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安徽引进内资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8:01: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安徽省引进内资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安徽省近年来引进内资的现状,引资规模连续快速增长,居中西部第一位,但引资增速已被一些中西部省份超越,来皖内资主要投向二三产业,引资区域以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为主;其次分析了安徽省引进内资的影响因素,和其他省份相比,安徽在地理区位、累计引资和市场化程度等因素上优势明显,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和人力资本等因素没有优势,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则处于劣势;最后提出了安徽省引进内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安徽;内资;影响因素

Study on Status Quo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roduction of domestic investment in

Anhui Province

12

Lin Yue,Wu Yong

(1.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Wu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u

241006;2.School of Managemen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tatus quo of other provinces’ investments in Anhui

province, with continuous rapid growth, the investment scale is ranked first in central and west China, however, the growth rate is less than some others. The domestic investments are mostly distributed in the second & third industry, and most investments are from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other eastern coastal areas. Then, it analys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Anhui province to get the other provinces’ investments, compare with other province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while Anhui province has obvious advantage of geographic location, accumulative investment and commercialize degree, it doesn’t show any advantage of the labor cost, market size, and human capital, moreover, it has disadvantage of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astly, it gives some advice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domestic investment in Anhui province. Keywords: Anhui; domestic investment influencing factors

0 引言

安徽省作为一个基础相对薄弱的中部内陆省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不断增长,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151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在全国居第10位,在中部六省中居第一位。安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力是省外境内资金的引进,以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主导,2010年全省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6863.7亿元,在中西部地区继续保持第一位。省外境内资金的引入大大加快了资本的形成,2010年安徽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7.9%。域外境内资金也被称为内资,最近几年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均认识到内资对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纷纷加大了引进内资的力度,以藉此快速大规模地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安徽引进内资工作已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1、安徽省引进内资的现状

(1)安徽省引进内资总体水平

进入21世纪,引进内资开始在安徽省引起广泛重视,由图1可知,安徽实际利用内资连续多年快速增长,由2002年不足200亿到2010年接近7000亿,仅八年时间安徽省引进内资金额就增长了38.6倍,年均增长57.88%,且增速较平稳,年增长率均稳定在40%以上。根据表1,2010年和中部地区引进内资金额第二位的河南省相比可知,安徽引进内资工作在中部地区占绝对优势,和西部引进内资最多的四川省相比,安徽省也有较明显的优势。而同样有国家级产业承接示范区的重庆和广西,虽然在引资总额和安徽还有较大差距,但引资增速已超过安徽,特别是重庆,人均引资水平和安徽差距已经很小。

亿人民币 安徽内资增速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0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图1:安徽省历年引进内资情况 资料来源:安徽省利用省外资金项目信息系统 表1:2010年安徽等五省市区引进内资比较

省份 安徽 河南 四川 重庆 广西 2010年引进内资 总额 6863.7 2743.4 5336.35 2638.3 3491 增速 47.9% 24.6% 31.3% 79.7% 49.8% 100?`@ %0 092010 人均 10002.48 2752.48 5930.48 9146.1 6855.85 资料来源:五省市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内资的产业分布

根据表2,2006-2010年省实际利用内资金主要分布二、三产业,在整个十一五期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为57.3%和41.9%,而第一产业仅为2.2%。从年份数据上看,2009年第一产业的引资比重在五年中最高,也仅占2.6,引资金额最多2010年,也仅引进内资131.4亿元,可见安徽第一产业的引资水平一直很低,安徽要把农业大省建设成农业强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大第一产业引进省外资金的力度。第二产业的比重最高,一直稳居55%以上,其中加工制造业是第二产业的主力军,其占整个引进内资的比重一直45%以上,可见,内资对安徽加快工业化进程十分重要。第三产业从2007年开始引资比重逐渐上升,2010年达41.9%,其中,房地产一直是第三产业中引进最多的行业,每年的引进内资额占整个第三产业的一半以上。

表2:安徽省引进的内资在三大产业间的分布情况

第一产业 资金 15.3 33.3 58.6 102 131.4 340.6

比重 1.7 2.1 2.2 2.6 2.1 2.2

第二产业 资金 521.1 960.6 1566.9 2195.8 3453.4 8697.8

比重 58.8 60.2 59.3 56.6 56.0 57.3

加工制造业 资金 —— 753.6 1274.4 1819.5 2917.6 ——

比重 —— 59.6 48.2 46.9 47.3 ——

第三产业 资金 350.4 600.5 1016.2 1580.5 2584.1 6131.7

比重 39.5 37.7 38.5 40.8 41.9 40.4

房地产业 资金 —— 380.6 575.5 825.2 1337.4 ——

比重 —— 30.1 21.8 21.3 21.7 ——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合计

资料来源:安徽省利用省外资金项目信息系统 (3)引资的区域分析

根据表3,安徽省千万元以上的项目主要来自沿海地区,投资安徽排在前七位的省份都位于沿海地区,合计占安徽引资总额的80%以上。其中长三角区域是安徽引进内资的重中之重区域,三省市在皖投资一直占全省五成以上,安徽省和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的区位优势得以发挥,浙江省在皖投资一直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以上,稳居第一位。北京和广东的到位资金增长迅速,2010年北京的到位资金额已逼近位居第三位的上海,而广东2010年的到位资金比2008年增长了近两倍,排名也由第七位上升到第五位。 表3:2008-2010年七省市在皖1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资金和比重 2008 2009 2010 资金 比重 资金 比重 资金 比重 浙江 719.8 27.2 1152.9 29.7 1696.6 27.5 江苏 361.1 13.7 686.1 17.7 1107.6 18 上海 391.0 14.8 539.2 13.9 777 12.6 北京 251.3 9.5 364.4 9.4 714.2 11.6 福建 130.0 4.9 196.7 5.1 309.1 5.0 广东 129.4 4.9 291.1 7.5 470.3 7.6 山东 166.9 6.3 82.5 2.1 138.5 2.2 合计 2149.5 81.4 3212.9 85.4 5213.3 84.5 资料来源:安徽省利用省外资金项目信息系统

2、影响引进内资的因素分析

中西部地区引入内资的影响因素问题实质上是内资企业在中西部的区位选择问题,传统区位理论起源自冯·屠能(Von Thuene)的“农业区位论”, 屠能设想了一个以孤立的城市为中心的孤立国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农业的区位分布依据由运输费用决定的位置地租(1826)。以阿尔弗雷德·韦伯(Weber A)(1909)为代表的古典工业区位理论,把成本最小化作为区位选择的标准,在韦伯的基础上,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1933)和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1940)把工业区位和市场范围结合起来,提出中心地理论,分析了制造和市场营销等中心的定位和作用。在屠能、韦伯、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1933)和奥古斯特·廖什的研究基础上,艾萨德(1954)试图建立一般空间区位理论,详细讨论了运输量、运费率和劳动力对企业布局的影响。(Ohlin,1933)将贸易理论和价格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产业布局的一般区位理论,他的观点基本和韦伯一致,另外,他强调了要素禀赋、工业区位和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用一般均衡方法研究了资本和劳动力不能流动情况下的区位选择问题,他认为利息率和工资水平也是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传统区位理论认为运费、市场和要素禀赋等外生因素是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Krugman(1991)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NEG),认识到收益递增和市场的非完全竞争结构在经济理论中的重要作用,突破了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本假定,更加关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并存的现实世界中的区位选择问题,NEG在D-S框架下研究了企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均衡问题。Krugman等人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展开了对集聚经济因素的系统分析,新经济地理学派通过建立一系列的一般均衡模型证明产业集聚所带来的货币外部性(即市场规模效应)也是决定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从而集聚效应被持续放大。NEG同样指出区域之间的运输成本是决定区域产业转移的关键变量,不过NEG中的运输成本是广义的,包括狭义的运输成本、交易成本、制度成本等决定产业转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成本的总和,即冰山成本。

目前,国内有关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大多是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分析,主要观点有:沈坤荣等(2002)研究认为,人力资本存量、市场容量、劳动力成本、市场化水平

【】

是影响FDI区域性选择和投资规模的重要因素1;潘镇(2005)实证研究结果是经济规模大、城市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成本低廉、市场发育完善、政策优惠、外资集聚

程度高的地区是外商直接投资偏爱的地区;黄肖琦和柴敏(2006)认为新经济地理学所揭示的贸易成本、技术外溢、市场规模以及历史投资规模是外商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王桂新,杜淑芬(2009)研究在华日资企业时发现潜在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水平和集聚效应等因素基本决定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趋势,特别是其中的基础设施水平和集聚效应对日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作用;冼国明、杨长志(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市场规模、FDI存量和优惠政策对FDI流入具有正面影响,而劳动力成本对其则具有负面影响;李汉君(2010)认为区位优势是区位优势是东部沿海外商直接投资高于中西部的重要原因;金少胜,德永澄宪(2010)实证研究在华日资食品企业的区位选择时发现本地市场规模和本地原材料总量对企业投资进入具有正的效果;余珮,孙永平(2011)对2007年财富500强中上千家美欧公司在华个体区位选择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集聚效应是区位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囿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当前缺少专门针对内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但对外资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可给我们研究内资企业的同类问题提供借鉴。

根据上述区位选择理论并借鉴对外商企业区位选择问题的研究,我们认为劳动力成本、人均GDP、累计引进内资、市场规模、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基础设施水平、地理区位等因素对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资都有正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巩固安徽省的引进内资工作,就必须研究影响内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从地理位置上看,安徽省在中国居中近东,和最大的内资输出地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同属于泛长三角,从地理区位上是长三角内资输出的第一站,相对其他省份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其他因素见表4。

表4:影响引进内资的因素分析 劳动力成本(元) 人均GDP(元) 2006-2010累计引进内资(亿元) 市场规模(亿元) 所有制结构(%) 地方政府规模(%) 人力资本(人/万人) 交通运输线路综合密度(km/km2) 通讯发展水平(人/万人) 安徽 33341 20749 18156.3 4197.7 73.2 21.6 124 1.13 2337 河南 29819 24552 9320.2 8004.2 77.3 27.5 109 1.51 2570 四川 32567 21362 15467.4 6810.1 60.9 22.9 133 0.58 2484 重庆 34727 27475 5677.4 2938.6 62.9 26.7 123 1.49 3432 广西 30673 20759 8991.9 3312.0 67.3 24.7 159 0.46 2659 资料来源:根据各省市区2011年统计年鉴整理。 有关变量计算说明:劳动力成本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表示;市场规模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所有制结构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表示;地方政府规模用政府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表示;人力资本用每万从业人员公有制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人数表示;交通运输线路综合密度=(铁路营业里程十公路里程+内河航道里程)/国土总面积;通讯发展水平用每万人上网人数来表示。

表4显示了引进内资的影响因素状况。劳动力成本是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成分之一,特别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重要,安徽劳动力成本要远高于河南和广西,略低于重庆,可见安徽的劳动力成本因素在引进内资上没有优势。人均GDP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越搞经济发展水平也就越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则该地区不仅的购买力强,而且在提供相关投入品和服务的能力上也会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会吸引更多的外地企业进入,安徽的人均GDP在上表5省中排名最低,而且和重庆、河南相比差距明显,因此,从人均GDP

搜索更多关于: 安徽引进内资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的文档
安徽引进内资的现状与影响因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6fw6525tk5s23q4aji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