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新编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名师精品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9 18:14: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1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

A.70周年 B.80周年 C.90周年 D.100周年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

A.物质前提 B.主导作用 C.发展动力 D.决定作用 3.“活到老学到老”反映了现代教育特征是( ) A.终身性 B.公平性 C.大众性 D.未来性 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是( )

A.及时性原则 B.前瞻性原则 C.预见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5.创造力的核心成分是( )

A.创造性人格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技能 D.创新意识 6、教师上课时,一边讲授,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是利用了(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7、利用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抽象直观 8、记忆效果最好,精力耗费上最经济的学习程度为( ) A50% B100% C150% D200%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制定机关是( )

A国务院 B国家教育部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0、教学设计最先考虑的问题是(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学环境 11对于任性的学生应着重培养其意志品质的:( ) A自制性 B、自觉性 C、果断性 D、坚持性

1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3、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得出的智力理论是:( )

A、二因素论 B、层次结构论 C、三无结构论 D、多元智力论 14、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群众性活动 B、自发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15、面对问题情境,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却常常出错的认知形式是:( ) A、深思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场依存型 16.注重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的培养的课程类型是( ) A研究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基础型课程 D实践型课程

17.具有英语基础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学习德语的现象疏于学习中的( ) A定势 B正迁移 C记忆 D负迁移

18.对同一类型的问题寻找不同类型的答案可以培养学生具有( ) A活动性 B独创性 C目的性 D交通性

19.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方法是( ) A说理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20.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真实感情想法的学生,有效地行为改变方法是( ) A肯定性训练 B全身松弛训练 C系统脱敏法 D改变认识法 二、判断题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

2.中原经济区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 3.义务教育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的教育。(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5.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

6.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规范效力及执行方式都是相同的。( ) 7.素质教育就是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 8.最早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 9.能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是不同步的。( ) 10.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信能力会减弱,所以总做错事情。 11.学生的学习是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的。( ) 12.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方法,问答法是启发式的方法.( ) 13.学会调适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 )

14.受教育权利是儿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一项合法权利。( ) 15.定势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 )

16.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是一个人选择职业的依据之一。( ) 17.从抵制不良行为看,惩罚不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

18.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涵义是只要求“生活世界”,不要求“科学世界”。( ) 19.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正诱因。( ) 20.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择功能。( ) 三、论述题

(一)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案例分析题 (一)

小刘以优异的成绩应聘为某中学特岗教师,她一到岗能够认真讲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她还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她的课很受学生欢迎。但是,她不能容忍学生不认真听讲,对个别不认真听课的学生经常采用罚站,甚至不许进教室听课等方式惩罚他们。

请运用教室职业道德的知识来对刘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二)

小明上小学时因经常把麻雀、青蛙、蚯蚓等待到教室而被老师批评和惩罚,上初中后他仍然经常把小动物带进教室,班主任发现后没有批评他,还在班里成立了动物兴趣小组。他非常激动,向班主任表示了决心,半年后,小明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通过对动物的探索活动,懂得了学好各门功课的重要性,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逐渐改掉了散漫的习惯,学习有了很大进步,他完成并发表了《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小论文,还在全市昆虫标本制作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请运用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对班主任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五、作文题

“今天你感到幸福了吗?” “幸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人生追求,更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目标。幸福在哪里?究竟拿什么来衡量?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自选题目,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中心明确,立意正确。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2011年河南省特岗考试笔试卷纸答案及详解如下:

一、选择题 1.C

[解析]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正式建党,所以2011年正好是90周年。 2.B

[解析](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影响人发展的后天因素中,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而教育,从逻辑上讲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因素,是可以控制的特殊因素,与那些产生自发影响的环境因素相比,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A

[解析]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4.D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 5.B

[解析]创造力是以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以非智力因素为动力,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一种综合力。 6.C

[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与之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是注意稳定性的内部条件;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是注意稳定的外部条件。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一般成人能同时把握4—6(3-7)个没有意义联系的对象。注意的广度随着个体经验的积累而扩大。同时,个体的情绪对注意的广度也有影响,情绪越紧张,注意广度越小。

注意的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如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

转移要求新的活动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同时,注意的转移与原先注意的强度有关。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 7. B

[解析]模像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而非实际事物本身。所谓模像直观即在对事物的模像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像直观。 8. C

[解析]研究证明,过度学习能提高保持的效果,减少遗忘。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进行到刚刚能回忆起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学习。一般来说,过度学习所用时间以150%为效果最佳。这样既不浪费学习时间,也能取得好的保持效果。 9. 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这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的颁行,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时期。 10. A

[解析]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11.A

[解析]意志的自制力就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意志品质。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任性的人自我约束力差,不能有效调节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常常为情绪所支配。怯懦的人胆小怕事,遇到困难或情况突变时惊慌失措,畏缩不前。 12.B

[解析] 对学生是引导而不是牵拉; 是鼓励而不是压抑; 是启发而不是灌输。引导而不牵拉, 师生关系就融洽; 鼓励而不压抑, 学习就轻快; 启发而不灌输, 学生就会思考。师生关系融洽, 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这样的教师可以说是善于启发诱导的了。《学记》要求教师既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 又要善于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13.D

[解析] H·加德纳(1943- )美国心理学家,学习理论家,教育学教授。加德纳在心理学领域

2020年新编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名师精品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6rgr6pqge2p7v43zg0p6rgfk15sw100ha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