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共4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40分) 1.(15分)默写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柳宗元《小石潭记》) (2)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3)回看射雕处, 。 (王维《观猎》) (4) ,虎啸猿啼。 (范仲淹《岳阳楼记》) (5)山水之乐, 。 (欧阳修《醉翁亭记》) 2.(4分)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首联“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B.诗的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C.诗的颈联,运用比喻抒发诗人身世之感,其中也包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D.诗的尾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要重新抖擞振作。
3.(9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醉翁亭记(节选)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第1页(共18页)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作品中与本文作者相同的一项是 A.小石潭记 B.卖炭翁 C.核舟记 D.卖油翁
(2)下列对画线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归而岩穴暝(云雾消散了,山谷变得昏暗了)
B.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秋风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出来) C.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来来往往不间断的场景,是滁州人出游)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宾客们懂得跟随太守游山的快乐,却不懂得太守以众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
(3)引文第②段写了滁人游山之乐和 之乐,全文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 4.(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邴原戒酒
邴原①旧能饮酒,自行②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③,至陈留④则师韩子助,颖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干。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因见贶⑤饯,可一饮宴。”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
【注释】①邴 (bǐng)原:三国时魏国人。②自行:此指出门游学。③苦身持力:凭体力支撑着疲乏的身体。④陈留:以及下文的“颖川”、“汝南”、“涿郡”都是古地名。⑤贶(kuàng):赐与,给。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第2页(共18页)
①单步负笈 .②今当远别 .
负 当
(2)对“因见贶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看见赐与酒席
B.因为看见你们赐予酒为我送别 C.因为你们赐我钱
D.乘着这次最后的见面跟大家吃一顿
(3)从文中看,邴原戒酒的原因是“ ”
(4)文章最后强调邴原喝酒能“终日不醉”的目的是 二、现代文(共2小题,满分40分) 5.(1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当心生活中的核辐射
①提起核辐射,你首先想到的是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或者核电站泄露……而这些不是离我们很远吗?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你真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②核辐射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说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在与它打交道。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咳嗽了,医生会给你开一张胸部透视单,看看是支气管还是肺部发炎了﹣﹣你不是就将胸膛袒露在X射线前了吗?如果是做CT检查,你“吃”进的X射线会更多。这些可都属于核辐射哦。
③不过你会说,那是生病了啊,如果身体健康总不会与核辐射“亲密接触”了吧,那也未必。如今大小城市都在大兴土木,新型楼盘不断问世,你如果买了一套新房,新房到手必先装修,而种种装修材料(如瓷砖、复合地板、大理石等)就含有程度不等的放射性物质,经过释放而飘浮于室内空气中,并随呼吸潜入肺部,播下致病的隐患。特别是通风不良时,可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
④即使你不买房子,可总得喝水呀,而水也并非“至清”之物,照样存在着遭受核污染的风险。就说矿泉水吧,其中不少水源在流经途中就受到过天然或人为的放射性污染。 ⑤再说煤炭,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研究分析表明,许多煤炭烟气中含有铀、钍、镭、钋等,可随空气和烘烤食物潜入人体。尽管含量很小,但长期集腋成裘式的积累,仍可对健康构成威胁。
⑥至于形形色色的饰品,如夜明珠、化石、奇石、骨艺品等,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
第3页(共18页)
爱,一些人甚至收藏成癖。可你知道吗?这些被视为宝贝的东西大多可以产生核辐射,有些产生的核辐射还很强,如用重晶石、莹石以及含磷物质等加工而成的夜明珠就是代表。另外,有些专家还检测到放射性偏高的鹅卵石。若摆放于室内,美则美矣,却将你的健康置于险境之中。前不久,某市环境监测机构为一市民作室内检测,发现室内放射性超过安全标准近一倍,可墙面、地板等装饰材料的放射性并未超标。查来查去,“真凶”最终浮出水面,原来是一块作装饰用的羊头骨艺术品。房屋主任大吃一惊:想不到艺术品背后隐藏着如此险恶的祸患。究其奥妙,可能是动物吃进了某些含铀、镭的东西,致使这些放射性物质沉积于骨骼所致。
⑦你喜欢旅游吗?特别是乘飞机观赏大好河山也是人生一大快事。然而,在高空,人们接受的宇宙射线剂量也会增加。
⑧由此可见,核辐射就在我们身边。而长期遭受辐射,会使人体产生诸多不适,严重的可造成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损伤。诸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眼底病变、生殖系统疾病、早衰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缠上你。
⑨ ,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就能将其危害削减到最低限度,而不至于影响健康。因为人体对辐射量有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只要不超过这个范围就是安全的。 ⑩建议你从生活的细处做起,堵塞核辐射的种种污染途径。例如,房屋装修追求环保;谨慎对待收藏品;住房地址要远离污染严重的地方;遭受放射性污染的水不要直接饮用;金银首饰不宜常戴,常戴的首饰最好先经过放射性物质测定;不要频繁去高原和极地旅游,尽量减少宇宙射线的辐射等。
(1)从文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核辐射”就在我们身边? (2)第⑥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3)请在第⑨段横线处填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衔接自然。 (4)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首段连用2个反问句,是为了激发读者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B.说明文的语言也可以生动形象,例如第③段中“如果身体健康总不会与核辐射‘亲密接触’了吧”等就体现了这一点。
C.第⑨段开头“由此可见,核辐射就在我们身边”一句,承上总结核辐射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主要是启下引出人们不要因此太惧怕、太胆怯。
D.第⑥段中“可能是动物吃进了某些含铀、镭的东西”的“可能”表示猜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4页(共1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