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巡视、指导。
点名汇报。(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8个)
根据所摆教具学具列出算式。板书:14-6=8 让学生说出14、6、8表示的意思。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10,把一些信息填上。
3、学生试完成的“蓝色降落伞比红色降落伞少几个?”,教师评价学生。 4、这节课通过学习“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知道用减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完成试一试第1、2题,点名回答,学生评价。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学生A:对于多少的题目我会做了。
学生B:我学会了“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 学生C: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 学生D:两数相差用减法计算。 【教学后记】
跳伞表演(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农场鸡生蛋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意义,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培养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农场鸡生蛋情境
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昨天生了11个蛋,今天生了5个蛋。
2.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1
5、教师小结
通过观察,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了这数学问题,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二、活动二:结合实际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12页第3、4题。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情境图列出减法算式. 2、出示图片“送信”
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完成,对完成较好的小组奖励。 3、完成课本第7题。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后记】
美丽的田园
【教学目标】
1、在美丽的田园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达到计算正确与熟练,并能解决与相关的应用题。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情境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情境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听过丑小鸭的故事吗?(听过)丑小鸭听说咱们班同学非常聪明,想出题考考你们,如果你们全答对了,他就能变成白天鹅,你们想让它变成白天鹅吗?(想)那你们有信心答对吗?(有)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幻灯出示题,请同学回答。
师:同学们都答对了,下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师:出示“美丽的田园”课件,并板书课题。噢!他把我们带到了一处美丽的田
12
园,看看这美丽的田园里都有什么?那些是你认识的?
生:花树鸟鹅羊
师:看老师的板书:鸟树鹅羊花。你发现了什么? 生:观察事物要按一定的顺序。
师:说的非常好。那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从这幅画面你获得了有关花、鸟、树、鹅、羊的哪些信息?
生1:湖里有8只鹅,岸上有6只鹅。 生2:天空有11只小鸟,树上有5只鸟。 生3:岸边有7只白羊,5只黑羊。
师: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听。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讨论、交流,看哪个小组提的数学问题多?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有关鹅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几只鹅?
师:谁会解答这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求一共有多少只鹅?就是把湖里的8鹅和岸上的6只鹅放在一起,一共是14只鹅。所以用加法计算:8+6=14.
师:谁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生:水里的鹅和岸上的鹅哪个多,多几只? 师:谁会解答这个问题?
生:一共14只鹅,岸上6只,水里8只,水里鹅比岸上的鹅多,8-6=2,多2只。 师:谁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14只鹅,岸上有6只,水里有几只? 师:谁会解答这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这道题是把总数14只鹅去掉岸上的6只,剩下的就是水里的8只鹅,所以用减法计算:14-6=8。
生:老师,我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一共有14只鹅,水里有8只,岸上有几只? 生:老师,我能解决这个问题,用减法计算:14-8=6
师:刚才在解决鹅的问题中,我们写出了四个算式,从这几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我们发现有三个算式是:6+8=14 14-6=8 14-8=6。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总结的非常正确,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个减法算式。也就是,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13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上面解决鹅的问题来解决图上的其他问题吗?请在小组内快速的讨论与完成,组长做记录。
指多名学生汇报,尽可能多地提出问并解答。
师:每个同学都在积极的动脑筋,提出了这么的问题,你们真棒!老师想同学们在生活中也一定是个有心人。下面请同学们再来做几道题。
二.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2.幻灯出示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三.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生: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 【教学后记】
做个减法表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初步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整理的过程。
2、进一步巩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3、在整理的过程中体验有顺序地思考的方法,体会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感受整理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不同的算式结果可能一样。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减法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师:请你们从口算卡片袋中拿出算式结果为“7”的卡片,看谁动作快? 师:请找出都是减去9的算式或者找出都是12减几的算式。(多数学生是把卡片全部倒出来,手忙脚乱地翻,好长时间也找不到需要的卡片。有的学生报怨卡片太多了,找不着。)
14
师:咱们能不能利用我们上学期制作20以内加法表的方法来做个减法表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探讨研究 1.小组内商量方法。
2.全班交流。我们把这些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就能很快找出指定的卡片。 3.先商量一下打算怎样排队,然后再整理算式。 要求:(1)将卡片进行整理,再贴在大纸上;
(2)组内要分工合作,每人负责一项工作,可以找卡片、贴卡片、递卡片、涂胶棒; 4. 组长拿出教具学具,活动开始。师巡视,留心学生的分类方法。 师:哪组愿意向大家展示你们小组的成果?
展示各组作品,各组成员介绍摆法。(将作品贴在黑板上)(组内成员可补充,其他同学帮他们看看算式摆得对不对。)
5.将第17页的减法表补充完整。
师:仔细观察第17页的减法表,和你的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说一说,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出示物品单价:
1瓶牛奶3元 一袋喜之郎5元 1个汉堡8元 一斤葡萄18元 一盒饼干15元 一斤橘子?元 一支黑人牙膏12元 一个牙杯9元 猜价格:
1.买一个汉堡和一支黑人牙膏一共要多少钱? 2.20元买一斤葡萄,够吗?
3.(1)一盒饼干比一袋喜之郎贵多少钱? (2)一个牙杯比一支黑人牙膏少多少钱?
4.一支黑人牙膏比一瓶牛奶多的钱正好是一斤橘子的价格,问一斤橘子多少钱? 5、根据这些东西的价格,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6.给你20元钱,你会买些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整理20以内加减法的算式,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