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一年级教师 彭巍
教学课题: 动物儿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字理识字、自主识字、生字复现等方法,认识“蜻、蜓”等l2个生字;借助经验,写好“迷、造、运”3个字。
2.通过情境中摆一摆的方法,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发现儿歌的语言特点。 3.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重难点:学习运用形声字特点认识生字。 教学准备:
大自然情境图、小动物贴图、词卡、课件 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学情研判
1.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动物。 2.
5. 再读儿歌,你们知道儿歌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呢?用“______”划出来。 二、依据字理,主动识字
1.课件出示动物名称,你们有什么发现?(虫子旁显红) 2.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预设1:未发现形声字,课件出示“蜻”,加上虫子旁读,隐去虫子旁再读。 预设2:发现形声字,追问,你怎么知道是形声字呢?
小结:像这样右边表示读音,虫子旁表示意思,这样的字就叫形声字。抓住形声字的特点,能够帮我们明白字的意思,读准字的读音,认识更多的字。
3.出示“粮““迷”“食”“藏”“造”“网” (1)哪些字你也能用形声字的特点记住它? 预设:粮、迷
4.剩下的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 预设:造——组词;网——字理识字
三、情境复现,趣味朗读。
1.小动物们,我们都认识了,它们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呢?请孩子们再读课文。
2.摆一摆:在情境图中,根据课文内容,把小动物摆在相应的位置。 预设:摆错,联系课文随机指正。 预设:摆对,显红文中所有地点词。
小结:小动物们在各自的小天地玩得可开心了。 3.多种形式练读
(1)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那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 (2)同桌合作读 (3)男女生配合读 (4)做动作读
四、联系经验,学习写字。 1.复习词语
2.引导观察:出示“迷、运、造”,
走之是我们学过的部首,那写好这三个字有什么建议? 3.教师范写:先里后外,右高左低,先扬后平 3.学生练写 4.展示评价 5.再写一个
作业设计:走进动物儿歌,读林良《小动物儿歌》 板书设计:
蜻蜓 捉迷藏 蝴蝶 展翅飞 蚯蚓 结网忙 蚂蚁 造宫殿 蝌蚪 运食粮 蜘蛛 游得欢
5 动物儿歌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教学设计按照四个板块来上,板块清晰。上课开始,大自然情景图应该找一些漂亮的出示几张,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今天在课堂上,学生对生字的读音错误率极高,超乎我预设,正音时间花费多。在第一板块用横线画出动物时,可以把动物名称词卡依次贴在情境图的空白处。识记“造”应该给学生自己说,教师不要急着让他们组词,他们的词语积累少之又少,其实学生已经发现“造”是形声字,教师的这个举动有点多次一举了。在第三版块,把小动物贴图贴到相应的位置后,顺道把表示地方的词卡贴到动物后面,再追问:这些小动物在这些地方干什么?指名上台把干什么的词卡贴到对应的句子里,贴正确后就是课文内容,最后指名美美地读一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配合读,做动作读。写字这一板块,让他们写好一个自己对照标准再写一个,接着展评后,不满意的再在学习单上练练,觉得可以了就做下一题看拼音写生字,马上加以运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