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体育健康室内课教案
第1课 游戏中要注意安全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游戏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2.通过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合作意识,以及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得良好品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
游戏时得安全观念得培养,游戏时具体得安全内容掌握。 三、教学步骤:
导入目标
1、以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勇创佳绩来导入课堂竞赛,激发学生兴趣,营造与谐气氛。
2、游戏:击鼓传“笔”
4、师生互动,挑选幸运者,为老师打开多媒体,点击画面。
目标实施与步骤
请瞧屏幕片断
5、六名幸运者上台逐一点击画面,小组讨论、代表发言,造成画面得原因就是什
么?
6、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
7、瞧了以上片断,您有何感想?究竟就是什么原因造成上面片断中得事故? 8、分组讨论,代表回答原来就是不正当游戏行为造成得。 请教小博士
a、不要在马路上踢皮球或追逐打闹。
b、不要拿竹竿、木棒、铁条、剪刀、小刀等尖锐物品玩耍。 c、不要玩火柴、打火机,不要燃放烟花爆竹。 d、不要攀爬树木与棚架,以免堕落,引起伤亡。 9、您就是怎样解释得呢? 10、此外还有没有要注意得呢?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11、发生问题怎么办?学生自由回答
12、结论:游戏就是我们小学生非常喜欢得一种体育活动,但就是由于您们年龄小,生理、心理还处于发育与未成熟阶段,游戏时您们不容易控制自己,缺乏分析、解决问题得能力,也缺乏安全常识与应变能力,很容易在游戏中受伤或伤及她人。因此在游戏时一定要增强安全意识,注意安全。
评 价
13、宣布课堂竞赛结果。活跃课堂气氛。 14、模拟记者采访、学生课堂总结、师生互评。 15、颁奖、留影。
再 见
第2课 体育常识:乒乓球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了解乒乓球运动概况。 2. 使学生知道乒乓球比赛得简要规则。 3. 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得兴趣与爱好。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您们知道我国得国剧就是什么?那么我国得国球又就是什么?对了,就就是乒乓球。(板书课题) 二、新授
1. 乒乓球运动得起源与发展
(1) 外国人称我国为“乒乓球王国”。
(2) 大家可以交流一下您对我国乒乓球历史得了解。
(3) 教师补充总结:最初,世界各地打乒乓球得人都使用木质球拍,击球得速度
慢、力量小,谈不上什么旋转,打法也单调,只就是把球推来档去。有个英国人想出了在木板上贴一层胶皮得方法,胶皮表面还有颗粒,击球时增加了弹性与摩擦力,可以使球产生旋转。欧洲人以为可以坐吃老本,不料日本运动员却在秘密寻找对策,她们在球拍上作了更大改进,把胶皮换成海绵,海绵得弹性更大。这样日本运动员崭露头角,夺得了多项世界冠军。世界乒乓球得优势从欧洲转移到了日本。这时,一个更强大得对手正在崛起,这就就是中国。中国乒乓球队经过艰苦得探索与训练,在技术上形成了“快、准、狠、变”得
风格,创造了独特得直拍近台快攻打法。中国乒乓球要保持长盛不衰,出路只有一条,就就是再创新局面。继续保持“乒乓球王国”地位得重任将落在每一个少年儿童身上。
2. 乒乓球比赛规则简介(使用幻灯片进行教学) (1) 球台 (2) 球网
(3) 比赛:在一局比赛中,先得21分得运动员为胜,但打到20平以后,先多得2
分者为胜方。一场比赛可以采取一局一胜、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每场比赛用抽签得方法选择方位与发球,当比分达到5分之后,即换发球,依此类推,直到一局结束。当双方比分达到20分以后,每个运动员每次只轮发一个球,直到一局结束。
(4) 学生讨论判失一分得情况,教师补充。 第3课 养生之道 一、教学内容
养生之道:背要常暖,胸要常护 二、教学目标
1. 学生知道并记住“背要常暖,胸要常护”八个字。 2. 使学生知道暖背护胸得意义。 3. 学生能主动注意暖背与护胸。 三、教学重、难点
提高对背部保暖与胸部保护得认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天气渐渐得冷了,教室里我们可以听到很多同学得咳嗽声。健康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十分重要得,所以今天这节体育课胡老师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养生知识与养生故事。(板书课题) 二、新授
1. 对照插图进行讲解
(1) 背要常暖,胸要常护得意思:背要常暖,就就是要防止背部受凉致病;胸要常
护,就就是防止胸部受伤致残。
(2) 围绕“暖背”、“护胸”讲清胸背这两个部位得特殊意义:背部就是脊柱与
很多穴位之所在,一旦风寒侵入,百病随之即来,所以必须保暖;胸部外有胸骨、胸椎与肋骨,内有心肺等脏器,就是人体极为重要得部位,所以必须格外注意,严防伤害。
(3) 那么大家想一想,如何来落实我们得行动?(学生讨论)
(4) 教师总结,学生齐读“:白天勤护胸,晚上多暖背。常常保脏腑,日夜都康宁。” 2. 介绍养生故事……古人得“健身拜”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很重视养生之道,在她得《老学庵笔记》中记载着不少值得后人借鉴得强身延年之术,其中之一为“拜”姿健身法。说得就是唐安江有一为姓张得老人,虽然已经年过七十,但身体非常健康,走路十分灵活,行动敏捷轻快,在那个“人生七十古来稀”得年代,这就是非常不容易得。有很多好学好奇得人,想了解这就是怎么一会事,于就是便请教这位长者。老人说,我得锻炼方法很简单,就就是每天早晨一起来便静心松体、拱手弯腰长“拜”数十次。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她说:因为人得血气或多或少总会有所阻滞,而“拜”得动作刚好能使肢体屈伸,让全身得真气与血脉顺畅流通,并可暖其背、护其胸、健其肾。
由此可见,这种类似徒手操得“健身拜”,动作虽然简单,但效果可不简单。
第4课 气体交换站
一、教学内容 健康常识:气体交换站 二、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知道肺泡就是人体得其交换站。 2. 使学生能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呼吸系统得作用。 3. 学生能主动配合教师完成各项练习。 三、教学重、难点 肺泡就是人体得其交换站 四、教学过程
一、运用提问式导入本课内容:
同学们,我们人体就是一个整体,但就是各个器官又各自分工不同,有得负责思维,有得负责消化、吸收,有得负责血液循环,您知道人得气体交换就是在哪里进行得吗?那位同学知道,请回答。(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气体交换站)
二、讲解课文
人体生命活动中,要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气,并向外界呼出二氧化碳,人体与外界进行得这种气体交换过程叫做呼吸。
(出示幻灯片讲解)肺泡就就是人体得气体交换站。吸入得空气进入肺泡,空气中得氧气就会渗入毛细血管,由血液运送到身体各组织器官以维持生命活动,而生命活动产生得二氧化碳,再由血液带到肺泡,通过呼吸排出体外,这就完成了气体交换。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少年儿童正处在张身体得时期,应该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特别就是慢跑与游泳,对加强呼吸功能很有好处。 三、补充知识:
(1) 呼吸道得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 肺得构造。 (3) 肺得功能。
(4) 体育运动对呼吸系统得影响。
第5课 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得作用
一、教学内容
健康常识: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得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学生能了解运动时做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得重要作用。 2. 使学生知道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得主要内容。 3. 学生能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本课得学习任务。 三、教学重、难点
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得内容与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汽车在开动之前,首先要做好什么准备?(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汽车在开动之前,首先要启动发动机,使机器先预热一下,然后汽车才能跑得更快。人在从事运动之前,也一样需要做做准备活动,使身体预热一下,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运动任务。在运动结束之后,还要继续做做整理活动,不能马上停下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