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海市奉贤区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第一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9 3:24: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上海市奉贤区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第一次押题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如图所示,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C.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D.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解析】分析:(1)通过判断运动员相对滑雪板的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判断运动员的运动还是静止。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3)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解答: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员是静止的。故A错误; B、滑雪板一般都做成较大的面积,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下去。故B错误;

C. 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二者等值、反向、共线、不同体不是平衡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 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关键是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2.小明骑自行车到东进公园游玩,沿通榆河岸向南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 A.向北 B 【解析】

小明骑车向南行驶,以自己作为参照物,他骑车的速度与风速相同,所以感觉无风,此时的风向应是向南. 以柳树作为参照物,会看到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 所以B正确,ACD错误.

B.向南

C.向东

D.向西

答案为B.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 B.灯泡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C.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2的电压 D.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1的电压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实物电路图中看出,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并在L1的两端,测的是L1的电压,选D.

4.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A点到B点运动员减速下落 B.从B点到C点运动员减速下落 C.C点时运动员动能最大

D.从A-B-C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B点弹性绳的弹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从A点到B点过程中,重力大于弹力,所以运动员加速下落,A错误;

B. 从B点到C点过程中,由于弹性绳的弹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所以运动员减速下落,B正确; C. 在C点,绳的弹性势能最大,运动员达到了最低点,此时运动员速度为零,动能为零,C错误; D.从A-B点,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增大,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动能,一部分转化为弹性势能,所以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减少,从B-C,运动员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减少,D错误. 5.下列连线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态变化:

B.知识和应用:

C.现象与原因:

D.科学家与贡献:C 【解析】 【详解】

A、打开冰箱时出现“白气”,是液化现象;冷天汽车玻璃表面出现一层薄雾,是液化现象;冰棒受热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

B、用凸透镜制眼镜可以矫正老花眼;用酒精棉球擦拭身体给发热的病人降温,是利用了酒精汽化吸热的性质;要得到较大的人像,照相机靠近被照的人;故B错误;

C、对同一物体在某一时刻是运动还是静止两老同学都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因为所选参照物不同;由于人具有惯性,人起跳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它们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故C正确;

D、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托里拆利实验准确测量大气压的值,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磁效应;故D错误。

6.一凡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她经过思考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方案一:用同一钢球将同一弹簧压缩至不同程度,撞击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被撞击的距离;方案二: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被撞击的距离.关于他的实验方案

A.两个方案均可行

B.两个方案均不可行

C.只有方案一可行 C 【解析】 【详解】

D.只有方案二可行

方案一:质量相同的钢球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程度后静止释放,钢球的速度不同,撞击同一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进行比较,可以研究钢球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方案二:若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撞击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而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故弹簧势能相同,转化出的动能相同,因此,木块最终移动的距离相同,不能说明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所以不能完成实验.故C正确.

7.为了测定风速的大小,小明设计了四种装置,如图所示.图中探头、金属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现要求:当风吹过探头时,滑动变阻器凡的滑片P向上移动,且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以下四个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选项中的探头,当风吹过探头时,探头下方空气的流速较大,上方的空气流速较小,上方空气压强较大,探头受到向下的压力差,将向下移动,不满足题目要求.

C选项,风吹过,探头向上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小.

D选项,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时,定值电阻分得的电压将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正确的选项是D.

8.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

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l.l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 C.汽车的速度是34m/s D.汽车的速度是30.9m/s C 【解析】 【详解】

A.第一次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为s1=B.第二次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为s2=

=85m,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51m,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D.二次遇到信号的距离间隔是△s=85m-51m=34m,时间间隔是△t=1.1s-0.25s +0.15s =1s,故汽车的速度为v=

=34m/s,故C正确,符合题意,D错误,不符合题意。

9.R0=30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小灯泡上标有“3V 1.5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并保证电路安全,则( )

A.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4Ω~20Ω B.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电路消耗最大功率是3.6W C.当S、S1、S2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值为2.4W D.当S、S1、S2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是15Ω D 【解析】 【详解】

U2A.S闭合,S1、S2都断开,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由P=可得,小灯泡电阻:

RU02(3V)2=RL==6Ω, P01.5W由P=UI可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上海市奉贤区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第一次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52fm3taw44oweh0q68m0sr9z0p01l00o0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