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活动一:
1、提问:光能透过哪些物体?
老师:让教室的光线暗一些,做好分工合作,并提示操纵方法,提示后再让学生做实验。(与桌面平行,与物体保持适当的间隔,且间隔不变) 学生实验并分类记录:
2、教师领着学生总结:提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个概念。
3、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体,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三、活动二:影子
1、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时会有什么现象?
2、将烛炬前后、左右、上下移动时,小兔的影子有没有变化? 四、总结全课 9 镜子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实验证实“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结论。能够用图形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能用自己的话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想出的利用镜子能做的事情。能鉴戒别人的想法,想出新的使用镜子的方法。科学知识目标:能正确说出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反射”。
教具预备:平面镜、带缝隙的硬纸板、手电筒、纸、尺子、两快大小相同的镜子、一个小熊猫或其他玩具。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进新课
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镜子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留意:不要用镜子把阳光反射到同学的眼睛上。 二、活动一: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1、为学生预备实验用具
2、留意:让手电筒发出的光通过缝隙照到镜子上,观察光的传播路线。 硬纸板的缝隙在毫米左右。
3、提醒:改变镜子摆放的角度,观察有什么现象 4、给学生展示自己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图。
9 5、当光照到物体上时,有一部分光线被物体的表面反射回往,这就是光的反射。镜子是反射光能力很强的物体。我们还能找出其他反射光能力较强的物体吗? 6、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三、活动二:利用镜子反射光的性质能做哪些事情? 将自己想到的例子与同学交流 学习科学在线
四、拓展:镜子反射光的游戏
1、用两面镜子最多可以看到多少个小熊猫影像?
2、把自己的做法与同学交流,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这么多熊猫影像? 五、总结全课 10 七色光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用两种方法制造“彩虹”。能正确观察并描述将不同色光混合后产生的现象。能设计一个便于记录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后所产生结果的记录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探究自然界(彩虹)的奥秘,并从中获得乐趣。能与基他同学合作完成七色光的各种实验。能用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科学知识目标:能明确说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教具预备:搜集有关彩虹的图片、三棱镜、手电筒、纸、彩笔、一瓶肥皂水、塑料袋、3支手电筒、红、绿、蓝玻璃纸、胶带、白纸。 教学过程
一、引进:你见过美丽的彩虹吗? 二、活动一: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 我们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彩虹? 学生小组合作 动手实验
得出:彩虹告诉我们: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 三、活动二:制造彩虹
1、光照在三棱镜上,慢慢转动三棱镜,直到出现七色光带。室内光线弱,把三棱镜旋转直到看到彩虹为止。
2、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类似彩虹的光现象?让我们试一试吧!用肥皂泡,安全。
10 四、活动三: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
1、预备用具:3支手电筒、橡皮筋,红、绿、蓝玻璃纸,白纸。
2、按图中的方法做实验,看看不同颜色的光组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动手实验
3、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4、把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假如把七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五、拓展一:光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查阅资料,看看人类利用光还做了哪些事情?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分享。
六、拓展二:在强光下工作、学习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保护? 七、总结全课 11 电在我家中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从“我想知道”的角度提出关于电的题目。能回纳出电是现代生活中宝贵的能源的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于电的看法。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开展调查活动。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出停电对现代人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并说明理由。列举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电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教具预备:收集关于家用电器的文字、图片资料;电源插头和插座以及风力、水力、太阳能、原子能发电站等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进
电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假如没有电,生活会是什么样呢? 看图:它们需要什么才能活动? 在发明电之前,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在停电之后,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关于电,我们还想提出哪些题目? 二、活动一:它们需要什么才能工作? 1、看图
2、你熟悉它们吗?它们有什么用途?
3、关于生活中的电,还知道哪些,与同学交流。
11 三、活动二:电是怎样来到我们家中的?
1、在日常生活中,接通电源,电器就可以工作了。那么,电是从哪里来的呢? 2、你能在图上画线,说明电是怎样来到我们家中的吗?留意解省路途不浪费。 3、学习科学在线
4、电是人类宝贵的能源,调查生活中节约用电的方法。 四、小结 12 让灯亮起来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选用一些基本组件和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并制作开关装置。能用简图或文字表示自己的设计和实施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电路和开关的知识告诉其他同学。愿意发现自己及别人设计制作的电路与开关有什么缺点。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出常用电器工作时,需要电源、开关、电线。能说出几种常见电池以及电池和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教具预备:电池、导线(若干)、小灯泡、开关、曲别针、灯座、纸、金属夹子、胶布 教学过程: 一、引进: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东西,看看是什么?你们先玩玩。 执手电问:关于手电你想知道什么知识? 二、探究活动 1、熟悉仪器和材料
我们先来熟悉这些材料:请你先说出每一种材料的名称,然后说说它是做什么用的。 教师按照学生汇报的顺序,依次板画电路元件示意图。 2、布置学生实验
提出要求:用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珠、一根导线,你能让小电珠发亮吗?(时间放得充分些,把亮的、不亮的方法都进行研究)
再增加一个电池夹、一个灯座、一个开关,让小灯泡亮起来。 3、研究电路图
学生汇报实验中电路连接,教师黑板绘图
看看黑板上的电路图,哪些是相似的,找出来分分类。 13 导体和尽缘体 教学目标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