,线粒体供能,B正确;丙酮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脱羧反应,在线粒体中发挥作用,C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没有染色体,不需要染色体蛋白,D错误。

11. D 【解析】(1)果酒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生产果酒时,开关1、3要始终关上,开关2要间断打开。(2)参与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

- 10 -

而醋酸菌是嗜氧菌,其进行醋酸发酵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开关1、2要打开,开关3要关上。

12. D 【解析】泡菜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亚硝酸盐有致癌性,摄入过多对身体会造成伤害,A正确;煮沸泡菜盐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和杀灭盐水中的其他杂菌,B正确;制作泡菜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C正确;泡菜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D错误。

13. C 【解析】: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错误;腌制过程中,蔬菜体积缩小的原因是植物细胞逐渐失水,B错误;CD、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是发酵初期酵母菌活动强烈,其利用氧产生的气体为CO2,C正确;D错误。

14. B【解析】同一种物质可以即作碳源又作氮源,如牛肉膏,A错误; B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如硝化细菌利用的氨,B正确;除水以外的无机物还提供碳源和氮源,C错误;自养微生物利用的无机物碳源不提供能量,D错误。

15. C【解析】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有可能是由多个细菌形成的,所以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A正确;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B正确;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C错误;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以减小实验误差,D正确。

16. B.【解析】A、应取刚采摘的玫瑰花瓣,不能取放置时间很长的花瓣,A正确;B、提取时玫瑰花瓣和清水质量比为1:4,B错;C、蒸馏温度太高、时间太短,提取的玫瑰油品质就差,C对;D、向分离的油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钠,然后过滤就可以得到玫瑰油了,D正确。

19.D 【解析】果胶酶能够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A错误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葡聚糖和甘露聚糖,不含果胶,B错误;酶的专一性是一种或一类酶与特定的底物结合,改变化学反应活化能,C错误;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果胶酶、纤维素酶配合使用,可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和纤维素,促使淀粉、脂质、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释放,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D正确。

20. D【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反应时间,因变量是大豆蛋白水解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在反应时间延长,水解度提高,超过一定范围,水解度不再随着反应时间延长而升高。根据实验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反应时间,A错误;该曲线是在pH和温度最适条件下测得并绘制的,此条件下酶活性最高,因此适当升高温度会降低碱性蛋白酶的活性,B错误;看图可知:20h后,蛋白质的水解度只有22%左右,因此反应液仍然有蛋白质,C错误;据图分析可知,一定范围内延长反应时间可提高水解度,D正确。

- 11 -

21. A 【解析】与有氧呼吸相比,由于无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未彻底分解,因此释放的能量少,酵母菌为了获得更多的能量,将加速分解葡萄糖,A正确;等摩尔的葡萄糖分解时,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是无氧呼吸的三倍,B错误;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丙酮酸的氧化作用减弱,C错误;由于无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未彻底分解,因此释放的能量少,生成的ATP也少,D错误。

23. D 【解析】腐乳制作时,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保持温度在15~18℃,并具有一定湿度,便于毛霉生长,A正确;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铺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因为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机会越大,B正确;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同时使得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C正确;卤汤中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能防腐杀菌,但不是越多口味越好,D错误。

24. B 【解析】夏天,煮沸过的肉汤的温度等环境条件适宜,肉汤中有丰富的营养,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有机物被分解而腐烂变质,故选B。

25. D 【解析】乳酸菌将不易于利用的乳糖转变为了易于利用的乳酸,选D。 26. C 【解析】胡萝卜中的营养成分胡萝卜素为脂溶性物质,易溶解在油脂中。

27. B 【解析】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应该先加入尿素作为分解尿素菌的唯一氮源,分解尿素菌合成的脲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氨,氨呈碱性;然后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指示剂将变为红色。

28 .D 【解析】A、到灭菌时间后,切断热源,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不需打开放气阀),当压力表的压力降到零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拿出培养基和工具待用,A错误;B、倒平板时,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10~20 mL)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B错误;C、接种环经火焰灼烧灭菌后应在火焰旁冷却后再挑取菌落,C错误;D、标记菌落时应用记号笔标记在皿底上,D正确.

29. B 【解析】A、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应控制在18~25℃,醋酸发酵的适宜温度应控制在30~35℃,制作腐乳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5~18℃,A错误;B、制作果酒时选用的菌种为酵母菌,其原理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制作果醋时的菌种为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以先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因此两种装置都可以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B正确;C、利用甲装置进行腐乳制作时,自下而上随着豆腐块加高逐渐增加用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C错误;D、装置乙中b为充气口,c为排气口,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D错误。

30. C【解析】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会被青霉素分解,不能正常生长,A错误;大肠杆菌的细胞壁在青霉素中会被分解,B错误;毛霉和酵母菌都是真核细胞,在青霉素中不会被分解,可以正常生长,C正确;结核杆菌的细胞壁在青霉素中会被分解,D错。

31.B 【解析】根据表格分析,该培养基含有琼脂,为固体培养基,A错误;平板划线法接种只能用于分离菌种,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B正确;Ⅰ与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葡萄糖,但不能证明是否需要生长因子,C错误;Ⅱ和Ⅲ对照,自变量是有无葡萄糖,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碳源如葡萄糖,但是不能说明葡萄糖是唯一的碳源,D错误。

32. D 【解析】倒平板时,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A项正确;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B项正确;五个区域内划线,而且每次转换划线角度后再进行划线,让菌种来源于上一次划线末端,C项正确;没有让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D项错误。

- 12 -

2019-2020学年 甘肃省天水一中 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41bk66e3m37lyd0yjbf83hrt8bf1m008uq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