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宪法教学大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6:06: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宪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Blaw202 2、课程名称: 宪法

3、课程名称:Constitution 4、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5、课程适用层次:本科 6、课程适用对象:法学本科

7、总学时:54 周学时: 3 8、学分: 3 二 、课程概述

《宪法》课程的目的,是在大学本科入门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初学者掌握《宪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为其学习行政法、刑法、经济法学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

1、使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掌握宪法知识的基本框架,从而对《宪法》学科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2、加强学生在《宪法》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学生在领会《宪法》基本概念的同时,还要熟练运用《宪法》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处理一些常见的法律业务,努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计划 序 号 1 2 3 4 5 6 7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 宪法的概念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宪法的制定 第四章 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第六章 宪法规范 讲授 1 2 2 2 2 2 1 学时分配 实验(训) 实习 课程设计 合计 1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七章 宪法关系 第八章 宪法的价值与作用 第九章 宪法观念与宪法文化 第十章 宪法与宪政 第十一章 国家性质 第十二章 国家形式(上) 第十三章 国家形式(下) 第十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上) 第十五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1 1 1 3 1 2 2 3 3 3 6 16 务(下)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第十六章 选举制度 第十七章 国家机构 第十八章 政党制度 第十九章 宪法实施及其保障 第二十章 宪法解释 第二十一章 宪法修改 第二十二章 违宪审查制度 第二十三章 宪法秩序 合 计 四、教学内容

绪 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宪法学在国内外的历史发展;

2、熟悉宪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 3、掌握宪法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体系体系。 教学学时:1

教学重点和难点: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内容:

2 3 2 2 2 2 3 1 46 9 54 2

一、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一)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二)宪法学的研究范围 二、宪法学的历史发展

(一)宪法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 (二)宪法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三、宪法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体系 (一)宪法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 (二)宪法学的学科体系 四、编写本教材的基本思路 五、学习和研究宪法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和研究宪法学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和研究宪法学的方法 思考题:

1.简述德国宪法学发展时期不同学派关于宪法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

2.简述马尔佩的宪法学理论。

3.简述法国宪法学家埃斯曼的宪法学理论。

4.简述西方宪法学发展时期日本宪法学的特点与内容。

5.简述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的联系与区别。

6.试从西方宪法学萌芽和创立时期入手,简述有关“基本法”的思想。

第一编 宪法基本理论 第一章 宪法的概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宪法词义的演变及关于宪法本质的各种学说;

3

2、熟悉宪法的定义及分类; 3、掌握宪法的特征。 教学学时:2

教学重点和难点:宪法的特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宪法释义

一、 “宪法”词义的演变 二、 宪法的特征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三)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三、 宪法的定义

(一) 中外学者的宪法定义 (二) 宪法定义新探

第二节

宪法的本质

一、 认识宪法本质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 宪法本质的学说评价

(一)神的意志论 (二)全民意志论 (三)阶级意志论 三、 宪法的本质

第三节

宪法的分类

一、 宪法分类的意义

二、 资产阶级学者传统的宪法分类

(一)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二)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三)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三、 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宪法分类 四、其它的宪法分类评价 (一)原生宪法与派生宪法

4

(二)纲领性宪法、确认性宪法和中立性宪法

(三)政治自由主义宪法、君主立宪主义宪法、社会改良主义宪法和独立民族主义宪法 思考题:

1.简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2.简述宪法最核心的价值。

3.如何理解“宪法是全民意志的体现”?

4.简述宪法分类的意义。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近现代宪法产生发展的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2、了解中国宪法产生、演变的过程和发展趋势; 3、掌握现行宪法的优点和特点。 教学学时:2

教学重点和难点:宪法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 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

(一) 英国宪法的产生 (二) 美国宪法的产生 (三) 法国宪法的产生 (四) 宪法产生的条件 二、 宪法的发展

(一) 近代宪法的发展 (二) 现代宪法的发展 三、 宪法的发展趋势

(一) 宪法发展呈现出两方面的发展趋势 (二) 宪法越来越重视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

5

搜索更多关于: 宪法教学大纲 的文档
宪法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4c1k3g6pu05ej21u0rq9kfa25180i00kb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