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二学期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题号 得分 阅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成绩 复核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35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单选题(10小题,共10.0分)
[1]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比重将比基期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 )。
A、降低 B、不变 C、提高 D、无法决断 [2]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连续变量
B、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是一个离散变量 C、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总是固定不变的 D、 职工平均工资是个质量指标
[3]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A、实际误差 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C、平均误差程度 D、可能误差范围 [4]成数与成数方差的关系是。
A、成数的数值越接近0,成数方差越大 B、成数的数值越接近0.3,成数方差越大 C、成数的数值越接近1,成数方差越大 D、成数的数值越接近0.5,成数方差越大 [5]按某一变量进行分组的统计表是。 A、单一表 B、一览表 C、简单表 D、分组表 [6]若杜宾一沃森检验统计量,说明误差项。
A、存在正自相关 B、存在负自相关 C、无自相关 D、不能确定
[7]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A、100% B、400% C、120% D、1200%
[8]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关系的是。
A、身高与体重 B、产量与单位成本
C、正常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 D、商品零售额与流通费率, [9]用
分布进行拟合优度检验时,要求各组的理论频数。
A、可取任意值 B、大于0 C、不小于10 D、不小于5
[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未知参数的A、越大长度越小 B、越大长度越大 置信区间
C、
越小长度越小 D、与长度没关系 二、多选题(13小题,共26.0分)
[1]某地区有零售商业网点200个,总人口数为10万人,则下列正确的是( )。 A、每商业网点服务人数500人/个 B、每千人拥有商业网点2个
C、前者是逆指标后者是正指标 D、前两个指标都是强度相对指标 E、 前两个指标都是总量指标 [2]关于极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只能说明变量值变异的范围 B、不反映所有变量值差异的大小 C、反映数据的分配状况
D、最大的缺点是受极端值的影响 E、最大的优点是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3]同龄人身高与体重的关系是( )
A、简单相关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多元相关关系 D、负相关关系 E、函数关系
[4]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 )
A、时间长短要统一 B、总体范围要一致
C、指标的经济内容要统一 D、指标的计算方法要一致 E、指标的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要统一
[5]若两个相邻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皆为106%,则( )
A、这两个时期的逐期增长量相等 B、这两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相等 C、这两个时期的发展水平相等 D、这两个时期的环比增长速度相等 E、这两个时期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6%
[6]抽样推断中哪些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
A、调查性误差 B、因抽样破坏随机原则而造成的系统性偏差 C、抽样误差 D、因抽样破坏随机原则而造成的方向性偏差 [7]统计指标( )。
A、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B、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C、都能用数值表示 D、绝大多数能用数值表示 E、绝大多数不能用数值表示
[8]假设检验涉及两类错误,第I类错误发生的概率记作
第II类错误发生的概率记作
,
下面陈述正确的是。
A、第I类错误也称为弃真错误,第II类错误称作取伪错误 B、第I类错误称作取伪错误,第II类错误称作弃真错误 C、在一定样本容量下,减少D、奈曼·皮尔生原则是在控制E、在一定样本容量下,减少
会引起增大
小
的条件下,尽可能使不会引起增大
[9]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A、人均粮食产量 B、人均钢铁产量
C、人均国民收入 D、工人劳动生产率 E、职工月平均工资
[10]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受各组频数大小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比重的影响 D、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
E、受各组变量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影响 [11]下列指标中不可能出现负值的有
A、众数 B、全距 C、标准差 D、平均差 E、几何平均数 [12]用水平法所计算的年平均发展速度,就是。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B、各年定基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C、n个年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n次方根 D、最末年水平与基期年水平之比的n次方根 E、各年定期发展速度之和的n次方根 [13]判定系数的作用是。
A、说明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情况 B、比较不同模型的拟合优度 C、推导r的大小和符号 D、可用于区间估计 E、无正确选项
三、填空题(3小题,共4.0分)
[1]总离差可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可以被解释的( ),另一部分则是不能被解释的( )。
[2]反映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统计指标叫做( )指标。 [3]连续变量一般是通过( )取得的。 四、简答题(1小题,共6.0分) [1]统计调查有哪些组织方式? 五、计算分析题(8小题,共54.0分)
[1]我国1995年~2004年工资总额及平均工资资料如下: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工资总额(亿元) 8100.0 9080.0 9405.3 9296.5 9875.2 10656.2 11830.9 13161.1 14743.5 16900.2 平均工资(元) 5500 6210 6470 7479 8346 9371 10870 12422 14040 16024 计算1995~2004年职工年均工资。
[2]在对某饭店的商务活动进行研究时发现,在星期一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到来的顾客人数平均为5人,使用泊松分布回答如下问题:
(1)星期一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只有1位或2位顾客到来的概率是多少? (2)正好有5位顾客到来的概率是多少? (3)超过8位顾客到来的概率是多少?
[3]某高校在一项关于旷课原因的研究中,从总体中随机抽选出200人组成样本,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时,有60人说他们旷课是由于任课教师讲课枯燥。试对由于这种原因而旷课的学生的真正比例构造95%的置信区间。 [4]对方差置信水平为已知的正态总体,问需要抽取容量n为多大的样本容量,才能使总体均值
的置信区间的长度不大于L?
的
[5]某公司下属三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单价为80元,甲企业有工人200人,乙企业有工人300人,丙企业工人数为350人,有关资料如下: 企业 甲 乙 丙 人均产量(件) 900 1200 1250 单位产品成本(元/件) 50 58 54 要求:(1)计算该公司的人均产量和单位产品成本。
(2)若各企业的人均产量都与丙企业相同,计算公司可增加多少产量和产值。 (3)若各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都达到甲企业的水平,计算公司可节约多少资金。
[6]设某厂10年的产量环比发展速度如下:第1、2年各为105%,第3、4、5年各为110%,第6、7、8年各为120%,第9、10年各为130%,求平均发展速度。 [7]某企业6月份奖金如下: 月奖金(元) 100~150 150~200 200~250 250~300 300~350 350~400 合计 职工人数(人) 6 10 12 35 15 8 86 要求:计算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并比较位置,说明月奖金的分布形态。 [8]某建筑工地水泥库存量资料如下:. 日 期 水泥库存量(吨) 1月1日 2月1日 3月1日 4月1日 6月1日 7月1日 8.14 7.83 7.25 8.28 10.12 9.76 10月 1日 9.82 11月 1日 10.04 次年 1月1日 9.56 要求:计算该工地第一、二季度、下半年及全年的平均水泥库存量。 答案部分,(卷面共有35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单选题(10小题,共10.0分) [1]A [2]C [3]C
[4]D [5]D [6]B [7]B [8]A [9]D [10]A
二、多选题(13小题,共26.0分) [1]ABCD [2]ABD [3]AB [4]ABCDE [5]DE [6]ABD [7]AC [8]ACD [9]ABC [10]ABC [11]BCDE [12]ACD [13]AB
三、填空题(3小题,共4.0分) [1]回归平方和、剩余平方和 [2]质量
[3]连续不断的登记
四、简答题(1小题,共6.0分)
[1]统计调查按照搜集资料的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专门调查和统计报表两种。
专门调查是指为了某些特定目的而专门进行的调查。一般有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四种。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五、计算分析题(8小题,共54.0分) [1]9262.8(元/人) [2]根据题意有,因而:
(1)星期一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只有1位或2位顾客到来的概率是:
(2)正好有5位顾客到来的概率是:
(3)超过8位顾客到来的概率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