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埃及文明2课时教案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7:39: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古埃及文明 单元概述

滚滚的尼罗河,肥沃的黑土地。尼罗河灌溉黑土地,黑土地养育埃及人。

黑土地是母亲,尼罗河是乳汁。在母亲的怀抱里,婴儿吮吸甘美的乳汁。他们成长,逐渐变得聪明,富有智慧。于是,他们开始唱歌,歌颂黑土地,赞美尼罗河。 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镶嵌着颗颗璀璨夺目的古埃及文明之珠。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尼罗河的丰沛水源、古埃及人的智慧、法老文化和“黑土文明”在那里完成了一次庄严的交汇。于是,流淌出经久不衰的文明故事,奉献出举世瞩目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卡尔纳克神庙……

这里,弥漫着神奇的时空幻景,充满了悲壮和神秘。

今天,让我们在艺术课里一起走进埃及,去感受古埃及的文明。这个单元设《法老和金字塔》《象形文字与绘画、浮雕》两个课题,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展示古埃及文明和艺术。学生在欣赏、感受、分析单元内容和不同的艺术活动中,对古埃及艺术有所了解,产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欣赏、赞美和认同。

课题:象形文字与浮雕、壁画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古埃及金字塔的历史文化和相关艺术品 , 对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 2. 了解古埃及艺术作品中人物造型的突出特点 , 尝试运用这种形式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1. 有关埃及象形文字与绘画浮雕的图片、文字资料。 2. 戏剧表演和美术活动的道具、工具材料等。 课时:1课时。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 奇妙的象形文字

1. 欣赏教科书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 猜猜这些图形代表的文字是什么。采取分组讨论 , 研讨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段和形式把象形文字艺术地再现 , 可用绘画、剪纸、拼贴等形式动手实践 , 作品集中进行展示。

2. 结合认识古埃及的书写工具 , 利用卡纸、布、泡沫塑料等材料分别制作成不同的形态 , 由学生扮演成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 代表不同的意义。

3. 安排学生通过图书、画册、互联网等事先查找的古埃及资料和历史文化小故事 , 学生扮演成各种象形文字角色进行表演。 活动二 : 浮雕与壁画 1. 欣赏古埃及尼巴蒙基壁画中表现宴席的局部图片 : 一位乐师正在演奏长笛 , 他的伙伴们拍着双手 , 舞女在酒罐边扭动着身体进行舞蹈。还有一幅浮雕作品表现了一位古王国乐 师正合着伙伴拍打的节奏吹奏长笛。 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 , 播放埃及的音乐 , 感受埃及的艺术风格。还可以根据壁画和浮雕作品中人物的动作 , 分小组进行表演。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古埃及的浮雕作品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 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中的人物造型 , 例如正面的上身、侧面的四肢、正面的眼睛、侧面的脸等 , 帮助学生发现古埃及艺 术中的 \侧面正身律 \结合欣赏古埃及的艺术作品 , 尝试着用古埃及规范的形式手法来创作一幅作品。

3. 欣赏教科书中古埃及壁画制作的图片 , 根据相关的文字介绍 , 尝试分小组进行壁画 创作。并回顾以前在哪一节艺术课上曾经学习过壁画 , 对古埃及的壁画和中国的壁画进行比

较,讨论其中的异同点。

施教时间:10月16日——10月17日

反思:利用网络上此课时,我重点布置孩子们利用网络查阅关于“金字塔”的有关资料。过了不一会我就发现,学生们在下面三五成堆、神秘的窃窃私语。原来他们在搜索的时候,无意中进入了一些不良的网站,里面用迷信、恐怖的语言和情节来描述有关金字塔的故事,还有一篇自称为“鸡皮疙瘩系列之金字塔篇”的网络小说,描述金字塔中有可以复活的木乃伊,可以转化成人形的圣甲虫……其中恐怖的描写使学生既害怕又忍不住好奇想看看,反而对金字塔神奇的外形和结构失去了兴趣。 注意到了这一点,我不禁开始犹豫:网络中的信息如此复杂,是否应该停止让学生上网搜索? 可是在课堂上不许他们上网不等于他们没有其他渠道去接触这些网上的不良信息,在今天的社会里,回避计算机网络,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时,只有植根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的学习,才能真正使得学生从感性的认识自觉地过渡到理性的学习上来。对,堵洪不如制洪,作为教师我有义务引导学生健康的上网获取学习资料。 于是我故意悄悄的告诉我身边的几位同学:“听说金字塔不是外星人建造的,而是古埃及人资助建造的。”“不可能,那么大块的石头,古代人怎么能盖起金字塔来?”“我是从这几个网站上看到的资料。”一边说着,我把这几个美术欣赏网站的网址写在了黑板上。“这些网站的内容有趣吗?”这一来,所有孩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可有趣了,它告诉了我们古埃及人怎样建造了金字塔,还有不少技术秘密呢!快去看看吧,看谁找到的秘密多!”在兴趣的指引下,孩子们纷纷登陆这几个网站,认真地阅读了有关金字塔的文字。“我知道了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了!古埃及人很迷信,以为人死了可以复活,其实至今没有一个木乃伊复活!”“我知道建造金字塔的材料是从别处运来的,运的时候使用了滚木!真聪明!”“科学家们说建金字塔时用的是堆土成山的办法,没有用脚手架。”在兴趣的作用下,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更加积极,同时也对古埃及人民产生了无穷的敬仰之情。

我又利用这个“情”字,鼓励他们继续上网搜索有关金字塔建造过程中古埃及人民是怎样克服困难,创造性地解决技术难题的。不一会儿,孩子们就激动地向我汇报了他们搜寻的成果,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意见。而且在这两次的搜索中,没有一个孩子偏离问题的中心去浏览不健康的网页。

通过这次美术欣赏课与网络结合的学习,我认识到,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植根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的学习,才能真正使得学生从感性的认识自觉地过渡到理性的学习上来。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寻找到了他们的兴趣和乐趣,他们也时刻领略到新技术与时俱进的发展气息,以及在技术变化过程中给自己所带来的希冀与心动。当然,在上网的过程中,青少年不免会有一些较为集中的行为或情感上的偏差,需要成人来疏导。作为教师要注意这种倾向,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跟上。千万不能忽视、漠视,以为是个别现象。教师正确、及时地引导能够使他们以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对待网络的生活与学习。学生的网络学习任务策划在老师,学习资源来源于因特网,学生的学习超越于资料,创造于学生个人(或小组)独特的思考与材料的组织之上,强调通过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这种通过切身体验而掌握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只不过是学生们把原本松散的资料经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之后,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视角的知识理解而已。一位学生在自己的体会中这样写道:“在活动中,我加入了自己的独立思考,锻炼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了个性化的思想。在进行的一些调查中,使我对问题的看法有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看问题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全面,使我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 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过:“谁掌握了信息,谁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 作为老师,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智能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当我们看到学生们有目的地进行网络学习,上网有张有弛,自觉地进行自我保护和自主成长的时候,

我们再以一种平静的心情来看待他们的网络学习,这时我们不仅有的是一种宽容和体贴,而更彻底的是一场生命之间的真实对话。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埃及文明2课时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4a6i5f76n75cln2z0an3ef8l940h6007r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