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9 12:11: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

摘要:在现在的社会中流行着一个词----创新。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它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所构成。其中,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能力是核心。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着力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就需要我们最大限度的为他们的主动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教育条件。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素质教育

170任何一个大脑发育正常的小学生都蕴藏着创造潜能。而素质100教育就是要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资源,充分发展每一位小学生的聪明才智,从而培养一大批富有独创性和开拓精神的接班人。素质教育是通过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来进行的。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天堂。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以下是本人结合实习时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做法和体会:

第一;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坚决放弃“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提供了思考问题时的每一个台阶,小学生只是跟着老师被动地前进,那就谈不上主动发展;如果我们把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障碍尽量扫除,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引下顺利获得知识,但其创造空间必然缩小。长期以来,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教师常常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去精心设计如何教,至于学生如何学,教师则考虑得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实际上教师应给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解决问题的空间,主动完成知识的迁移、组合的过程,以达到促进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展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的做法是: 1.大胆地“放手”

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学习知识、探索规律,是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意识的保证。例如,在教学求“最小公倍数”时,我发给每个学生一份小练习:分别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你是如何求最小公倍数的?仔细观察练习题,你发现了什么?从而使学生总结出当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以及两个连续自然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这时,又有一个学生举手说:“我发现两个连续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他们乘积的二分之一,如[4 6]:4x6÷2。”我肯定了他的判断,并把这种算法以他的名字命名。全班学生为他热烈鼓掌,从而在全班形成了认真思考、求异思维的风气。可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

2.精巧地“扶”

“扶” 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扶”要扶得准、扶得巧。“放手”之后的“扶”才是有针对性的,才是学生所需要的,教师要扶在学生疑难处,扶有困难生。 “扶”不但要帮助学生弄懂“是什么”,还要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更要点拨学生弄清“怎样知道是这样”。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会学。现代的课堂教学,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问题的关键处点拨一下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把假分数化带分数的方法后,这时要求学生把170/100、99/10化成带分数,并思考:从中能发现什么?从而使学生总结出了分母是整十、整百数的假分数化带分数的方法。

第二;创新富于问题之中。我们要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利用各种条件把小学生带进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引导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解决问题,探求新知识,开发智力。例如:在上“二十四时计时法”时,我要学生在早上来上学时,经过某某药房,顺便帮老师买个药膏。结果同学们都说,太早了,老师,那个药房还没有营业呢。那我接着又问,那什么时候营业呢?同学们回答:“9:00~21:00”。恩,21:00!我们时钟里只有12:00,那21:00是几时呀?这时使学生产生了疑问,有了对生活常识的求知欲望。

第三;鼓励独特思考,提倡独创性。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 应当是一个富有个性的

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小学生的个性;鼓励不同的思维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分类”一课时,学生通过一系列分类活动后,已比较系统地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时,我出示一幅公园门前的情境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图意后想一想:可以怎样分?最后就让他们自己发挥了:“可以按他们穿的衣服的颜色来分,穿紫色衣服的一组,穿橙色衣服的一组??”“也可以把穿裙子的分为一组,没穿裙子的分为一组。”“还可以男的一组,女的一组”“他们都是一家家人来的,就按家庭来分吧,可以分为三家人。”“那小朋友一组,爸爸一组,妈妈一组也行呀!”“要进去公园的为一组,离开公园的为一组。” ??孩子们真是一汪深不可测的泉水啊!一下子之间共想出了十多种分法。孩子们独特的想象力可真出乎我的意料。的确,孩子是最富创造性的,因此,教育者应采用丰富多彩、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多鼓励学生大胆参与,适时安排一些学生自由创作的活动,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天性,给孩子多一点表现的机会,给孩子多一点自主探究的喜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性思维,悉心保护孩子们思维的独特性与灵活性,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第四;鼓励发散思维,提倡一题多解。发散思维是指在思考过程中,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的新信息,使小学生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每种解答。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使学生从

搜索更多关于: 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的文档
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59wh1oiyk4ddq343gx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