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看图编童话故事。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看图编故事要从“异”字着手,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指导学生说话时,要力求避“鹦鹉学舌”,要鼓励学生与他人想得不同,说得不同。如在教学《狼和小羊》这课时,我让学生续写故事,鼓励他们展开想象,不要限于小羊被吃掉这一种结局。于是孩子们便想出了很多种情况,而且充满童真,富有童趣。有的是小羊被朋友救了,有的是小羊分散狼的注意力逃脱了,有的是小羊想方设法把狼引入了圈套…… 三、大胆表达,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低年级学生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达后语或重复罗唆,有时带有语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一是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二是要有基本内容,不要丢掉重点;三是鼓励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外的学生,表扬他们说得细,说得好。 在说写训练中,要求学生准确、有中心、有合理的看图,启发学生大胆思维、想象、表达,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每次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写话时,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兴趣盎然,劲头越来越高。 在说话课上,我经常这样对他们说:“谁能和大家说不一样?”“那个同学比刚才那个同学说得更具体、更生动些?”以此鼓励同学说话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说话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表达,久而不厌,心情愉快。有时看单幅画面说话,学生可以说出十多个不相同的开头,有的学生还有自己的创见,在说的基础上再指导写,就容易多了。
低年级同学主要是形象思维,而且跳跃性很大,因此,他们表达事物时常常杂乱无章,所以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时,要教会他们按顺序的分层次,一部分一部分地看,教他们看“细”,看“全”,看“深”。在观察中除训练他们有序地看,还要训练他们有根据地想,有条理地说。 总之,说话训练要有层次地进行,要大面积练习。图意清楚的,让班里语文成绩,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说,随后大面积展开。这时,还要重点指导和帮助中、差等生,最后安排同桌对说,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好语句,来表达图意。 四、动笔写一写,发展思维能力。 1、写完整
低年级写话是为高年级写作打基础的。因此,在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中,就要教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完整。 2、写具体
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具备了写完整活的能力,其观察、想象能力都有了发展提高。这时,就要在写具体如下功夫,指导学生重点写事物的主要情节,写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要抓住细节判断人物可能说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使画面上的人物活起来。 五、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为写话打基础。
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刺激,对他的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也认为,那些爱听故事和阅读的儿童,其想象力、创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头。为此,在平时,我经常讲故事给学生听,并鼓励他们自己讲故事。为了扩大阅读面,我还推荐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如:童话、寓言、儿歌、谜语、儿童漫画、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古诗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在阅读时,认认生字,划划优美词句,并鼓励记下来,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平时,尽量让学生每天能抽出时间读书、交流。学校定期召开故事分享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这样能促使学生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为写
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作文起步训练,教师要注重引导课外阅读,善于利用课本资源,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带领学生实践,积累写话材料,让学生乐说乐写,使他们能顺利地迈上中年级作文的新台阶。我坚信:给孩子一片五彩的天空,他们定会像小鸟一样展翅翱翔,定会用五光十色的笔来描绘美好的生活。
(感悟)学习了以上的看图写话指导,让我初步对看图写话的指导有了初步的感觉,于是我又翻阅《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习作目标,它有这样的表述:“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虽然这段话没有具体说明写话应达到哪些要求,但我想:所写的话起码是语句通顺,表达清楚。但实际上,一二年级学生要达到这个要求,是有一定难度的。记得那是一次试卷上的《植树》的图,让学生写话。可结果让我大失所望。有的内容空洞,也许和学生的生活经历有关,有的植树次序混淆,写话没有顺序,最主要的是表达不清,给人模糊的感觉。面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分步指导: 第一步:看图说话。
集体说话,老师板书,理清思路,充实内容。 1、小明用铁锹挖了一个坑。 2、小红把小树苗放在坑里。 3、他们俩给小树培上泥土。
4、小明找来水桶,给小树苗浇上水。
5、小明和小红看着小树,高高兴兴地拿着工具回家了。 第二步:看板书说话。
老师板书,掌握词语,单独说话,注意顺序。 首先,小明用铁锹挖了一个坑。 然后,小红把小树苗放在坑里。 接着,他们俩给小树培上泥土。
又,小明找来水桶,给小树苗浇上水。(小明又……)
最后,小明和小红看着小树,高高兴兴地拿着工具回家了。 告诉学生,“首先、然后、接着、又、最后”等这些词语相当于上面的序号。做了一件事或要讲述一件事情,用上这些词语能将事情表达得更清楚,能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
从以后学生的看图写话中可以看出,95%的学生能灵活地运用上面所学的词语,语句通顺,表达清楚,大大提高了看图写话的质量。我觉得这一指导过程,扶得细,学得实;用时少,收效大。
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难题可以巧妙解决 ,但我们行走匆匆,缺少思考和学习的过程,让我们学习海绵精神,多少挤出点时间来学习、思考,体验“磨刀不误砍柴工”所带来的轻松和收获!
【我要评论】
评论人 评论内容摘要 发表时间 暂时没有评论内容
用户: 匿名发出 下沙第二小学提倡请文明用语
?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 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此信息为网友发布,不代表下沙第二小学赞同此信息的真实性,下沙第二小学不承担任何责任,此信息如侵犯了你,请留言。 验证码: [ ]
二年级看图写话
作者:李晓静 小学教研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698 更新时间:2007-4-16 小鸡过河
密云三小 李晓静
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看清图意。
2.看图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 3.激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培养想像力。
数学重、难点:结合图意,展开合理的想像;小鸡是怎样过河的。 数学准备:图片、作文本。 数学时间:1课时。
数学过程:激趣导入——整体观察、提示课题——分图指导、展开想像——回归整体、完整叙述——指导书写、及时订正
设计意图:体现:1、积累与运用:着急的心情 高兴的心情 表扬运用一些好词语好句子的同学
2、观察有方法:先整体观察,然后分图细致观察:什么时间 谁 在什么地方 做什么
3、渗透写事文章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 4、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 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帖图)看,这是谁?(小鸡)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 有关这只小鸡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想听吗?别急,这个故事就藏在这两幅图中,(出示两幅图)
二、整体观察,提示课题 把两幅图连起来看,说说讲的是谁的什么事?(生:讲小鸡过河的事);板:过河。
师:小鸡过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仔细的观察第一幅图。 三、分图指导,展开想像
第一幅图
1.复习看图方法,观察第一幅图(为什么过河,心情) 师:我们观察一幅图时,要看清什么?(什么时间,谁,什么地方做什么) 师:认真看第一幅图,自由说一说。 指名说:(一天早上,一只小鸡来到河边要过河) 评价:你看的真仔细。 引: 谁能把他说的进行补充,再生动些。
(一个晴朗的早上,一只可爱的小鸡来到河边要过河。)
2、师:小鸡为什么要过河,同学们想象一下,它过河去做什么呢? 指名说
3、师:小鸡过不了河,心情怎样呢(出示:着急)会急得怎样? 急得满头大汗
师:想小鸡还可能会着急成什么样? 急得叽叽直叫 急得都要哭了 急得团团转等4、师:把第一幅图的内容完整、连贯的说一说,说清楚这个故事是怎样发生的,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看着老师的提示说。自由说,指名说。提示:1.什么时间,谁要去做什么? 2.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3.心情怎样?第二幅图 1.观察第二幅图,你看懂了什么?(小鸡过了河,非常高兴)①指名说:②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小鸡是怎样过的河)课件出示:怎样过河2、师:是呀,小鸡是怎样过的河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展开想像,说一说。指名说:小鸭驮过河 划船过河 乌龟驮过河 从桥上过 坐西瓜船过河等3、师:同学们想的办法可真多,现在,就请你选择一种过河的办法,按照老师的提示,具体的说说小鸡是怎样过的河。 提示:小鸡看见了什么 想了什么 说了什么 做了什么 自由说
两人互说,说的好的地方夸夸他,说的不好的地方帮帮他指名说:大家认真听,一会儿说说他哪说的好,为什么?哪还需要修改。评价:(用词准确,学过的词就会运用;怎样过的河说得很清楚)话说的完整、连贯。4、小鸡终于过了河,此时,它的心情怎样?(高兴)它会高兴得怎样呢?四、回归整体,完整叙述1、师:多么好听的故事呀!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按照小鸡为什么过河,怎样过的河,结果怎样的顺序,参考提示,把故事的内容完整的说一遍,如果能用上好词好句就更好了。2、指两名同学讲故事五、写话指导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如果我们能把小鸡过河这个故事写下来,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是不是就更好啦!刚才你们是怎么说的现在就怎么写,没学过的字写拼音,注意标点符号。开头应该空两格。 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投影)
小鸡过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