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语境,品味景物描写
2、揣摩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的准确生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老师提问:在上节课,我们对偷豆及看戏的情节印象很深,那么,戏到
底好不好看,豆到底好不好吃?请从文中找出理由来。 2、学生讨论、发言:戏并不好看、豆也并不好吃
3、老师提问:既然豆不好吃,戏也不好看,为什么文章结尾却要说“真的,
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
好戏了。”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寻找童年之趣
(一)行船之趣
(PPT显示行船段落,学生自由朗读,并找出其中的动词。) 1、动词的作用
2、体会“飞”这个词的含义。 (二)归航之趣 (三)月夜之趣
1、请同学读11——12写景的段落,并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闻到了什么,触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再总结,多媒体显示
2、赏析优美句子
小结:“景美”使我难以忘怀那夜的戏和豆,使本来不很好吃的豆也变得好吃,不好看的戏也变得好看。
3、媒体显示写景的段落,从而明确写景对于烘托人物心情和中心的作用。 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是为烘托人物心情、文章中心而服务的。 (四)偷豆之趣
1、品读课文24——27段落,注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体会偷豆之趣。 2、如果你是迅哥儿,你最愿与哪位小伙伴交往?结合具体的事例说明理
由。(学生合作探讨,探究讨论,评价人物)
(五)当堂训练:
童趣在那迷人的水乡月色中,让我一生怀念; 童趣在那 ,让我一生回味;
1
童趣在那 ,让我一生珍惜。 (六)总结
三、课后作业:
以《啊,童年》为题,写一个小练笔。
要求:推敲动词写趣事;多种感官写趣景;动作语言写趣人
板书设计:
景 美
月 夜 行 船
趣 人 美 归 航 偷 豆
授课人:储盼 授课地点:七(二)班
授课时间:2013年4月11日第一节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