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0 22:40: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专业 班级 《流行病学》试题A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2.队列研究是属于()的研究方法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 A、传染病 B、非传染病 C、健康问题 D、一切疾病和健康 4.疾病分布是指 () A、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 B、季节、地区和年龄分布 C、性别、人群和地区分布 D、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

5.当一种疗法可以延长病人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则人群中 () A、该病的发病率会升高 B、该病的患病率会升高 C、该病的患病率会降低 D、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 6.食物中毒爆发调查时,应选用的指标是 ()

A、患病率 B、罹患率 C、感染率 D、续发率

7.某市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其流行强度为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8.现况调查的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 ()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9.拟调查某地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率,可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实验研究 D、现况研究

10.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 ()

1 / 7

()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11.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

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 ()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级抽样 12.下列哪一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 ()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回忆偏倚 D、失访偏倚

13.欲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 A、支气管炎病人 B、胃病病人 C、意外损伤病人 D、肠道传染病人 14.队列研究的对象是 ()

A、未患某病的人群 B、患某病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C、患某病的人群 D、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15.队列研究中,如果随访时间较长,观察人数变动较大时,多采用下列哪种指标表示发病水平 () A、年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累积发病率 D、罹患率 16.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采用盲法是为了控制 ()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回忆偏倚

17.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是 () A、 设立对照组 B、 不设立对照组 C、 样本含量存在差别 D、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18~20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

A、 0.56‰ B、 1.66‰ C、 0.33‰ D、 1.11‰ E、33.33%

18.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 () 19.该社区60岁以上人口死亡率为 () 20.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流行病学的特征有 ( )

A、个体特征 B、预防为主的特征 C、对比的特征

2 / 7

D、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E、社会医学的特征 22.流行病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下列 ( )

A、分析法 B、实验法 C、病案分析 D、描述法 E、数理法 23.造成疾病具有周期性的原因有 ( )

A、要有足够的易感者 B、病后形成免疫 C、主要发生在大中城市 D、易感者积累的速度 E、该病传播机制容易实现 24.现况调查的目的是 ( )

A、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 B、提供疾病的致病因素的线索 C、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D、 确定高危人群 E、治疗病人

25.关于抽样调查,正确的是 ( )

A、省时间、省人力物力 B、可用于变异较大的资料 C、调查范围小 D、资料分析比较复杂 E、可用于需要普查普治的计划 26.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有 ( ) A、不适于研究人群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 B、一般不能计算发病率

C、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 D、不能同时调查多个因素 E、易产生偏倚

27.属于人工自动免疫制剂的有( )

A、减毒活疫苗 B、死疫苗 C、重组疫苗 D、DNA疫苗 E、丙种球蛋白

28.以下属于病因判断的常用标准的选项有 ( ) A、联系的时间顺序 B、联系的强度

C、剂量-反应关系 D、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 E、联系的合理性 29.现况研究中的偏倚有 ( )

A、无应答引起的偏倚 B、回忆偏倚

C、仪器不准引起的偏倚 D、调查偏倚 E、报告偏倚 30.多因论的形式正确的是( )

A、有果必有因 B、有因必有果 C、无因自然无果 D、一因多果 E、多因一果

3 / 7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免疫预防的主要方法是人工被动免疫。() 2.胎盘传播属于垂直传播。()

3.估计人群发病率是病例对照研究确定样本大小的先决条件。() 4. OR值和发病率是病例对照研究用于判断联系强度的主要指标。() 5.二级预防是针对病因的预防。() 6.实验研究检验假设的真实性很强。()

7.发病率是衡量研究因素与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指标。() 8.匹配分为群体匹配和个体匹配。()

9.列研究可研究一种暴露与几种疾病的关系。()

10.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前者是健康人,后者是患者。()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甲类传染病在城镇于 小时上报。 2.一级预防指针对 的预防。

3.筛检试验的评价真实性指标主要是 , , 。 4.疾病时间分布类型有 , , , 。 5.偏倚有 , , 。

6.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是 , , 。

7.提出病因假设常用的方法有 , , ,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选择偏倚 暴露 潜伏期 交叉对照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2.试述队列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六、分析计算题(10分)

有人进行肥胖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首次因心绞痛而入院后按当前最好标准确诊的冠心病病人200例。选取同一医院同期入院,且年龄范围相同,性别比例相同确诊无冠心病的糖尿病病人200例作为对照。在200例冠心病病人中按身高体重指数(BMI)>=25kg/m2者诊断为肥胖的110例;在对照中按同一标准肥胖者100例。 问题:

1.请将该研究结果整理成标准四格表资料。(5分) 2.请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OR值。(2分) 3.请解释该OR值的含义。(3分)

4.根据你所学医学知识,从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学的角度对该研究进行评价。

4 / 7

西安医学院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预防《流行病学》试题A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选体(每小题1分,共20分) BBDDB BACDC BDADB BDBDA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BCDE ABDE ABCDE ABD ACD ABCE ABCD ABCDE ABCDE ACDE

二、判断题(正确的陈述在括号内标为“T”,错误的陈述在括号内标为“F”)(每小题1分,共10分) T T F F F T F T T F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6小时。 2、病因。

3、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指数。

4、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 5、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6、真实性、可靠性、收益。

7、求同法、求异法、类推法、排除法、共变法。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 纳入的研究对象中获得的在关因素与疾病的联系不同于源人群中该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产生选择偏倚

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暴露在不同研究中有不同的含义,暴露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但都是需要重点研究的。 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

交叉对照: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在第一阶段,一组人群给予干预措施,另一组人群为对照组,干预措施结束后,两组对换试验,每个研究对象兼作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答: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1分),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1分),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或某些)因素的暴露情况(1分),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1分),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或这些)因素的关系(1分)。 2、试述队列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5 / 7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75k47xlwn0a0pl1szsm0n19a8hr9t00gv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