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区位因素分析,是重要的地理思维之一。因其能够充分反映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辩证性、发散性、全面性,因此区位分析是高考常考的重点内容。农业是最重要的人类活动,由于农业分布的广泛性,农作物的复杂性,农业活动的地域性,农业成为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也由于农业的这种地域性,在考查中,也往往结合区域地理进行考查,加大了考查的难度。这一节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区位分析的开始,是形成区位分析思维的基础。 三维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与能力目标: 基础知识
1、 学会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区位因素 2、 了解人类活动对农业因素的改造 能力目标
1、
能够用对比的方法,区分不同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2、掌握基本地理图表的判读方法
3、能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以学习目标为方向,以问题设计为目标,以学生的自主学
习为主体,以教师的点拨为主导,以景观图、板图、画图为抓手,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第1页/共11页
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方法:1、对比法、归纳法、简述法、绘图法
2、目标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视频文字材料,直观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提升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了解粮食来之不易,形成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学习难点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教学过程
环节 导入 内容及过程 课前视频:舌尖上的中国 设计意图 使学生安静下来,并准备进入上课状态 南方、北方、西北传统饮食习惯,一方水土养一方由学生熟悉的场景入人,其中的水土,就是我们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农业手,贴近生活实际 目标教学 课标、学区位因素 习目标 课标:农业区位分析 重点: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难点: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第2页/共11页
探究一 农业区位因素 绘制中国版图,与学生共同画一画 1、 农业与区域地理联系紧密,学习农业的同时,学习区域地理 水稻与小麦的分界线,大体上是我国最著名的 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比一条分界线 2、 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大体上是大兴安岭单纯记忆更有利于学习,对学生以后区域定位也有益处 ---河北张家口—兰州---拉萨线 设问:三大区域,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三种 气候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归纳:降水决定农业类型 环节 内容及过程 设计意图 回忆已知,学习新知 第3页/共11页
设问:决定农业类型的只有降水吗? 活动要求: 以设问为过渡,引出下文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活动:分1、将讲台上的水果准确放到相应的热量带牌下 水果 2、水果作为上台分对水果同学的奖励,所在小组加一学生积极性 分 归纳:热量影响农作物种类 农作物进行区域定位,是我们地理常见的考法,采用活动,带领学生 绘图 猜猜看 视频 比比看 燕山、秦淮、南岭大体位置,并说明三个分界线划分学生会记忆深刻 的中国大区 读图思考:我国耕作制度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归纳:热量决定耕作制度(产量) 回忆已知,学习新知 以设问为过渡,并激《俯瞰中国》视频截图:图中绿树成荫,这是江南?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山东?东北? 《俯瞰中国》坎儿井片段并 板图:吐鲁番的位置 由此可知,水源充足,沙漠可以变成绿洲 整合教学资源 联系区域地理,并进一步推进课程 在新疆,除了坎儿井,还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也是 水源充足。板图:塔里木河;并板图阿克苏 第4页/共11页
通过对比法,直观形 象,记忆深刻 无图不成地理,通过读图方法指导,提升读图名 读图例 读坐标 学生读图能力 学习身边的地理 带着问题看视频,让读图指导 阿克苏冰糖心苹果与仲宫本土苹果价格 比比看 视频:高三院子中的两棵玉兰 阿克苏、济南气候资料 1、 2、 3、 归纳:日较差决定农作物品质 思考:造成两棵玉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归纳光照对学生在看视频过程中,进行思考,而不是为了热闹而看视频 对容易搞错的概念进行点拨 设问有难度,无标准答案而有正确答案,易错点点农业的影响 拨 热量不等于光照 试举例: 1、热量充足但光照不足 自主探究 2、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地形、土壤对农业的影响 并思考:平原、山地地形,适宜发展种植业的是 锻炼学生发散思维 适宜发展林业的是 第5页/共11页
环节 内容及过程 设计意图 第6页/共11页
练一练 探究二 与时俱进 农业发展 以下农业区①东北三省 ②长江中下游区 ③南部沿海及时练习巩固 区 ④黄河中下游区 与下图所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 要农作物结构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①,(二)②,(三)③,(四)④ B.(一)②,(二)④,(三)③,(四)① C.(一)③,(二)④,(三)①,(四)② D.(一)②,(二)④,(三)①,(四)③ 并通过题目,将常见的几种作物的分布位置进行掌握,补充课堂 退休的碌碡 资料 1、 2、 3、 4、 5、 仲宫大集上,苹果、小麦、玉米、花卉单价 废弃的碌碡图片 电视剧《老农民》碌碡剧照 碌碡脱粒照片 贾思勰《齐民要术》碌碡的描述 学校周围农田照片 根据资料得出从小麦种植变为水果花卉的结论 百度贴吧中,芍药亩产量;本地农民调查,小麦苹果亩 产量 结论:总收益:花卉>水果>粮食 第7页/共11页
赶大集 案例教学 情感教育 自主探究 学法指导 通过实际调查,小时候自己家里种小麦、地瓜,使用优良品种,比别人有说服性 家收入高的经历 袁隆平及农民耕作图片,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 通过对比,得出结论 案例教学,通过自己的经历,讲劳动力、交通、政策等对农业的影响 结合板图思考,济解知识点,也吸南能吃到阿克苏的苹果,得益于哪种因素的变化。并板引学生兴趣 图,陇海兰新线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小组讨论如何分析农业区位 练习 读下图,根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 因素,在城镇周围将小麦、奶牛业、花卉、果园、养鱼 场各类农业类型合理安排到A、B、C、D、E各处,并培养正确的区位观 说明理由 题目难度较大,通过小组合作第8页/共11页
探究,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区位分析的方法 第9页/共11页
环节 探究三 课堂总结 内容及过程 不利因素的改造 设计意图 对于本节课合作探究:结合景观图,根据资料袋,小组讨论,图示改造的难点,采的何种自然因素 通过连线展示讨论成果 (景观图及资料袋中的资料) 用小组合作探究,并用资料袋的方式,提高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019?新课标全国2)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随堂练习 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 第10页/共11页
2、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第11页/共11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