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OQ, ∴∠B=∠OQB=65°, ∴∠BOQ=50°, ∵∠AOB=90°, ∴∠AOQ=40°, ∵OQ=OA,
∴∠OQA=∠OAQ=70°, ∵EQ是切线, ∴∠OQE=90°,
∴∠AQE=90°=20°﹣7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圆中集合问题的综合运等. 22. (1)560;(2)54;(3)补图见解析;(4)18000人 【解析】 【详解】
40%=560(人); (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为224÷
84560=54o(2)“主动质疑”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 (3)“讲解题目”的人数是:560?84?168?224=84(人).
(4)60000×168=18000(人), 560答:在课堂中能“独立思考”的学生约有18000人. 23.AC= 6.0km,AB= 1.7km;
【解析】 【分析】
在Rt△AOC, 由∠的正切值和OC的长求出OA, 在Rt△BOC, 由∠BCO的大小和OC的长求出OA,而AB=OB-0A,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由题意可得:∠AOC=90°,OC=5km. 在Rt△AOC中, ∵AC=∴AC=∵tan34°=
, ≈6.0km, ,
∴OA=OC?tan34°=5×0.67=3.35km, 在Rt△BOC中,∠BCO=45°, ∴OB=OC=5km,
∴AB=5﹣3.35=1.65≈1.7km.
答:AC的长为6.0km,AB的长为1.7km.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知识。 24.2. 【解析】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证△ABD是直角三角形,得AD⊥BC,可证AD垂直平分BC,所以AB=AC. 【详解】
解:∵AD是△ABC的中线,且BC=10, ∴BD=
1BC=1. 2∵12+122=22,即BD2+AD2=AB2, ∴△ABD是直角三角形,则AD⊥BC, 又∵CD=BD, ∴AC=AB=2. 【点睛】
本题考核知识点: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垂直平分线.解题关键点:熟记相关性质,证线段相等. 25.(1)不可能事件;(2)【解析】
.
【详解】
试题分析:(1)根据随机事件的概念即可得“小李同学在该天早餐得到两个油饼”是不可能事件;(2)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再由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1)小李同学在该天早餐得到两个油饼”是不可能事件; (2)树状图法
即小张同学得到猪肉包和油饼的概率为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26.(1)【解析】
,
21?. 126;(2)8;(3)或.
试题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B、C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联立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反比例的函数解析式可得交点D的坐标,从而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 (3)根据函数的图象和交点坐标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解:(1)∵OB=4,OE=2,∴BE=2+4=1. ∵CE⊥x轴于点E,tan∠ABO=C(4,0)、点C的坐标为(﹣2,3).
∵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x,y轴交于B,A两点,∴
,解得:
.
=,∴OA=2,CE=3,∴点A的坐标为(0,2)、点B的坐标为
故直线AB的解析式为.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C,∴3=,∴k=﹣1,∴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联立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AB的解析式可得:,可得交点D的坐标为(1,﹣
1),则△BOD的面积=4×1÷2=2,△BOC的面积=4×3÷2=1,故△OCD的面积为2+1=8; (3)由图象得,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x的取值范围:x<﹣2或0<x<1.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把两个函数关系式联立成方程组求解,若方程组有解则两者有交点,方程组无解,则两者无交点. 27.
a?1,1 a?1【解析】 【分析】
?a2?2a?1??a2?1?(a?1)2a??先通分得到?,再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得到,???aaa(a?1)(a?1)????化简后代入a=3,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a2?2a?1??a2?1?(a?1)2aa?1??原式=?==, ???aaa(a?1)(a?1)a?1????当a=3时(a≠﹣1,0),原式=1. 【点睛】
本题考查代数式的化简、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代数式的化简、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