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包工程的安全管理
摘 要:为了弥补分厂特种作业人员的不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降低工作风险及成本,将保温、架子、吹灰等工作委托专业公司完成,在这些外委队伍进驻分厂后,发现其人员素质层次不齐,为保证他们工作的安全性,将这些外包队伍安全管理纳入到本厂安全管理范畴。做到安全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同管理。本文分析了外包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对外包队伍的管理要采用相对灵活的策略,保证分厂安排的工作能够安全可靠的执行。
关键词: 外包队伍安全隐患 管理机制 质量保障 日常化
分厂自从进驻塔山发电公司以来,部分特种作业的工作便委托了几家外包公司来配合完成,并且随着检修维护工作量的增大,对外来劳动力的使用逐步扩大,可以说在特种作业领域的外包队伍已成为分厂生产的有生力量。外包队伍的使用,一方面解决了工厂劳动力的来源,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对外包队伍管理不到位也成为近年来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 一、外包队伍人员素质及隐患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从业人员的重组,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施工现场从事特种作业的技术工人有了大量的民工。虽然在安全上对外包人员实行“本厂化”的教育和管理;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我厂把工程项目分包给一些有能力和资质的外包队伍。并且具有了使用工资成本低,招退自主,使用方便等特点。但是,从整体情况看,这支队伍文化知识较差,缺少基本的安全素质和法制观念。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图省事、赶进度、违章蛮干等现象。另外,由于他们专业技术较薄弱,且劳动力来源不稳定,致使施工现场的工人技术素质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必须依赖于现场技术管理人员的督导。与此同时,承包单位的一些人员还存在机房整体结构不熟悉、系统生疏、安全制度了解缺乏等等问题。 二、构建安全网络
针对目前我厂使用外包队伍的现状,并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我认为项目在使用外包队伍时,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规范企业外包队伍管理。
(1)建立问责机制。首先领导决策层必须具有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监管理念,以实际行动实践作风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谁雇用,谁管理”,“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既要安排专门的副部长对外委队伍进行管理,又要健全其自身的安全组织结构,明确不同外包队伍中的每个人的安全责任,管理责任具体到使用班组。
(2)从严准入机制。外包队伍在合同未签的情况下坚决不准进入生产作业现场。签合同施工是体现外包队伍安全管理“本厂化”的重要一环,必须履行完所有手续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为了规避安全风险,强化外包队伍的风险管理。必须严格分清外包队伍承包范围,让其了解责任与义务,主管领导必须做到从制度建设入手抓考核,特别严查外包队伍是否做到对所有特种作业人员指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持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3)完善培训机制。针对外包队伍员工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淡薄的特点,安监部设立临时培训人员结构,加大岗前培训力度,保证必要的教育时间;针对不同的工作性质,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或者方案;针对不同的外包队伍,采用长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要理论与现场实际相结合,要多运用视像、图片等形象教育方式,来加深受教育者认知程度,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工作。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上,要定期组织他们开展安全学习,使其明白分厂的相关管理规定,学习一些血淋淋的事故案例,养成无意识遵章作业的习惯。否则,将问责于相关安全培训人员。做到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伴随施工全过程。
(4)建立现场监管机制。要与外包队伍签定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要把外包队伍安全生产管理状况好坏作为续约的考核条件。并且,项目部给外包队伍施工人员超过30人的配备专职安全员;30人以下的配备兼职安全员。分厂及部门领导定期带队开展现场检查,加大安全稽查力度。安监部门要加强外包队伍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发现违章,立即制止,甚至处罚。 三、加强外包队伍日常化正规化管理
针对长期驻厂的外包队伍,进行了必要的安全培训后,为了巩固学习成果,其编制成班组后要进行以下措施:
首先,强调参与。在外包队伍进行长期项目承包过程中,外包人员应当学习相关项目的变动及最新决策,充分了解该项目的流程与相关设备最新信息,充分了解我厂的需求。 其次,自主学习。外包人员在班前会,对每一项工作进行危险点分析。以班长为第一责任人,督促工作责任人及工作班成员认真将其实施。并在周四安全学习活动中,所有人员在学习相关文件后,交流学习心得。
再次,积极沟通。外包人员有义务及时迅速传递有关外包的信息,最好是以书面的方式来传递这些信息。并对有疑虑的安全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请教,将定期考试作为考察其学习成果的手段,分管主管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四、保障施工质量
针对临时检修队伍来说,除了安全培训之外,质量保障也是设备安全中的很重要的一环。施工阶段现场如何有效地控制分包工程的质量,我认为应采用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施工质量管理办法,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个环节。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一切以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施工规程规范为依据,一切以数据说话,做好事前预控,从预控角度主动发现问题,对工程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抓重点、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专人监督的质量督导控制,从而有效地实现工程施工的全方位质量控制,顺利实施检修工作。并且我们必须有重点地选择对现场质量管理工作最有效的环节,作为开展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切入点。
现场质量管理切入点一般应选择在工程各阶段检查和复审环节中。对工程现场质量管理工作认识不足的同志往往认为现场质量管理,只是我们到施工现场转一转、看一看,验收时检查检查工程是否按图纸、规范、标准进行施工。这样的做法往往使一些施工质量问题已经出现,甚至还要返工。
综上所述, 加强企业外包队伍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施工安全质量过程控制中由静态检查变为动态控制,是现场管理卓有成效的方法。加强现场跑动管理力度,是对每一位管理人员的起码要求。要求管理人员要做到“五勤”: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记,处理哪些问题要有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嘴勤,对于施工班组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对重要施工项目要经常进行技术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安全及质量。落实外包队伍的管理责任,严格监督管理,才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正常秩序和杜绝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规程规定》 (国家电网总[2003]407号)第30~33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