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答题规范
非选择题是高考的必考题型,分值大、内容多、考查综合,侧重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与推理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近几年来,非选择题的答题的文字量加大,很能体现考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考生作答时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答题技巧和规范性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掌握答题规范才能超越自己,获得更高分数。 (一)细胞代谢类试题答题规范
例1 (2019陕西西安质检)将某高等植物放在密闭透明的容器内,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容器内CO2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AB段为暗处理,B点开始给予一定强度的光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细胞中能产生CO2的场所有 。与B点相比,C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填“增加”或“减少”)。C点时,该植物细胞中NADP+的移动方向是 。
(2)在BC段,装置内CO2浓度的增加速率逐渐减慢,其原因主要
是
。据图分析,若长期处于该光照强度下,该植物的幼苗 (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3)在C点时,向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发现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并没有发生变化,其原因是 。 我的答案
(1) 、 、
(2) 、
(3)
标准答案与答题规范
解析 (1)植物细胞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能产生CO2,该植物细胞中能产生CO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与B点相比,C点时CO2浓度较高,导致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CO2的固定增加,生成的C3化合物增多,所以此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增加;C点时,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体基质中暗反应产生的NADP+可用于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光反应合成NADPH,所以叶绿体中N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移动。(2)在BC段,由于光合作用产生的O2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使容器内O2浓度降低,导致植物细胞呼吸速率减慢,CO2的释放速率减慢,所以装置内CO2浓度的增加速率逐渐减慢;据题图分析,在BC段,装置内CO2浓度逐渐增加,说明此光照强度下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即净光合速率小于0。因此,若长期处于该光照强度下,该植物的幼苗不能正常生长。(3)在C点时,装置内CO2浓度已增加到最大值,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而不是CO2浓度,所以向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不会发生变化。
针对训练1 (2019山东德州二模)某科研小组为探究干旱对大针茅草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净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组别 相对气孔开度(%) 水分利用效率
(适宜光照下) (molCO·m·s) (molCO·m·s) A 对照 27.05 10.02 50 1.78 B 干旱 23.55 9.23 35 1.87
(1)与对照组相比,在干旱条件下,大针茅草的光合速率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原因
是 。
(2)实验结果表明,干旱时大针茅草通过提高 缓解干旱对它的伤害,增强抗旱能力;但是严重干旱时,细胞内水分亏缺会导致叶绿体超微结构被破坏,类囊体薄膜上的 减少,进而影响光反应。
-2
-1
-2
-1
2
2
(3)有研究表明,钙(CaCl2)与脱落酸(ABA)都能够提高大针茅草抗旱能力,并且混合使用效果更佳,请简要写出证明该观点的实验设计思路: 。 答案 (1)降低 相对气孔开度降低,CO2吸收量减少 (2)水分利用效率 色素和酶
(3)在干旱条件下分别用清水、CaCl2、ABA及CaCl2与ABA的混合物处理大针茅草,测量并比较净光合速率大小
解析 (1)根据表格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干旱处理,与A组(对照组)相比,B组(干旱处理)的净光合速率、相对气孔开度明显降低了,说明可能是因为相对气孔开度降低,CO2吸收量减少,进而影响了光合速率。(2)表格数据显示,干旱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升高了,说明干旱时大针茅草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缓解干旱对它的伤害,增强抗旱能力;但是严重干旱时,细胞内水分亏缺会导致叶绿体超微结构被破坏,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和酶减少,进而影响光反应。(3)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钙(CaCl2)与脱落酸(ABA)都能够提高大针茅草抗旱能力,并且混合使用效果更佳,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设计实验:在干旱条件下分别用清水、CaCl2、ABA及CaCl2与ABA的混合物处理大针茅草,测量并比较净光合速率大小。
(二)稳态调节类试题答题规范
例2 (2019山东菏泽一模)碳酸氢钠是一种易溶于水,可使溶液呈弱碱性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若给某小鼠静脉注射等渗的碳酸氢钠溶液,则由 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 ,判断依据是 。
(2)研究发现低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对水螅生长有抑制作用,高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可杀死所有水螅。
①腔肠动物水螅具有动物世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其对外界刺激存在趋利避害的本能,当池塘中的水溶液呈碱性时,水螅会迅速撤离,该行为 (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 。
②科学家为获得碳酸氢钠溶液对水生动物生活有影响的理论依据,利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对水螅进行毒性(抑制生长或致死)实验:
a.在正式实验前需要做预实验的原因是 ,通过预实验可确定 。
b.正式实验时,为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我的答案
(1) 、 、 (2)① 、
②a.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