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差、考勤及工作情况的考核,再由本部门负责人统一开会了解各个小组的工作开展情况。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内部培训,营造良好的内控气氛,包括管理制度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岗位职责描述、业务流程等内容。形成重制度、重程序的良好工作氛围。
(2)研发组织建设关键要点包括研发组织、研发流程体系、劳动价值体现、职业生涯规划、团队文化五个方面,进行明确组织职责、合理分工、责任落实,使各个员工能够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共同实现整体使命和目标。
(3)技术专业按电气行业的特征,将产品研究、原料配置、产品调试、工程记录分为项目管理、技术开发管理、流程管理、市场管理。
(4)研究所为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两大开发系列,并通过市场管理、项目管理、技术开发管理、流程管理等进行贯通,分清了战略侧重点,分清了各专业职能的分工,又明确了管理职责,扩充和丰富了研究所的职责范围和层次、深度。
二、本部门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本自评报告旨在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要求,依据总厂《内部控制评价暂行办法》,结合本部门主要经营业务和《内部控制手册》控制目标,对本部门截至20**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三、本部门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及自查的主要内容本部门严格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要求,依据总厂《内部控制评价暂行办法》,结合本部门主要经营业务和《内部控制手册》控制目标,对本部门截至20**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一)内部控制评价包括以下工作程序:
10
(1)成立评价工作组,制定评价工作方案。从职能部门中选配熟悉业务、参与日常监控的业务骨干组成评价工作组,制定评价工作方案。评价工作方案中明确了评价主体范围、工作任务、人员组织与分工、进度安排和费用预算等相关内容。
(2)发布评价通知。评价通知包括评价依据、评价范围、评价方式、评价工作组成名单及联系方式、需要配合的事项。
(3)开展自我评价工作。单位内部按照评价通知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按要求编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在规定时间内报送评价工作组。
(4)开展现场检查测试工作。评价人员按照工作分工,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记录执行评价工作的内容。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对评价工作底稿进行了严格审核。
(5)汇总评价结果,编制内部控制缺陷汇总表。评价工作组对评价工作底稿进行了汇总分析,,编制内部控制缺陷汇总表。
(6)制定缺陷整改方案。根据内部控制缺陷表,按职责分工制定了缺陷整改方案。
(7)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评价工作组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8)内部控制缺陷整改与检查。认真落实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措施,有内部控制部门对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
(二)重点自查的业务(1)工程设计磨煤机控制柜、PLC、变频器控制柜的工程设计,包括工程周期、工程造价、工程质量方面进行考察。
(2)产品调试产品调试包括电能质量产品调试和消弧线圈的调试,内容包括调试环境、安全调试、调试隐患等方面。
11
(3)新产品开发新产品开发包括有源电力滤波器、无功补偿器和智能消弧线圈项目的开发工作。内容包括开发周期、资金投入、技术成果、设计工艺等方面。
(4)现场服务现场服务主要是出差调试人员在出差期间遇到的问题,包括出差效率、服务满意情况。
四、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认定情况结合自查情况,我们发现报告期内存在2个内部控制缺陷,其中设计缺陷2个,运行缺陷0个。分别为:
(1)研发周期过长研发周期过长造成项目的领先优势减弱,人力物力占用量大,影响整个部门效益,产品系列化速度减慢。
(2)技术趋势判断错误技术趋势的判断错误,对新产品市场成熟度的预测过早,技术转换成本与产业化实施效益较慢。
五、改进建议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1)针对设计缺陷研发周期过长本部门整改的具体内容是:增加研发团队力量,计划在本年度改进本缺陷由各项目组长负责任务分配及研发计划。
(2)针对技术趋势判断错误,对新产品市场成熟度的预测过早,技术转换成本与产业化较慢,首先在新产品开发初期做好准备工作,本措施实施由各组长带领全组成员与专家共同讨论分析,于本年度完成。
六、内部控制自查结论经过自查,报告期内,本部门对纳入自查范围的业务与事项均已建立了内部控制,并得以有效执行,达到了总厂内部控制的目标,不存在重大缺陷,现有一般缺陷也已进行改进和良好控制。部门负责人设计研究所20**年3月13日
篇三: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12
龙源期刊网.cn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作者:周岩:《财经界·学术版》20**年第05期摘要:由于我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存在着不足,使企业的经营风险逐渐暴露出来,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为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通过制定制度、执行程序、实施措施防范经营风险,探究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成了目前当务之急的课题之一。关键词:内部控制梳理业务流程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存在不足改进措施可持续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该指引同之前的基本规范共同建构了我国企业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防范经营的风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度的建设,已经成为了目前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并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不足之处(一)内部控制的环境不健全1、治理机构不合理企业董事会的成员管理层有着一定的重叠,使得内部控制的权重较为不清楚,经营权也无法获得有效的实行,致使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进一步恶化。
2、风险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当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风险意识非常淡薄,欠缺风险应对以及控制的有效机制,一旦产生重大的风险就很容易导致企业陷进困境之中。
3、内部监督机构的缺失或者说不完善内部监督的机构能够协助管理者当局进一步监督其他的控制政策以及程序的有效实行,保证良好的控制环境。独立性是内部监督机构特别是内部审计部门的灵魂,但是,我国的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没有设置或者虽然设置了类似的内部监督部门,却没有具备真正意义的独立性,致使企业在无有效监督情况下经营,导致内部控制失控,不可避免产生经营风险甚至出现贪污腐败现象。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