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8分(据说是二选一) 二、绘图7分(确定是二选一) 三、简答10分*4(七选四)
四、论述15分*3(四选三,第四题必答)
1. 地理教学论的八个基本组成要素
地理教学论研究对象的基本内涵 学 生:地理是学习的主体。
地理课程:地理课程是指地理课业及其进程。
地理教学目标 :地理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是地理教学活动开始前的设计和要求。
地理教师 :教师决定教学认识的方向、内容、途径等等,并且对它的结果和质量负责。 地理教学方法 :地理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
地理教学媒体: 地理教学媒体是储存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载体。 地理教学评价: 有教学就有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的价值判断。 地理教学环境: 地理教学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进行
要素 学生 教师 地理课程 地理教学目的 教学媒体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教学环境 作用 核心/根本 主导 实质性 基本 传递 较活跃 不可缺少 重要却易被忽视 2. 现代地理学显现五大特征 第一,现代地理学是“统一地理学”
当代,人类活动日益广泛,地球表层系统到处打上人类的烙印,自然与人文如
此深刻地交织融合而又对立制约,没有理由将两者分割开来 第二,现代地理是“全球地理学”
人类居住在同一个地球村,全球化是人类当代活动的特色,一个国家的环境污
染将波及全球,诸如人口爆炸,资源匮乏,战争与和平都是全球性的问题 。全球变化研究更需要全球视野与多学科合作。 第三,现代地理学是“圈层地理学”
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地球按圈层划分,我们已拥有发展相当成熟的
大气科学、水文科学、地质学、土壤学和生命科学等,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
统一的,现代地理学应把研究重点放在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智能圈的耦合与联动上。 克服 “拼盘式的综合” 或 “见物不见人的综 合”,是当前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致命弱点。 第四,现代地理学是“建设地理学”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研究目标,参
与决策和追踪研究,应是地理学家的社会责任。 第五,现代地理学是“高技术地理学”
空间对地观测和计算机应用为主的地理信息系统现代化的野外观测,室内实验
分析与模拟,以及数字化地球等,逐渐取代传统研究方法,地理学将成为实验科学(地理学现代化的保证)。
3. 地理教学过程的特点和本质
特点:
(1)以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教学宗旨 (2)以地图为教学的“第二语言” (3)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为教学先导
a)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b)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 c)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
本质:
地理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和实践活动相统一过程。
4.地理一般教学原则
?
民主合作原则
? 改变传统关键,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 师生共同努力,创建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 教师克服话语霸权,给学生以言说的权利。
?
系统有序原则
? 按照地理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教学 ? 按照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进行教学
?
知能结构优化原则
? 注重传授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原则,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 学生有效地内化知识,并自觉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
?
灵活施教原则
? 对学生深入细致的了解,因材施教
? 对各种方法做深入的研究,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要求。
? 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相统一的原则
? 改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 利用与创设相统一的原则 ? 综合利用各种环境因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 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
5.教学特色教学原则
体现地理教育多功能的原则 利用地理内容广泛性和生动性的原则 以人地空间关系为主线的原则 地理事实与原理并重的原则 以综合思维和比较思维为主的原则 坚持“启发式”和用图分析的原则 6.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途径
加强地理课程资源的统计与管理 建立地理课程资源的协调机制 广泛利用地理教学媒体资源 注重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与作用
强调初、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衔接与融合
7. 地理动机的影响因素和具体措施(自己发挥)(论述之一)
(1)影响因素
社会大背景 学校的课程策略 地理教材 地理学习结果
地理教师(英国一位地理教育家曾说:“学习动机来自于严格教师的仁爱。”)
(2)具体措施
从培养地理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地理学习动机
通过明确要求、给予任务、及时评价等途径,培养地理学校动机 在联系生活经验、加强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地理学习动机 持续不断地宣传地理学科的价值,巩固良好的地理学习动机状态。
8. 教学策略 合作自主 探究策略(地理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
9. 地理教师扮演的角色
(1)地理知识、原理、技巧的传授者
地理传授者这一角色的完成不仅有赖于地理专业的丰厚知识,还涉及传授的策略、方法、技能、技巧等。 (2)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今后,衡量地理教师专业化水平以及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志,也许不会仅仅看重于教得如何,
而是还要看他能不能胜任地理课程的开发,包括课程开发前的调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的确定,必要教材的编写等等。 (3)培养地理智能的辅导者 (4)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者
探究式教学模式: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解释推理—验证假设──总结提高。
(5)课堂秩序的管理者 (6)学生人格的示范者
除了以上几种“角色”以外,地理教师还实际上扮演了教具的制作者与保管员、收集地
理信息的资料员、课外活动的指导者、地理教学论与教育心理学的专家等等的“角色”。
10.教育观念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功能:重知识传授—>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结构: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课程内容:偏重书本—>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实施:死记硬背—>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课程评价:重甄别选拔—>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 课程管理:国家统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1.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完整、和谐、统一。
12.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初中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