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取向的咨询技术
一、 认知取向的咨询技术 1.基本观点
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行为适应不良和情感问题与不合理认知有关。
2.特点
(1)、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是协作的关系;
(2)、治疗的前提是心理上的痛苦基本上是由认知过程紊乱造成的; (3)、治疗都旨在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个体的情感和行为;
(4)、 治疗针对的都是明确的,结构化的目标问题,并且是一种时限的、以教育为导向的治疗过程。
3.评价 (1)、贡献
①、关注人的理性和能动性 ②、重视积极互动的咨询关系 ③、短期内疗效显著
(2)、局限
①、认知疗法的运动存在效用范围 ②、认知疗法受制于来访者的领悟力
③、认知疗法受制于心理辅导者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 ④、认知疗法受制于心理辅导者辅导策略和手段的使用情况
二、三种疗法的基本理论简要介绍 1. 贝克的认知疗法
是贝克在研究抑郁症治疗治疗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创建的。贝克认为,认知产生了情绪及行为,异常的认知产生了异常的情绪及行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与歪曲的认知有关。
2. 梅肯鲍姆的认知矫正技术
该疗法关注的是求助者的自我语言表达的改变。梅肯鲍姆认为一个人的自我陈述在很大程度上与别人的陈述一样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该疗法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求助者必须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如何感受的和如何行动的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要发生改变,求助者就必须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情景中评价自己的行为。
3. 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
该疗法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就不应着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情绪。
三、贝克的认知疗法与合理情绪疗法的异同 1.相同之处
(1)、都论证了认知因素对个体情绪和行为的影响,贝克的自动思维概念是对艾利斯的理论框架的重要延伸。
(2)、二者都认为改变认知是改变情绪困扰与行为不良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对于协助来访者了解与放弃自我挫败认知的目的也是一样的。合理情绪疗法和贝克认知疗法都学习和借鉴了其他一些其他疗法的为一法与技术,例如借鉴行为治疗中的行为练习、放松训练等技术。同时,贝克认知疗法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的一此认知技术,如对信念的真实性的检验、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以及进行认知练习等。
(3)、二者都是主动的、指导的、有时间限制以及有结构性的疗法。
2.不同之处
(1)、基础假设不同
合理情绪疗法是从信念切人的,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不合理的信念引起的。而贝克认知疗法的基础假设则是从自动思维的概念切人的,认为人的情绪或行为的问题都是由各种歪曲认知引发的自动思维引起的,而自动思维则是脱离了人的理性控制的。
自动思维是介于外部刺激事件与个体对事件的情绪反应之间的想法。由于它们总是自动出现在头脑当中,使得人们的许多判断、推理像是一些模糊的、跳跃的自动化反应。
自动思维可以是表面的也可以是核心的,但通常情况下自动思维都是表面的,而信念则是核心的。
(2)、应用领域中侧重点不同
合理情绪疗法广泛应用于处理焦虑、抑郁、人格障碍、精神异常、青少年问题、人际交往等为一面。贝克疗法适用范围包括:一般性的焦虑异常、惊恐障碍、恐怖性强迫症、社交性恐怖症、自杀行为、抑郁症、边缘人格异常等为一面。合理情绪疗法对于一般焦虑等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而贝克疗法对抑郁症疗效更好。 (3)、咨询关系上的区别
合理情绪疗法中,艾利斯认为咨询师扮演的是指导者的角色,所以并不看重友善的咨询关系,来访者是出于被动接受合理信念的位置。而在贝克认知疗法中则非常重视和强调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关系的建立。
贝克认为积极合作、和谐友善、信任的咨访关系是贝克疗法的基础,因此他甚至同意以人为中心疗法中提出的三个“核心条件”,即真诚温暖、同理心和无条件关注。贝克认知疗法致力于与来访者建立起合作气氛,并认为这种气氛是产生疗效的必要条件。
合理情绪疗法中的咨询师,处于指导和教练的地位,经常要求来访者应该如何如何,不应该如何如何,哪些地方是错误的,必须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而贝克认知疗法中,咨询师处于向导和引路人的地位,经常建议和引导来访者,让他们主动选择一此自己认为适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途径。 (4)、治疗风格上的差异
合理情绪疗法往往其有较强的指导性、说理性与面质性,而贝克认知疗法则强调协助来访者自己去发现扭曲加工,比合理情绪疗法更其有结构性。
艾利斯致力于说服当事人认定自己的某此信念是非理性的是不合理的,通过辩论说服来访者改变不合理信念。而贝克认为告诉当事人自己正在做“非理性的思考”可能会有害,因为许多人相信他们是“根据真相来了解事情”的。因此贝克致力于与当事人建立起合作气氛,认清当事人的价值观,并在咨询中持续地要求来访者对自己的信念提出证据。来访者通过收集到矛盾的证据,进而对自己的错误信念产生理解和领悟,因而咨询师不须去教导、训海对方。
合理情绪疗法和贝克认知疗法的区别还体现在一些其他方面。比如艾利斯基本上否认了个人成长史的重要性,而贝克认为来访者的早期经验能够影响其认知模式,只是说挖掘过去经验并不总是最重要的。贝克认为,功能障碍性信念之所以有问题并不是因为它们“非理性”,而是因为它们干扰了正常的认知过程。
四、推荐书籍
1.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第二版)
作者:朱迪思·贝克
译者:张怡 孙凌 王辰怡 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关于本书:
至今一直是治疗师们学习CBT的经典教材。以清晰的笔触、明了的语言全面地展现了认知行为疗法的重要内容,并辅以大量对话示例及明晰的图表。 2. 认知疗法:进阶与挑战 作者:朱迪思·贝克
译者:陶旋、唐谭、李亦飞、唐苏勤等 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关于本书:
作者分享宝贵的实践经验,指引治疗师在遇到挑战时,正确看待治疗进程中的阻碍;巧妙灵活地运用治疗技术,让难题迎刃而解。本书对于临床上会遇到的挑战与棘手问题进行了全面介绍,并特别关注患者长期以来扭曲的核心信念,以及伴有人格障碍的患者所持有的功能不良的行为策略。因此,这是一本难能可贵的能够切实指导临床实践的必读教材。 3.
3. 理性情绪行为咨询实务(第3版)(和本节课重点疗法有关) 作者:温迪·德莱顿,迈克尔·尼南 译者: 王蕾,鲁侃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关于本书:
本书主要是介绍理性情感行为咨询的具体实践技巧。理性情感行为是一种独特的、综合性的心理治疗方法,本书详尽介绍了心理咨询和治疗中使用的这种技术,内容涵盖了与心理治疗相关的情感、行为和身体体验等方面的理论。 4. 让你快乐起来的心理自助法(和本节课重点疗法有关) 作译
者者
::
阿李
尔
孟伯
特潮
·
艾李
利迎
斯 潮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关于本书:
通过读这本书你将会明白以下几点。
你有一些与生俱来的让你陷入严重焦虑、抑郁、愤怒、自我憎恨和(或)自我怜悯的倾向性;你是如何毫无必要但又荒谬无知地让这些倾向性一直伴你左右的
。
你能够改变导致你烦恼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让烦恼远离你,也让你不再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