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整理]小学奥数系统讲义完整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18:50: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36. 节日的校园内挂起了一盏盏小电灯,小明看出每两个白灯之间有红、黄、绿各一盏彩灯也就是说,从第一盏白灯起,每一盏白灯后面紧接着有3盏彩灯。那么第73盏灯是什么颜色的灯?

37. 小明把节省下来的硬币先按四个1分,再按三个2分,最后按两个5分这样的顺序往下排。那么,他排的第111个是几分硬币,这111个硬币共多少元?

38. 如果时钟现在表示的时间是18点整,那么分针旋转1990圈之后是几点钟?

39. 某年的10月里有5个星期六,4个星期日。问:这年的10月1日是星期几?

40. 学校一学期共安排86节数学课,单周一、三、五每天两节,双周二、四每天两节。开学第一周星期一开学典礼没上课,从星期三开始上,则最后一节数学课是星期几上的?

41. 1993年一月份有4个星期四、5个星期五,1993年1月4日是星期几?

42. 有一串数排成一行,其中第一个数是15,第二个数是40,从第三个 数起,每个数恰好是前两个数的和,那么在这串数中,第1991个数 被3除,所得的余数是多少?

? 鸡兔同笼

【含义】这是古典的算术问题。已知笼子里鸡、兔共有多少只和多少只脚,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的问题,叫做第一鸡兔同笼问题。已知鸡兔的总数和

鸡脚与兔脚的差,求鸡、兔各是多少的问题叫做第二鸡兔同笼问题。 【数量关系】第一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全都是鸡,则有兔数=(实际脚数-2×鸡兔总数)÷(4-2) 假设全都是兔,则有鸡数=(4×鸡兔总数-实际脚数)÷(4-2) 第二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全都是鸡,则有兔数=(2×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 假设全都是兔,则有鸡数=(4×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

【解题思路】解答此类题目一般都用假设法,可以先假设都是鸡,也可以假设都是兔。如果先假设都是鸡,然后以兔换鸡;如果先假设都是兔,然后以鸡换兔。这类问题也叫置换问题。通过先假设,再置换,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题】长毛兔子芦花鸡,鸡兔圈在一笼里。数数头有三十五,脚数共有九十四。请你仔细算一算,多少兔子多少鸡?

解:假设35只全为兔,则鸡数=(4×35-94)÷(4-2)=23(只) 兔数=35-23=12(只) 也可以先假设35只全为鸡,则兔数=(94-2×35)÷(4-2)=12(只) 鸡数=35-12=23(只) 答:有鸡23只,有兔12只。

-------------

-------------

43. 2亩菠菜要施肥1千克,5亩白菜要施肥3千克,两种菜共16亩,施肥9千克,求白菜有多少亩?

44. 李老师用69元给学校买作业本和日记本共45本,作业本每本 3.20元,日记本每本0.70元。问作业本和日记本各买了多少本?

45. (第二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

46. 有100个馍100个和尚吃,大和尚一人吃3个馍,小和尚3人吃1个馍,问大小和尚各多少人?

? 方阵问题

【含义】将若干人或物依一定条件排成正方形(简称方阵),根据已知条件求总人数或总物数,这类问题就叫做方阵问题。

【数量关系】(1)方阵每边人数与四周人数的关系:

四周人数=(每边人数-1)×4 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 (2)方阵总人数的求法:

实心方阵: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 内边人数=外边人数-层数×2 (3)若将空心方阵分成四个相等的矩形计算,则: 总人数=(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

【解题思路】方阵问题有实心与空心两种。实心方阵的求法是以每边的数自乘;空心方阵的变化较多,其解答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例题】在育才小学的运动会上,进行体操表演的同学排成方阵,每行22人,参加体操表演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解:22×22=484(人)

答:参加体操表演的同学一共有484人。

47. 有一个3层中空方阵,最外边一层有10人,求全方阵的人数。

48. 有一队学生,排成一个中空方阵,最外层人数是52人,最内层人数是28人,这队学生共多少人?

49. 一堆棋子,排列成正方形,多余4棋子,若正方形纵横两个方向各增加一层,则缺少9只棋子,问有棋子多少个?

? 抽屉原理

【含义】把3只苹果放进两个抽屉中,会出现哪些结果呢?要么把2只苹果放进一个抽屉,剩下的一个放进另一个抽屉;要么把3只苹果都放进同一个抽屉中。这两种情况可用一

-------------

-------------

句话表示: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了2只或2只以上的苹果。这就是数学中的抽屉原则问题。 【数量关系】基本的抽屉原则是:如果把n+1个物体(也叫元素)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着2个或更多的物体(元素)。

抽屉原则可以推广为:如果有m个抽屉,有k×m+r(0<r≤m)个元素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要放(k+1)个或更多的元素。

通俗地说,如果元素的个数是抽屉个数的k倍多一些,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要放(k+1)个或更多的元素。

【解题思路】(1)改造抽屉,指出元素;(2)把元素放入(或取出)抽屉; (3)说明理由,得出结论。

【例题】育才小学有367个1999年出生的学生,那么其中至少有几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的?

解:由于1999年是润年,全年共有366天,可以看作366个“抽屉”,把367个1999年出生的学生看作367个“元素”。367个“元素”放进366个“抽屉”中,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有2个或更多的“元素。 这说明至少有2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的。”

50. 有一四种颜色的小旗,任意取出三个排成一排,表示各种信号,在200 个信号中至少有多少个信号相同?

51. 书法竞赛的奖品是笔、墨、纸、砚四种,每位获奖者可任选其中两种奖品。问至少应有多少名获奖的同学,才能保证其中必有4名同学得到的奖品完全相同?

52. 一个袋子里有一些球,这些球仅只有颜色不同。其中红球10个,白球9个,黄球8个,蓝球2个。某人闭着眼睛从中取出若干个,试问他至少要取多少个球,才能保证至少有4个球颜色相同?

? 容斥原理

公式法:直接应用包含与排除的概念和公式进行求解

容斥原理一:C=A+B-AB,利用这一公式可计出两个集合圈的有关问题。

容斥原理二:D=A+B+C-AB-AC-BC+ABC利用这一公式可计算三个集合圈的有关问题。

图像法:不是利用容斥原理的公式计算,而是画图,借助图形帮助分析,逐块地计算出各个部分,从而解答问题。

【例1】某班学生在一次期末语文和数学考试中,语文得优的有15人,数学得优的有24,其中语文、数学都得优的有12人。全班得优共有多少人?

【解】全班得优分3种:语数均得优;语文得优数学不得优;数学得优语文不得优。 语数均得优=12人 语文得优数学不得优=15-12=3人 数学得优语文不得优=24-12=12人 全班得优共有12+3+12=27人。

53. 某班共50人,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学书法的32人,学绘画的28 人,其中两种都学的15人,这个班级还有多少人没参加兴趣小组?

-------------

-------------

54. 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1)不能被6和10整除的数有多少个? (2)至少能被2,3,5中一个数整除的数有多少个? ?

?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的方法主要不是依靠数学概念、法则、公式进行运算,而是根据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合理的推理,做到正确的判断,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逻辑推理问题的条件一般说来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并且没有一定的解题模式。因此,要正确解决这类问题,不仅需要始终保持灵活的头脑,更需要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①“矛盾律”指的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思想不能自相矛盾。 ②“排中律”指的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或为真或为假,不能既 不真也不假。

③ “同一律”指的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思想必须是确定的, 在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每一概念都必须在同一意义下使用。 55.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有不同的号码。 赵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说:“丙是4号,乙是2号.” 孙说:“丁是2号,丙是3号.”李说:“丁是4号,甲是1号.”

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只说对了一半,那么丙的号码是几?

56. 甲、乙、丙三名教师分别来自浙江、江苏、福建,分别教数学、语文、英语。根据下面的已知条件:

(1)甲不是浙江人,乙不是江苏人;(2)浙江的教师不教英语; (3)江苏的教师教数学;(4)乙不教语文。则丙不教什么学科?

57. 执行一项任务,要派A、B、C、D、E五人中的一些人去,受下述条件约束:(1)若A去,B必须去;(2)D、E两人至少去1人;(3)B、C两人只能去1人;(4)C、D两人都去或都不去;(5)若E去,A、D两人也必须去。问应派哪些人去?

? 数字谜

数字谜语是一种有趣的数学问题。它的特点是给出运算式子,但式中某些数字是用字母或汉字来代表的,要求我们进行恰当的判断和推理,从而确定这些字母或汉字所代表的数字。

步骤: 1、先确定明显部分的数字 2、寻找突破口,缩小范围 3、分情况讨论 58. 下题中的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当他们各代表什么数字时,算式成立?

-------------

-------------

59. 每个汉字代表的数字是多少?

60. 下边的算式中的不同汉字表示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汉字表示相同的数字,如果巧+解+数+字+谜=30,那么“巧解数字谜”所代表的五位数是多少?

61. A、B各代表什么数字?

?等差数列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数的个数称为项数。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例如:等差数列:3、6、9 …… 96,这是一个首项为3,末项为96,项数为32,公差为3的数列。

等差数列相关公式:

通项公式:第几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平均数公式:平均数=(首项+末项)÷2

在等差数列中,如果已知首项、末项、公差。求总和时,应先求出项数,然后再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和。 62. 某剧院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两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63. 等差数列第一项是3,第四项是15,求等差数列第二项和公差?

64. 等差数列1,5,9,13,17……

1) 数字2009是不是该数列的项?2) 求该数列第200项与第100项的差。

65. 在大于1000的整数中,找出所有被34除后商与余数相等的数,那么这些数的和是多

-------------

搜索更多关于: [整理]小学奥数系统讲义完整版 的文档
[整理]小学奥数系统讲义完整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5elw0810q83uyx9681999g5n13tny00ur7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