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铁岭县新台子镇总体规划(2012-2030)说明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3:21: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2)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根据新台子镇现状的农业资源的优势,在现有的优势条件下,发展绿色水稻基地的建设,打造 无公害绿色稻米品牌,同时加大对蔬菜基地、养殖业等,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积极引导土地规模经 营。

(3)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

以绿色无公害产品为方向,实施种植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由传统农业向现 代化农业迈进,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展效益农业。

3.2 工业区

工业在新台子镇第二产业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未来工业的发展在根据自身发展现状的同时应有 选择的承接沈阳市的工业转移,同时依靠铁岭市高新技术园区和懿路工业园,发展食品加工业和机

械制造,以工业园区的形式集中发展。 (1)注重两条重点产业链上相关工业的发展: 一是紧紧围绕果树、粮食作物、蔬菜和养殖业四大主导产业,发展以农产品为对象的加工业, 形成现代都市型农业加工基地; 二是发展与机械加工相关的产业链,发展龙头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2)承接市区的工业 新台子镇作为沈阳工业的承接地,要有选择的承接市区工业的转移,限制已有污染型企业的发 展。工业的发展可以结合上层次的要求,承接沈阳市区工业的转移。但由于新台子镇在未来的发展 定位上是泰晤士风情小镇,因此,对环境的保护应该放在首位。再引入市区转移工业时也应该以低 污染、环保型都市工业为主。 (3)形成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工业 根据新台子镇现状的工业基础,在镇区北侧形成台湾产业园(台湾产业园规划面积 12 平方公 里)。产业园区的形成,有利于工业企业形成规模发展。同时吸纳分散在各村级工业大院中有潜力 有规模的企业集中发展,同时承接市区的工业转移,搞好工业园区功能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规范 园区的管理和服务,为产业集中发展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铁岭市新台子镇总体规划(2012—2030)说明书

3.3 第三产业区

第三产业集中分布在老镇区内,现状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模小,以私营的服务行

业为主;分布杂乱,各类服务产业混杂的分布,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三产的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低。

新区京哈铁路以西的老镇区三产业要以房产开发、农产品流通和新兴服务业为主攻导向,推动

老镇区的改造。

新区京哈铁路以东的片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的发展科研配套、大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同

时利用沈铁城际铁路的建设,大力的发展商贸、房产和旅游业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新台子镇第三产

业发展。 四、产业发展措施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新台子镇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

发展,逐渐形成一批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生产效益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新台子现状农业雄厚

的基础上,应近一步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产业结构合理的现代化大农业。

(2)利用园区平台,实现产业集群集聚效应,走利用资源发展改造传统产业与引进吸收高新

技术产业并举的发展道路。新台子镇应加快发展台湾产业园的建设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拓展园区规模,实现企业迅速向园区集群,产生集聚效应。在做强做大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与高

校、科研机构、大企业联系引进一批资源消耗少、环境代价低、科技水平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高

新技术企业,以此为依托,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提高区内企业经济效益,园内企业要走资本股

份化、技术创新化、管理科学化、融资多元化、产业规模化、经济国际化的发展途径。

(3)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新台子良好的山水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在东部山区

和西部的辽河流域发展观光旅游业,完善旅游设施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旅游业进一

步发展。

(4)改变服务业结构,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新台子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根据目前存在的生

活型服务业占主导、生产型服务业严重滞后的服务业现状,政府应引导鼓励发展一批为工业生产提

供需求服务的配套服务业,尤其要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咨询等服务业,不断提高金

融、保险为生产服务的水平,进而推动第三产业优化升级,做到既方便人民群众生活,又能全面为

生产服务。

17

迁并后共 10 个行政村。

(3)镇域城镇职能结构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村镇名称

新台子镇区

北地村

懿路村

西小河口村

朱尔山村

鲍家岗子村

花豹屯村

东孤家子村

杨士屯村

西孤家村

索龙岗子村

铁岭市新台子镇总体规划(2012—2030)说明书

第六章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一、镇域镇村体系现状

1.1 现状

新台子镇现有 2 个社区,14 个行政村。总人口 51703 人,城镇化水平 38.5%。 1.2 存在的问题 (1)村屯规模差别大

平原地区沿镇区附近经济比较发达,人口密度大,山林地区经济落后,人口密度小,居住分散。 (2)村屯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居住分散,不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配套。 (3)村屯间的协作和联系不紧密 (4)镇域城镇化水平偏低

二、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2.1 镇村职能结构

镇域村庄职能确定的影响因素——新台子镇城镇发展将在铁岭地区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下逐步 加快。总体而言,影响新台子镇镇村职能确定的因素,主要是交通条件、工业发展条件等要素。

(1)镇村职能划分基本原则

表 6-1 新台子镇镇村职能分工一览表

职能类型 主要产业

商贸型 农副产品加工、商贸

工业型 环保产业、新型能源、机械制造、铸造

商贸型 商贸 农业种植型 绿色水稻种植 农业种植、养殖型 蔬菜种植、养殖(鸡、猪)

农业种植 绿色水稻种植 农业种植、养殖型 绿色水稻种植、养殖(鸡、猪) 农业种植、养殖型 果木种植、林下养殖 农业种植、养殖型 果木种植、林下养殖 农业种植、养殖型 绿色水稻种植、养殖(鸡、猪) 农业种植、养殖型 蔬菜种植、养殖(鸡、猪)

2.2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现状新台子镇镇域镇村等级规模共分级如下:(表 6—2)。

表 6-2 新台子镇规模等级结构现状

效益原则:镇村职能规划,要有利于镇村所在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地理位置、交通 行政村等级 行政村规模 行政村个数 行政村名称

条件等各种优势的充分发挥,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I 3000 人以上 1 懿路

等级优化原则:镇村职能与镇村规模相适应。规模越大的村庄,服务范围越广、功能越强、职 西小河口、鲍家岗子、诸民屯、安心台、八里庄、北

II 2000-3000 人 6

能也越多。 地

弹性原则:新台子镇是一个工业镇,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化的过程,镇村经济结构处在 索龙岗、朱尔山、花豹屯、西孤家子、新台堡、新台

III 1000-2000 人 8

不断变化的动态之中,镇村职能应保持较高的弹性,多数镇村的性质界定宜较为灵活。 子、东孤家子、杨士屯

(2)合村并屯原则 (1)等级规模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新台子镇的发展需要,安心台村、八里庄村、新台堡村、诸民屯将撤并到镇区的范围内,

18

北地

2080 铁岭市新台子镇总体规划(2012—2030)说明书

镇区人口为 19926 人,各村镇的人口规模高于 3000 人,只有懿路村,其他都是在 2000 人左右。 0

0

等级上不合理,镇区规模小,上轮规划的中心村不占规模优势,难以对其他村屯形成辐射作用,也

即难以承载片区中心职能。

(2)规模等级 ①等级规模的含义

依据城镇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程度以及在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及发挥作用的大小, 城镇呈明显的等级层次分布,而这种等级层次分布,又与城镇的规模大小和性质、职能特点有很大 的相关性。一般而言,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镇,等级层次越高,其相应职能就越复杂、越齐全。 城镇的规模等级结构在本质上反映了各级城镇不同功能及其不同层次之间的组织协调。

②等级规模的确定

6-3 新台子镇镇村等级规模一览表 现状 人口规模

村镇 序号

类别

规模等级人口 (万人) 名称

备注

(人) 标 准 等级

(万人) 2015 年 2030 年 1

中心镇

新台子镇区 19,926 一 ≥3 5.0 2

20

中心村

懿路村 3

西小河口村

3553 二 0.4~3 1.0 2.0 2610 0.4

0.4 4 基层村 索龙岗

1584 三 <0.4 5

0 0 合并

朱尔山 6

鲍家岗子 1460 0.4 22685 0.4 7

花豹屯 0.4 1481 0.4 8

西孤家子 0.4 0.4 1815 合并 9

安心台

0 2591 0 0 0

并入镇区

10 八里庄 2980 11

新台堡

0 3274

0 0

0

12 东孤家子 0.4

杨士屯

1910

0.4 1720

0.4 13

镇域人口

51703

8.4

0.4

24.4

根据对新台子镇各镇村职能的分工体系建立,认为新台子镇将形成三级镇村规模存在:

一级:新台子镇区

二级:懿路、西小河口 2 个中心村

三级:朱尔山等 5 个基层村。 2.3 镇村空间布局结构

(1)现状镇村空间分布结构及存在问题

镇村空间分布自然均衡,沿交通线村屯约占总村屯数的 40%,村之间收入水平差距比较大,中

心镇区公益性服务设施作用不强,个别村形成散点式布局。

(2)镇村空间分布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决定了居民点分布的基本状况,也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区域资源

区域内的各项资源及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对区域居民点的形成、分布产生较大影

响。新台子镇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近年来以养殖开发,蔬菜种植、水稻种植等为主要产业的村都有 较快的发展。

③交通因素

交通线具有发展轴线作用,“点—轴”增长模式已经在我国获得了巨大成功,也证明是水平发

展较低阶段最有效的区域发展模式。新台子镇具有发展的交通条件,特别是穿过镇区的省道道,将 对新台子镇形成发展轴及发展方向起决定作用,同时可以将新台子镇作为中心镇的社会经济影响辐

射到镇域村庄及附近乡村、带动地域经济发展,将极大的加快新台子镇的人口和产业要素集聚。

④政策和法规

19

从中央政府、省政府以至到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城乡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土地集约利 用,城乡建设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都对居民点的分布产生影响。新台子的人口吸引政 策已经产生了效应。

铁岭市新台子镇总体规划(2012—2030)说明书

三、镇域道路交通规划

镇域道路交通体系是镇域内外人流、物流的主要通道,是镇域范围内支撑城镇发展的骨架。提

高城镇交通水平、建立起与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路交通体系、组成合理的交通网络是城

(3)镇村空间结构

镇发展的重要条件。

城镇空间结构主要是指其在区域的空间布局。城镇的发展,应做到点、线、面相结合或点、轴、

群、带相结合。

总体结构:形成“三心、两轴、两翼、七片区”的“点—轴”空间发展格局。 三心:以镇区为主中心,形成镇域内的服务等级体系核心;以两个中心村为次中心,形成镇域 内社会经济增长核心, 两轴:以沈铁二号线为城镇空间主轴;依托京哈高速公路和 102 国道交通轴作为城镇空间次要轴线。 两翼:以镇区为中心,沿 S331 省道向南北两侧蔓延,形成城镇空间连绵带。 七区:依托镇区和中心村,形成镇域五大区域格局,北部区域——以西小河口为核心的种养殖 区;西南区域——以镇区为核心的中心生活片区;东部区域——以汽车零配件产业园为核心的工业 园区;中部区域——以铁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核心的工业园区;中东区域——以懿路工业园区为 核心的工业园区;南部区域——以懿路为核心的生活片区;东南部区域——以东孤家子和杨士屯为 核心的林特种植区。

(4)村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措施

①镇域内协调发展

从镇域整体性要求出发,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村镇职能分级,引导全镇域产业、资源、资金合 理流动,协调全镇域性基础设施的共享联建,形成产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新体系。

②以产业发展带动村镇职能等级升级 利用各村自身的优势,点面结合,形成以南北主要交通线为发展轴线的经济发达地带,促进实 现轴线覆盖区、达到村镇升级的目标。

③强化各级中心,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重点培育确定的懿路等中心村的区域服务中心地位,形成构想中的村镇体系地域服务中心,依 靠各级中心的辐射、吸引和密切联系,带动各片区社会经济整体发展。

3.1 现状

新台子镇域现有京哈高速公路、102 国道贯穿东西,331 省道南北越过。京哈高速铁路和京哈

铁路穿越镇区。虽然全镇内各乡实现了“村村通”的道路工程,全镇的道路覆盖率有了明显的增长,

但是道路硬化率仍非常低。镇区道路建设速度缓慢,大多道路等级偏低、人车混行,交通设施建设

基础不足。总体而言,新台子镇镇域现有道路交通存在以下问题:

(1)道路体系不明,高、低等级道路缺少有机合理连接和过渡;

(2)整个镇域两翼南北方向道路联系较弱,乡镇之间人员、物流交往不便;

(3)整个镇域次级道路密度偏低,道路铺装率较低;

(4)村级道路建设速度缓慢,村民出行不便;

(5)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3.2 规划目标

通过镇域对外交通发展,加强与周边其它地区、城镇的交通联系,实现对外交流开放的目的;

通过内部交通的整合和优化,使交通体系布局与镇区及产业发展目标相协调,引导城镇合理布局形

成。具体而言,即建设与新台子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路网系统,配建现代化道路交通设施;

完善道路等级体系,加快建设各乡镇之间的联系;加速镇域内部道路建设,完善道路设施,为各地

经济建设提供基础;建设高效的道路管理机制,促进道路管理水平的提高。

3.3 镇域公路体系规划

整合新台子镇域范围内的公路体系,以京哈高速、102 国道、331 省道、沈铁二号线为主体, 形成较为完善的镇域公路交通网体系。

(1)横向道路交通骨架 以 G102 国道、沈铁二号线等道路构成镇域横向道路交通骨架。实现城镇内外交通的合理分流,

20

铁岭县新台子镇总体规划(2012-2030)说明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4v548gvgu4mg6383we8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