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练(一)
(2019·江苏金陵中学、海安市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中学联考)从2017年4月5日起,全球8座射电望远镜连续进行了数天的联合观测,随后又经过2年的数据分析才一睹黑洞的真容。这颗黑洞位于代号为M87的星系当中,距离地球5 300万光年之遥,质量相当于60亿颗太阳。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点整,天文学家在布鲁塞尔(比利时)、圣地亚哥(智利)、上海、台北、东京(日本)、华盛顿(美国)六大都市同时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拍摄到黑洞的照片。据此,完成1~2题。
1.照片公布时,地球上4月10日与4月11日的范围之比约为( ) A.5∶4
B.1∶5
C.23∶1
D.5∶7
2.从2017年4月5日起往后三个月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B.华盛顿昼渐长夜渐短
C.圣地亚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D.日出时上海东方明珠日影朝向西南
解析:第1题,北京时间(东八区)4月10日21点,此时165°E(东十一区)为24点,180°为4月11日1点,4月11日的范围为165°E(东十一区)~180°,时间范围为4月11日0点~4月11日1点,共1个小时,4月10日共23个小时。地球上4月10日与4月11日的范围之比约为23∶1,C正确。4月11日共1个小时,因此A、B、D错误。第2题,2017年4月5日起往后三个月内即:4月5日至7月5日,此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运动,地球公转速度7月初最慢,因此A错误;在此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先向北运动,6月22日之后向南运动,华盛顿昼长先变长后变短,B错误;圣地亚哥在南半球,4月5日至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6月22日至7月5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C错误;此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早上从东北升起,上海东方明珠日影朝向西南,D正确。
答案:1.C 2.D
(2019·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5月模拟)某同学4月29号2:05(当地使用夏令时)从美国洛杉矶(34°03′N,118°15′W)乘坐飞机直飞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预估航程13小时55分。下图为所乘飞机座舱图。读图,完成3~4题。
3.到达浦东国际机场的时间为( ) A.29日7:00 C.30日8:00
B.30日7:00 D.30日23:00
- 1 -
4.该同学想在飞机上透过窗户拍摄日出,下列可选的座位中最佳座位是( ) A.35A
B.35L
C.47A
D.47L
解析:第3题,夏令时一般在天亮得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调快一小时,可以使人早睡早起,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美国洛杉矶位于西八区,实际起飞时间为当地区时4月29号1:05,上海位于东八区,与洛杉矶区时差16小时,据东加西减原则可计算出起飞时间相对于东八区区时为4月29号17:05,然后加上飞行时间13小时55分,可得出到达浦东机场的时间为30日7:00。故选B。第4题,据材料知时间为4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则太阳东北方向日出,飞机从洛杉矶向西飞向上海,据图可判断拍日出的最佳位置是47A。故选C。
答案:3.B 4.C
(2019·湖北武汉5月质检)通过分析不同纬度、街道走向、街道高宽比(指临街遮阳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及不同季节对街道一天中理论可照时数影响的变化规律,为城市街道、住宅小区朝向的设计提供依据。下图示意某日北半球街道高宽比为1:2的三种不同走向街道理论可照时数与纬度的关系。据此,完成5~6题。(tan22°≈0.40,tan26.5°≈0.5,tan33.5°≈0.66)
5.该日最可能为(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6.上图中实线所示街道为( ) A.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B.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日三种街道的日照时数均小于12小时,反映该日昼短夜长。且从赤道到40°N~50°N,日照时数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即表现为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这是北半球冬季的典型表现,中纬度地区日照时数在8~10小时左右,接近全年最低值,应为冬至日,据此分析选D。第6题,结合上题可知,该日为冬至日,该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则朝南的街道无论弯曲角度多大都能有光照,但图中显示实线所示街道在40°N~50°N范围内几乎没有光照,这种状况只能说明该街道走向与南北方向垂直,为东西向街道,南面街道建筑完全遮挡了射向街道的阳光。据此分析选A。
- 2 -
答案:5.D 6.A
(2019·江苏南京、盐城三调)图1是游客某日黄昏时拍摄的南京眼步行桥景观照片,图2为南京眼步行桥景点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推测该照片的拍摄地点最可能位于图中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若拍摄照片的日期为4月20日,则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再次拍摄相同照片的时间最接近以下日期中的是( )
A.5月20日 C.7月20日
B.6月20日 D.8月20日
解析:第7题,由图2可以知道桥体的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该图拍摄的,是黄昏的桥体,也就是日落。会发现桥体的一侧与落日的方向有重合,落日的方向,只可能在西方。因此可以判断落日的方向为西北方向,那么只能从丙点看到整个桥体以及桥体和落日的重合点,因此正确答案选C。A、B、D错误。第8题,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再次拍摄照片完全相同,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与4月20号太阳直射的纬线是相同的。因此该日期应当与4月20号关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也就是夏至日对称。4月20号距离夏至日大致有两个月,因此再次拍摄到相同的照片时间应当为8月20左右。正确答案选D。
答案:7.C 8.D
(2019·湖北华大新高考联盟4月质检)暑假期间,家住中国M地的小丹跟随旅游团乘大巴到N地观光旅游,旅游大巴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下图为旅游大巴的出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 3 -
9.出发与返回时,小丹的座位分别位于客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左侧,为避免阳光照射,小丹( )
A.去N地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B.去N地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C.返回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D.返回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10.M地所在的城市可能是( ) A.乌鲁木齐(43°N,87°E) B.武汉(30°N,114°E) C.哈尔滨(45°N,127°E) D.成都(30.5°N,103°E)
解析:第9题,根据“暑假”“中国M地”可推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地应该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根据“往返途中经过此地时,太阳恰好位于正东、正西方向”这一信息可知,太阳视运动方位变化是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因此,从M地出发到中途的点间,太阳在东北方向,从中途的点至N地间,太阳在东南方向;从N地返回至中途的点间,太阳在西南方向,从中途的点至M地间,太阳在西北方向。根据题意,小丹的座位始终位于东侧或南侧。去N地途中,小丹全程会被太阳照射到,因此全程要拉上窗帘;返回途中,在东西向的路段时,小丹位于南侧,而太阳在西南方向,因此这一路段小丹会被太阳直接照射到,需要拉上窗帘,其他路段小丹在东侧,而太阳在西侧,不会被太阳直接照射到。A正确。第10题,根据题中“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可知,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5:40、19:10,推算出当地白昼时间为13小时30分钟,据此推算出当地地方时的日出时间为5:15。再根据北京时间(120°E)5:40与当地地方时5:15的时差计
- 4 -
算经度差,从而推算出当地经度约为114°E。B正确。
答案:9.A 10.B
(2019·湖南5月百万大联考)日晷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晷针与晷面垂直。下面是在我国某地拍摄到的日晷照片,照片中的晷针指向北极星。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的晷面( ) A.与地面垂直 C.与赤道面平行
B.与赤道面垂直 D.与地轴平行
12.若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13时整,则该地可能位于下列四个地区中的( ) A.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D.华南地区
解析:第11题,晷针指向北极星,说明晷针与地轴平行,晷针与晷面垂直,则晷面与赤道面平行。故C选项正确。第12题,图中代表11:00-13:00,未代表13:00至15:00,每个空格代表一刻即15分钟,从图中判断,当地地方时在13:30~13:45之间,所以经度在127.5°E~127.75°E之间,四个选项中只有东北地区符合。故A选项正确。
答案:11.C 12.A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我国某地一同学每天早晨在上学路上,习惯性地观察天空中的太阳,下图示意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7:30(北京时间)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a、b位置,图中M、N代表南北方向,PQ垂于MN。据此,完成13~15题。
13.该同学所处的省区可能是( ) A.甘肃 C.新疆
B.上海市 D.重庆市
14.该同学看到太阳位于a位置上升到b位置期间可能是( ) A.6月到7月 C.2月到3月
B.9月到10月 D.3月到4月
15.如果该同学看到太阳又由b位置降到a位置时,当地( )
- 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