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第2章语言表达和运用考点4变换句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1:24: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考点4 变换句式

命题规律 江苏卷考“变换”,不考“句式”的变换,而是考语言形式的变换,即由书面语变换为口语,由形象性语言变换为平实性语言。尤其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考查形式 命题趋势 1.题型、分值将保持稳定 2.复习备考时,重点关注书面语变换为口语、由形象性语言变换为平实性语言等题型 2011年至2013年的语言转换题,导向很明确:查,材料贴既考查两种语体的变换,又考查学会“倾听”,要能听懂别人语言中的深意和弦外之音 近生活

(一)形象性语言与平实性语言的转换

1.(2013·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画线句是一个哲理句,“自己的脚”代指自己,“全世界”代指环境,“给自己的脚穿上鞋子”指的是“改变自己”,“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指的是“改变环境”。

【答案】 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真题点评】 该题考查的是将形象性语言转换为平实性语言的能力。画线句子是个比喻句,转换的关键是将“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与“全世界铺上地毯”这些喻体转述为“自己”“改变自己”“环境”等平实性语言。另外,较为中性的关键词“容易”转述时千万不能丢。

该题沿用了2012年高考卷第3题的命题形式,只是材料变换了,其命题意图很明显:要善于倾听,听话要听音,要懂得言外之意。其导向性很好,因为当今高中生不仅“不会说话”,而且“不会听话”,学会交流太重要了。同时,该题比2012年高考卷第3题要好,字数少,表意明,且说明的道理对于今天的青年人来说很有教育意义:在这个“拼爹”“拼相貌”的时代,出身、长相是难以改变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丰富自己的内涵(知识、品质等),来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提高竞争力。

2.(2012·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语段的深层含意的能力。要抓住老园艺师话中的类比以及“听得懂草木的叹息”的含意来表述。

【答案】 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

【真题点评】 该题的考查带有综合性。老园艺师的一番话属口语,又用了拟人、对比的手法,语言表达较形象,且有言外之意。从题干“深层含意”看,有点近似提炼语意中的深层含意;从题干“平实的语言”看,又是一道由形象性语言到平实性语言的转换。不管属哪种题型,关键是要“听”懂这番话。这番话共有四句,第一句是与人进行类比,说明树睡觉也不能有灯光;第二句用反问语气说电线缠、灯光照,树活不好;第三句再次强调树会生病;第四句以拟人手法作结——“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前三句都是说树要有好的生长环境;最后一句是总结,是说我们要善待自然。

答这道题,考生须从“树”到“草木”再到“自然”才能把握“深层含意”。 该题是江苏卷语言表达题的“拐点”。它标志着江苏卷不再考查最常规的提炼语意题,而是转为考查像2005年高考卷那类的题型,并且不断强化它。

3.(2005·江苏卷)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 (微型小说)“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已。” 请你将柯灵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个字) 【答案】 关键地方写得生动就满篇生色;结尾点题处应委婉含蓄,意味深长。 【真题点评】 该题考查将形象性语言转换成平实性语言的能力。题干已经把该句形象性语言背后的直白意思点明了,做题的关键是把该句中的“关节处”“结穴处”的比喻义搞清楚,而“一着棋活,妙手成春”“低回不已”则是描述其效果的。所给句子是一个并列复句,暗示了答题要点有两个。

这是江苏卷首次考该类题型,之后沉寂七年后复现于江苏卷中。 (二)口语与书面语的转换

4.(2004·江苏卷)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

材料: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系我国红学界的后起之秀,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获优秀教育

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要求:①内容适当,②表达得体,③符合口语特点,④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 ① ② ③ ④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转换得体。具体作答时必须注意:①要注意自己的身份——文学社成员;②要考虑到对方的身份,表达要得体;③要符合口语的特点。

【答案】 (提示)转换的要点:①“徐凡”后应加称呼,不能介绍性别;②“系”“后起之秀”必须转换,可以转换为“是”“研究专家”等;③“作者身世”应转换为“曹雪芹的身世”或“《红楼梦》作者的身世”,“尤以……见长”用“尤其在……方面有专长”一类句子来转换;④括号中的内容必须转换到句中表述。

【真题点评】 该题考查将书面语转换成口语的表达能力。转换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进行,使语言表达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如得体)。答题时要看所给材料哪些词语带有书面语色彩,哪些句式较长,还要看括号内的内容在转换时能不能丢掉。

(2013·江苏卷) (真题见“真题体验”T1)。(4分)

现场采样 抽样1: 穿上一双鞋子,能保护自己的脚。 抽样2: 阅卷点评 该生仅从表面理解句子的含义,没有读懂句子蕴含的哲理,得0分。 该生对“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指代的内容理解错误,改变自己比改变他人更容易。 该词在此处指的是“改变环境”,扣1分。 增分指导: 变换方法:择词变体,用准修辞,变换句式。 变换关键:在于词语、修辞和句式的运用,恰当运用了修饰词语、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设问等)或表达效果更佳的句式(如整散句、长短句和变式句等),语言就生动形象起来,反之亦然。

1.按照规范、平实的要求对下面这段网络语言所做的转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导学号:54012046】

他总是自以为颜值高,凡事都很任性,而且稍有点成绩,就爱说自己是人品爆发,哎,心塞呀!

A.他总是自认为长得很帅,凡事都很认真,而且稍有点成绩,就爱说自己是时来运转,哎,让人感觉很有意思啊!

B.他总是自认为长得很帅,凡事都无所顾忌,而且稍有点成绩,就爱说自己是时来运转,哎,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啊!

C.他总是自认为威望很高,凡事都无所顾忌,而且稍有点成绩,就爱说是因为自己人品好,哎,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啊!

D.他总是自认为威望很高,凡事都很认真,而且稍有点成绩,就爱说是因为自己人品好,哎,让人感觉很有意思啊!

B [颜值:表示人物颜容英俊或靓丽的一个指数,用来评价人物容貌。任性: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人品爆发:含时来运转、力挽狂澜等意思。心塞:心里堵得慌,难受,周围有不顺心的事让你心里很不舒服,或者表示对某件事情很无语。]

2.用平实的语言转述下面画线的句子,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剧本创作时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

A.人相貌的丑陋是相对的,不能盲目地效仿别人。 B.创作贵在坚守自我,不能一味地效仿别人。 C.创作不能丢失自我,盲目模仿只能遭人耻笑。 D.作品的好坏是相对而言的,在比较中才有鉴别。

C [本题考查提炼语意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注意背景性词语“剧本创作”,可以说它是比喻的本体,而画线句子是比喻的喻体。其次要对画线句子进行切分,然后进行局部转换,局部转换后还要从整体上进行整合,把握语句的整体含意。A项没有转换出本义;B项,虽转换出了本义,但是“遂蒙千古之诮”这一结果没有转换出来;D项,偏离了原文对“效”这一重点词的论述。]

技法__掌握变换句式主要题型的答题规范

一、了解常见句式的特点

常见句式有:长句与短句,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常式句与变式句,整句与散句,单句与复句等。在高考中,要求考生能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上述句式。

1.长句与短句

所谓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所谓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包括复句中的分句)。长句和短句各有其修辞效果。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明快、有力。长句主要用于书面语、议论、描写之中,短句主要用于口语、紧急场合、演讲词之中。

2.主动句与被动句

在动词谓语句中,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者,这样的句子叫主动句;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这样的句子就叫被动句。主动句包括一般主动句和“把”字句两种。被动句也可分为无标志被动句(或叫意义被动句、概念被动句)和有标志的被动句(如“被”字句)。“把”字句中“把”所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被动句中“被”所构成的介宾短语也作状语。有时“被”后对象省略。

3.肯定句与否定句

同一事物的意思可以用肯定判断表示,也可以用否定判断表示。否定句有两种类型:单重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单重否定句中只有一个否定词,双重否定句最常见的是先后连用两个否定词,也可以用一个否定词加上否定意义的动词或反问语气。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比一般的肯定句语气更强,更加肯定。一般来说,双重否定句语意最重,语气最强烈;一般否定句语意最轻,语气最弱。

4.整句与散句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相反,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整句主要是排比、对偶句等,散句主要是长句短句交错、非排比句、非对偶句等。整句和散句各有用处,各有修辞效果。整句句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这种句式在散文、诗歌、唱词中应用较广,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散句比较灵活,富于变化,生动感人。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则兼二者之长,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如:在斗争中、劳动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沉思,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呢?

二、掌握变换句式的基本原则

变换句式的基本原则是:不能变的一定不要变,该变的一定要变到位。 1.不能变的一定不要变

这个要求主要指变换绝不能改变或偏离原意,这是变换句式的根本原则之一。表现在: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内容;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

不改变原意,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2)仔细分析原句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分句间的关系、原句的句子结构特点等,为变换句式打下基础;(3)根据题目要求变换原句句式,同时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结构;(4)变换句式后对句子进行检查,看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第2章语言表达和运用考点4变换句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5emg50nnn8c83h0epna2cg5h8ins2016b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