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有奉献弥撒圣祭之权;五、为祝圣执事还交付福音经书,象征他接受了宣讲福音的使命。除这些典礼外,还有 其它附带礼仪,如推荐领圣秩者,主教向领圣秩者问话、诵念“诸圣祷文”等。
三、圣事礼仪 16、婚姻(婚配)圣事的仪式怎样
婚姻(婚配)圣事即天主教为男女青年二人举行结婚礼。教会认为,婚姻为天主所建立,因 为天主最初造人时,造了一男一女,把他们结为夫妻,赋予他们夫妻间的爱情和夫妻间的密切共融生活.为使他们终身和睦,互助互爱,妥当生养教育子女。倘若夫 妻二人是教友,耶稣还把他们的婚姻提升到圣事的地位,获得天主的特别恩宠,助佑他们善尽夫妻的责任。婚姻圣事的效果,不只在灵魂方面增加宠爱,赋予本圣事 的恩佑,而且在地位方面,使结婚的男女成为正式的永久的夫妻。使她们的夫妻关系更神圣、更牢固。婚姻圣事的要素是双方表示同意。结婚的男女二人是婚姻圣事 的领受者,同时也是施行者,即丈夫给妻子、妻子给丈夫彼此施行圣事。至于神父只在婚姻中证婚并代表教会祝福新婚夫妇。
婚姻圣事的仪式通常在弥撒中读福音后举行,但也可在弥撒外举行,其最重要的是征求结婚男女双方的自由同意。介绍如下:
一、征询礼
司铎:某某先生,某某小姐,今天你们到圣堂里来,在教会和双方家长、亲友、以及全体来宾面前,就要结为夫妇。你们知道婚姻是基督建立的圣事.夫妇 的爱情是如何神圣,婚姻的责任又何等重大;也知道这既是天作之合,就必须白首偕老。因此,我以教会的名义,请你们郑重表明自己的意思。
司铎:某某先生,你是自愿来此结婚的吗?
新郎:是。
司铎:某某小姐,你是自愿来此结婚的吗?
新娘:是
司铎:你们既然选择了婚姻生活,也愿意一生互爱互敬吗?
新郎、新娘:愿意。
司铎:你们是否愿意接受天主赏赐的子女,并按照基督的福音和教会的训导养育他们吗?
新郎、新娘:愿意。
二、同意礼
司铎:你们二位既然愿意结为夫妇,就请你们握手,并且在天主及教会面前,表明你们的同意。
男女二人握手。
司铎:某某先生,你愿意接受某某小姐做你的妻子,并许下在任何环境下,一生敬爱她吗?
新郎:愿意。
司铎:某某小姐,你愿意接受某某先生做你的丈夫,并许下在任何环境中,一生敬爱他吗?
新娘:愿意。
司铎:这是天作之合,愿慈爱的天主,降福你们,白首偕老。
司铎向新郎、新娘洒圣水。
新郎、新娘:阿们。
三、交换信物
司铎:愿天主降福(划十字)这对戒指,请你们互相交换,作为亲爱忠贞的信物。
新郎、新娘:阿们。
新郎、新娘互为对方戴上戒指,并分别说:我给你戴上这戒指,表示我对你的忠贞与爱情。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
弥撒礼成时,司铎隆重祝福新郎、新娘。 四、周年礼仪 1、什么是礼仪年
如同社会公历中有不同的岁时节令:春夏秋冬、元旦、春节、清明??以及国家和民族大事 的纪念日,圣教会的信仰生活,也随着时间的进展,在一年中有不同的礼仪时期、庆节,以及不同的礼仪日等。教会称这一年的循环为礼仪年度,简称“礼仪年”。 天主教的礼仪年从将临期第一主日开始,分为将临期、圣诞期、四旬期、复活期及常年期,并以常年期第三十四周作为结束。在不同的时期中,除主日外,又插入了 一些庆节或纪念日。由此种种成份而形成教会的所谓“礼仪日历”。
礼仪年并非自教会开始就立定的,而是在它悠久的历史中渐渐形成的。教会在宗徒时代便开始举行复活节和圣神降临节,到了第三世纪末叶,几乎普遍地庆 祝耶稣圣诞节,后来通行的拉丁罗马礼的周年礼仪是在第六世纪末期编定的,而“礼仪年”这名称也是在近代才被采用、固定下来的。
礼仪年的目的是纪念基督的救世奥迹。正如《礼仪宪章》所说:“慈母教会自信有责任在每年的过程中,规定一些日子,以神圣的纪念,庆祝其天上净配的 救世大业。在每周称为主日的那一天,纪念主的复活;并且每年一次,在极隆重的逾越庆典中,纪念主的复活,以及他的荣福苦难。教会在一年的周期内揭示基督的 全部奥迹,从降孕、诞生,直到升天、五旬节(圣神降临),以及等候着光荣的希望,和主的再来。”(礼仪宪章102) 四、周年礼仪 2、礼仪年的结构怎样组成
圣教会的礼仪年有两个主要系统,一是圣诞系统,以圣诞节为中心;一是复活系统,以复活节为中心。在礼仪年的时期上,先是圣诞系统;可是在历史及关系方面,复活系统更为重要。此两系统以外的时期为常年期。其结构如下:
一、圣诞系统
——将临期:圣诞节的准备期,开始于将临期第一主日,结束于圣诞节前夕。
——圣诞期:开始于圣诞节,结束于主显节后主日(主受洗节)。
二、常年期(圣诞期与四旬期之间)
开始于常年期第一周星期一,结束于圣灰礼仪日前星期
三、复活系统
——四旬期:复活节的准备期,开始于圣灰礼仪星期三,结束于圣周六。
——复活期:开始于圣周六晚(复活前夕),结束于五旬节(圣神降临)。
四、常年期(圣神降临与基督君王节之间)
开始于圣神降临主日后星期一,结束于基督君王节后星期六。 四、周年礼仪 3、何谓主日 主日即“主的日子”,是圣教会对一周七天之中第一天的固有称呼。根据《圣经·新约》记载,基督的复活、复活后的显现及派遣圣神等事迹均发生在“一周的第一天”。初期教会尊称基督为主,因而称“一周的第一天”为“主的日子”,以表明这一日与基督的特殊关系。
“一周的第一日”是按照犹太人的计算法。这第一日首先在圣经《默示录》中出现了“主日”(默l:10)之称,此名在希腊语各教会传开,后译成了拉丁文,被普遍采用,成了现今“主日”一词的来源。
四、周年礼仪 4、怎样过主日
关于过主日,梵二大公会议《礼仪宪章》这样说:“在这一天,基督信徒都应该聚会,听取 天主的圣言,参与感恩祭,纪念主耶稣的受难、复活与光荣升天,感谢天主,因为他曾‘藉耶稣基督从死者中的复活重生了’(伯前l:3)他们。所以,主日是最 原始的庆节.应该提倡并强调,使信友虔诚注意,应使此日成为欢乐休假的日子。其他庆祝活动,如非确属极其重要者,不得超越主日,因为主日乃是整个礼仪年度 的基础与核心。”(礼仪宪章106)
根据教会的传统和梵二大公会议精神,教友聚会举行感恩祭是主日的固有特点。古代教会与现代教会将主日参与弥撒视为教友当尽的本分。参与主日弥撒是 每个教友的义务。教友应参加完整的弥撒;教会也鼓励教友在弥撒中领圣体。自从礼仪改革以来,教会希望在没有神父时,教友能举行圣道礼(圣经诵读),并且如 可能,也许可领圣体。这种礼仪通常由教友主持;主持此礼的教友须经过一番训练,并有主教的委任。
除聚会举行感恩祭外,主日还是教友欢乐休假的日子。平日里,许多人因工作或上学等往往不能相见;在主日,堂区教友欢聚一堂,祈祷、参加弥撒、听道 理、唱圣歌,分享信仰经验,欢乐无比。同样,在家庭,父母、兄弟、姊妹相聚,交流思想,联络感情。依照教会的规定,主日应停工休息,主要目的在于发展人 格,表现出人是自由的,不是机械,不能做工作的奴隶。主日的自由时间较多,教友们可做许多仁爱善工,如探望患病者、安慰孤苦者等。
四、周年礼仪 5、每周各日的敬礼怎样
圣教会称一周的第一天为“主日”,其余六天则称为“平日”。每周若无规定的瞻礼,可按 礼仪时期奉行某种敬礼的弥撒。教友们按传统习惯,把每周各日分别指定为某种敬礼。中国教会通行的,便是主日钦崇天主圣三,星期一拯救亡者炼灵。星期二感谢 护守天神,星期三恭敬大圣若瑟,星期四虔敬耶稣圣体,星期五敬礼耶稣圣心,星期六恭敬圣母玛利亚。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后,教宗保禄六世于1970年颁布的新订弥撒经书中,共有十六种特别敬礼弥撒,其中包括以上所列举的敬礼。但新订弥撒经书并 未将这些弥撒规定在某一固定的“平日”举行。因此,举行弥撒的神父有其选择的自由,而选择的标准和出发点常常是根据牧灵的需要。
教友们除须参加主日弥撒外,没有参加平日礼仪的义务。但常有不少教友每天去教堂参加礼仪——弥撒或其它敬礼,也有些教友特别在星期五或星期六参加礼仪,以敬礼耶稣圣心或圣母玛利亚。
四、周年礼仪 6、瞻礼是什么
在天主教的礼仪年中,尤其是在中国教会的述语中,瞻礼的意义很广泛:全年中一切举行弥 撒祭献的日子都可以称做瞻礼。耶稣和圣母的几个大庆日是瞻礼,每个主日是瞻礼,无须停工与祭的耶稣、圣母及圣人圣女的节日、庆日和纪念日.也都称做瞻礼。 每周的第一日是主日瞻礼,周内六日,也都举行弥撒,所以教会把它们分别称做“瞻礼二、瞻礼三??瞻礼七”。
不过,狭义的瞻礼实指礼仪年中耶稣、圣母及诸圣的庆节。这些庆节有的以某一重要事件作为庆祝的对象,如耶稣圣诞、耶稣复活、圣神降临、主受洗、主显节等;有的以信仰的某些真理,或以耶稣、圣母及圣人的各种名号作为敬礼的对
象,如圣三节、耶稣圣心、基督君王、圣家、及圣母玛利亚和圣人的庆节。过去,教会对于庆节的分类十分复杂,梵二大公会议予以彻底简化,各庆节就其重要性分为节日、庆日及纪念日,后者又分为必行纪念日和自由纪念日。 四、周年礼仪 7、瞻礼单是什么
圣教会的许多瞻礼,尤其是诸圣纪念的瞻礼,是固定在某日举行的。可是耶稣复活的日期, 随着春分和阴历月份的望日(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即阴历每月十五)而移动;因此整个复活系统的瞻礼都随之年年移动。又因每一周为七日,与全年的三百 六十五日不能吻合,所以每年的复活主日在某月某日需要预先推算而确定下来。同时,每个教区因着本国本地区的特殊的瞻礼,往往编制本地教会的年历,使教友们 容易知道本年度的周年礼仪。这样的天主教年历,我国教会惯常称之为“瞻礼单”。 四、周年礼仪 8、什么是将临期
“将临”即将要来临,指耶稣的降临人间。新订《礼仪年及日历准则》第39号上说:“将临期有双重特点:它是圣诞节的准备期,纪念天主子第一次来到人间;它同时也是藉此纪念而令人想到基督末世再度来临的一个时期。因此,它是一个喜悦和热忱期待的时期。”
将临期传统的长度为四周,自将临期第一主日开始,到圣诞节前夕结束,共有四个主日。本期分为两个阶段:自第一主日开始至12月16日为第一阶段, 其礼仪强调将临期的末世特点,促使信友们期望基督的第二次来临;自12月17日至24日为第二阶段,每日弥撒及日课专用经文直接地准备信友们庆祝圣诞节。 弥撒经文中新编的二式“颂谢词”各表达了此两阶段的特色。将临期的祭服取用紫色,弥撒中不唱“荣福颂”。以前,祭台上不供彩花,礼仪中不奏音乐;现在稍有 改变。新订《主教行礼规则》第236号称:“将临期中风琴或其它乐器均可用,祭台上亦可用花装饰,要符合本时期的特点,但应避免超过圣诞节圆满的喜乐。” 礼仪日历关于弥撒中用乐器仍加以限制:为支持歌唱时才可用,独奏则禁止。这说明,将临期虽是一个充满喜乐的期待期,但在圣诞节来临前,仍不能完全表达出 来,应有所节制。
四、周年礼仪 9、什么是圣诞期
圣诞期以庆祝耶稣降生成人的事迹为中心。本期从圣诞节开始,到主显节后主日(主受洗节)结束,约两周时间,为期较短。
圣诞期以圣诞节为高峰。圣诞节享有八日庆期。在圣诞节后三天连续庆祝的“圣斯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