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出师表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3 0:57: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文段一)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②引喻失义 义:适宜,恰当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拔:选拔 ④悉以咨之 悉:全部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权语。(4分)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②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3 第一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广开言路 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以塞忠谏之路。(2 分)

4”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请把它归纳出来。(2分) 1。求贤若渴,亲自找诸葛亮。(委自枉屈那里) 2.临危受命 3.白帝城托孤

5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议?并选一条建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3分)

三条建议:开张圣听、赏罚公平、亲贤远佞

广开言路、赏罚公平意义:争取民心、吸引人才、安定政治,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目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已加入WTO,更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严明赏罚),领导干部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广开言路),激励先进,惩治腐败,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亲贤远佞的借鉴意义:无论是国家干部的选拔,还是公司人员的任用,只有知人善任,任人为贤,才能使国家强盛,公司持续发展。“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

(二)

1这段文字选自的《出师表》,表是_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__(1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由是感激(感动奋发) 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深入不毛(长草) 3翻译(4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____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_: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 职责本分_____

4第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___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__。(2分)

5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三顾茅庐____,临危委重任和__临崩寄大事_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6作者强调自己本来的志向的作用是什么?(2分)

突出先帝\三顾茅庐\的恩德,为了报答知遇之恩 (三)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 .夙夜忧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2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B)(2分) A .恐/托付不效 B .深追先帝/遗诏 C .臣/不胜受恩感激 D .进尽/ 忠言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我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 而获得显贵。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以 告先帝在天之灵。 4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分) 5结合选文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 分) 。

谨慎、才智过人、忠心

6选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四)

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时 ②后值倾覆 值:遇上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2分)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这都是为了追念先帝给他们的优待,想要报答给陛下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皇宫的侍卫和朝廷的官吏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

中而异

3前文段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2

分)

4“使内外异法”中,”内”指朝廷中,”外”指百姓;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

宫中和府中。 (4分)

5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 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 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 D.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

6思考全文回答: 篇末的“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固然集中地体现了诸葛亮最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但这“涕零”中还包含着诸葛亮哪些未言亦不可言的话?(3分)

答:也隐含着他对国内政局的担忧,对刘禅能否采纳建议,修明内政的担忧, 透露出他复杂矛盾的心情。 刘禅十七岁继位,诸葛亮此次出师时他也只有二十岁。刘禅黯弱昏庸,亲信 宦官,远避贤能,胸无大志,苟且偷安,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对后 主确实是无法完全放心的。然而刘禅毕竟是主,诸葛亮是臣,尽管他有很多的 不放心,却不能完全明白地表述出来,他只能一再表明其忠心,以先帝托孤、 先帝遗志为理由,劝勉后主广开言路,亲贤远佞,以安定大局。说的过多,语 气过于教导,难免有教育后主、倚老卖老之嫌,所以他言而未尽。

(五)

1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B) (2分)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 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 D.咨诹善道——道听途说 2翻译句子。(4分)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文: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先帝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 职责本分 3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2) 答: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4请用 6 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报先帝忠陛下

5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 空城计; 火烧赤壁、六出祁山 。(2分) 6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请选择你理解最深的一条,结合《出师表》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体会。(3分)

广开言路;严明法纪,赏罚分明,内外一致亲贤远佞。 选择从能广泛听取意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则改之,无侧加冕角度;选择从各党派,团体到个人应有一个统一平等的标准,不应有特权角度;选择从人际交往中,选择君子,远离小人角度

(六)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躬:亲自 损:除去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1)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三次到草庐之中来拜访我,拿当今天下的大事来询问我

(3)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陛下也应该自己考虑,来询问治国的道理,明察,采纳合理的意见

3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 C.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出师北伐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分)

5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3 分) 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就材料中的观点发表你的看法,字数100左右。(4分) 材料①:西安历史学教授胡觉照上书教育部教材司,认为诸葛亮的《出师表》应从中学语文课本中撤出。65岁的历史学教授胡觉照认为,《出师表》作为范文被选入初中课本,对于没有完全辨别能力的初中生来讲,容易形成“愚忠”思想。 材料②:武汉武珞路中学高级语文教师郭倩华表示,《出师表》决不能从课本中撤出。他说,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字词句意,更要讲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所处环境。语文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教育,《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感恩之心,是值得学生学习的,不失为一篇很好的感恩教材。

(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分)

攘除: 以彰其咎: 允等之慢: 雅言: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 分)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以 告先帝在天之灵。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深切的追念先帝遗留下来的诰命,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现在要出征远行了,面对这样的奏章,我流下了眼泪,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搜索更多关于: 出师表答案 的文档
出师表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6hia50ted1lh1d7s71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