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它把岩石融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 B.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老信客声辨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C.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历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D.垂柳全乱了线条,抛举在空中,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涨(zhǎnɡ)起来 酝酿(yùn niànɡ) 窠巢(kē cháo) .....B.嫩绿(nèn) 嘹亮(liáo) 抖擞(sǒu) ...C.应和(hè) 黄晕(yùn) 薄烟(bò) ...D.披蓑(suō) 朗润(rùn) 宛转(wǎn)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步》和《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C.泰戈尔是日本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D.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除编有《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天的怀念》除了表达母子情深,更多的是表达对母亲的忏悔与怀念。 B.《散步》一文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温馨亲情。 C.《金色花》表现了母子之爱以及母爱的美好与无私。 D.《荷叶·母亲》借荷叶对荷花的呵护赞美了无私的母爱。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海天一色的苏马湾,神奇浪漫的花果山,飞珠溅玉的龙潭瀑布……这些美景让每一位来连云港的游客都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
B.他最喜欢在华灯初上之时,与一帮朋友坐在董子巷的街边茶室举杯小酌,同享天伦之乐。 ....
C.莫言小时候每次去集上听书回来,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母亲炫耀自己的记忆力,他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母亲听。 ....D.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二、名句名篇默写 6.古诗词名句填写
(1)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2)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谁道人生无再少? , 。(苏轼《浣溪沙》)
(4)三年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某同学的毕业纪念册上,语文老师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鼓励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拼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5)近年来,党中央高瞻远瞩,有胆有识,排除干扰,洞察真相,以空前力度打击腐败行为,为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两句诗注入了新的内涵。
(6)五月,梅子黄了,江南的雨季来了,田野的歌声也响起来了,赵师秀将这种美丽诗化成这样的句子:“ , 。”
(7)古时,报效君王心怀百姓即为忠;今日,爱国爱民尽职尽责即为忠。请你写出表达不顾年迈为国尽忠情怀的连续两句古诗词: , 。
(7)“诚信”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论语》中有许多论述“诚信”的名句,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 ”等等,从中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诚信”的推崇。 三、诗歌鉴赏
7.阅读刘禹锡的《秋词(其一)》,完成小题。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1)赏析加点的字,说说它们各自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题材、景致、情思、意境、艺术手法方面对本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微笑,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班里将举办一次“微笑面对生活”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下列内容。
(1)班会活动中有多个岗位需要竞选,包括活动主持人、活动组织者、活动设计者等等,你觉得自己最适合什么岗位?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少同学仍在为自己的失败而沮丧,班级拟设计一个“传递温暖”的小活动,用小纸条鼓励对方,你准备写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下面两则材料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材料一:前两年,有消息说“八佰伴”在一夜之间跌入低谷,当时董事长和田一夫已是72岁的老人了。但“八佰伴”的倒闭并没有压垮和田一夫心中的信念和快乐。他和几个年轻人合作,开办了一家网络咨询公司。面对新的行业,他充满自信,脸上始终绽放着微笑。他快乐、热情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终于感动了顾客,没有多久,他就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活出了人生的又一片“艳阳天”。
材料二:楚汉相争,刘邦败多胜少,项羽是胜多败少,甚至只败过一场——垓下之围,但也正是这一场败仗使项羽一蹶不振,自刎于乌江。项羽其实有机会逃跑,但是他不愿意,自语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宁可带领二十八骑战死乌江,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主题阅读 《论语》十则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足以谓之‘文’也。”
(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七)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八)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九)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 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通“悦”,愉快,高兴) .B.不耻下问(可耻) .
C.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划,商量办法)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实) .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人不知而不愠 水落而石出者 ..C.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 ..D.其恕乎 其不善者而改之 ..3)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二、三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方法的问题,第四、五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态度的问题。 B.第七则是说为人要终身遵守的准则,揭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宽容态度。
C.第十则,曾点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风和煦、人群活动的祥和情景,孔子心有感触地大加赞赏。此则旨在告诉我们:人要和自然相融,锻炼身体,享用自然之乐。
D.选文中有些话已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第七、八、九则分别概括为: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 10.类文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恐已暮矣(____) 安敢戏其君乎(____)臣闻之(___)善哉(____)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识之 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文言句子 。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4)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5)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学习与年龄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②“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③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④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⑤娘不识字。小时候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候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螺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⑥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⑦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丁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夜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才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⑧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杯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⑨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⑩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1)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母亲________的品质,她将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________。 3)第⑥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三次流泪的不同:第一次流的是______的泪;第二次流的是_______的泪;第三次流的是__________的泪。 5)下面两题任意选做一题。
(1)第⑨段中写道:“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联系上文,揣摩此时“我”的心理活动。 (2)第⑩段中写道:“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联系全文,试揣摩母亲在灯下看照片时的心理活动。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妈妈!” ...(2)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七、作文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父母的爱,像一条河。它恬静,泛着微微涟漪;它清澈,看得见河底的块块卵石。 请以《爱》为题目,记录下生活中充满浓浓亲情的爱的片段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