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赏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5:18: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校代码:10052 学 号:MZ13084 中央民族大学 研 究 生 学 期 论 文

论文题目: 赏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学 期: 2013年上学期 学生姓名: 连 溪 院系单位: 预科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 古典文学 任课教师: 赵 凤 珠

班 级: 骨干

2班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期论文评阅表

学生姓名 论文题目 成绩 连溪 专 业 教育学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学 赏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评 语

任课教师: 年 月 日

赏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摘 要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卷32,冯梦龙的代表作品中的名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明万历二十年间,京师名妓杜十娘为了赎身从良,追求真爱,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太学生李甲。可李甲生性软弱、自私,虽然也对杜十娘真心爱恋,但又屈从于社会、家庭的礼教观念,再加上孙富的挑唆,他最终出卖了杜十娘,酿成了杜十娘沉箱投江的悲剧。本文除了杜十娘这一悲剧人物形象感人以外,小说中的“百宝箱”这个具有多重功能和意义的意象创造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对这个意象的处理,可谓匠心独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杜十娘;李甲;百宝箱

对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小说我将从这几个方面介绍,首先是关于作者的个人介绍,其次是对这篇小说主要内容的介绍,第三是对小说中故事线索的介绍,第四是对小说中人物性格的介绍,第五是对这篇小说的历史意义与历史地位介绍,第六是谈谈我读完这篇小说的感想,第七是总结。

1作者简介

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又字耳犹,别号墨憨子、龙子犹,长洲人(今江苏吴县)。他和兄冯梦桂、弟冯梦熊被称为“吴下三冯”。文学史上,冯梦龙在通俗文学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全能通俗文学家”。小说方面,他除编选“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外,还增补了长篇小说《平妖传》,改作了《新列国志》,坚定了《盘古至唐虞传》、《有夏

「1」志传》、《有商志传》等。本篇选自《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冯梦龙生于明朝

晚期,虽有仕进之心,却屡试不售。落魄天涯,宦游四方,天启二年(1622年),倦归太湖,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险同周顺昌一道成为阉党狱下之囚。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终成贡生,旋即做了丹徒的训导,后又远走寿宁做了11年的知县。甲申年(公元1644年),面对闯王的大旗,满清的铁骑,忧愤的冯梦龙成了一个爱国志士!那年他已整整70岁了,他痛极了,怒极了,也累极了!在太湖边,清王朝刚开头,他就死了,他是为晚明而死的。冯梦龙是晚明思潮的代表之一,他的文学思想主要从那个泉州人李卓吾处来的。

2 主要内容

名妓,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她深知沉迷烟花的公子哥们。由于倾家荡产,

1

很难归见父母,便日积月累地积攒了一个百宝箱,收藏在院中的姐妹那里,希望将来润色郎装,翁姑能够体谅一片苦心,成就自己的姻缘。经过长期考验和寻觅,她选择了李甲,并且欲终身托付于他,因而让李甲四处借贷,又拿出自己私蓄的银两,完成自己从良的心愿。投奔他人从良是杜十娘重新做人的必由之路,因此姐妹们听说她顾从李甲离开妓院,大家都是纷纷相送,并以资相助为盘缠将百宝箱还给于杜十娘。其实,前部分的经历是杜十娘与李甲素不相识,李甲担心归家不为严父所容,杜十娘便与李甲泛舟吴、越 ,徐徐图之。在途中,一富家公子偶然相遇,目睹杜十娘美貌,心生贪慕,就乘与李甲饮酒之机,巧言离开,诱惑并使李甲以千金银两之价把杜十娘卖给了他,杜十娘明知自己被卖弄,万念俱灰。她假装同意他们的交易,然后却在正式交易之际当众打开百宝箱,怒斥奸人和负心汉,抱箱投江而死。

3故事线索

“百宝箱”是连接故事的线索。小说中,“百宝箱”的出现一共有四次,构成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次:当李甲为筹集从鸨儿处赎出杜十娘的三百两银子而到处奔波借债,但又毫无着落时,杜十娘拿出了“私蓄”的(说是从姊妹处借的而实际上是从“百宝箱”中拿出的)一百五十两来“任其半”(此外还有二十两作“行资”),终于感动了柳遇春借来另一半,使李甲能顺利地赎出杜十娘。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次:当杜十娘和李甲告别柳遇春和众姊妹准备上路时,谢月朗“命从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正不知什么东西在里面。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辞,但殷勤作谢而已。”这“描金文具”正是“百宝箱”,有了这个“百宝箱”,夫妻俩浮寓吴越间的山水之费就不愁了。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第三次:当李甲用完那二十两白银 ,为行资匮乏“正当愁闷”时,杜十娘又取钥开箱,拿出白银五十两充当行资。这一次“百宝箱”虽然被当面打开,但李甲“在旁自觉惭愧,也不敢窥觑箱中虚实”,致使“百宝箱”又一次坠入五里雾中。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第四次:当李甲受孙富挑唆,将杜十娘出卖时,十娘悲愤交加,取钥开锁,将箱中宝物一一投之江中,最后自己也\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这一次\百宝箱\才让李甲,孙富和旁观者一览无余,使李甲\又羞又苦,且悔且泣\,但却悔之晚矣。这是情节发展的第四个阶段,也是故事的高潮和结

「2」局。

在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百宝箱\这个意象对情节发展起着暗示和推动的作用,前三次出现(其中第一次是暗示)读者均不知箱中为何物,也不太在意,直到第四次出现,读者才恍然大悟。这正是作者构思的巧妙所在。

2

搜索更多关于: 赏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的文档
赏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4shk0p3gs8iiwn479j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