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Dd' h5?(?)tan?
22 V1??h53?R2?Rr?r2?
式中:V1——圆截锥部分容积,m3; h5——污泥室圆截锥部分的高度,m; D——沉淀池直径,m;
d——圆锥底部直径,取d=0.1m; ?——截椎侧壁倾角,取??55°;
R——圆截锥上部半径,R=1.06m;
r——圆截锥下部半径,r=0.05m。
?2.120.1?? 计算得:污泥室圆截锥部分的高度h5=???tan55?=1.44m 22??圆截锥部分容积V1=
3.14?1.44?1.062?1.06?0.05?0.052=1.78 3??(11)沉淀池总高度
H=h1+h2+h3+h4+h5
式中:H——沉淀池总高度,m; h1——超高,取h1=0.5m; h2——中心管高度,m;
h3——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m; h4——缓冲层高,h4=0m;
h5——污泥室圆截锥部分的高度,m。
计算得:沉淀池总高度H=0.5+2.7+0.07+0+1.44=4.71m
3.7 污泥浓缩池设计计算:
3.7.1设计说明:
污泥浓缩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污泥体积,以便后续的单元操作。污泥浓缩的操作方法有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通常间歇式主要用于污泥量较小的场合,而连续式则用于污泥较大的场合。污泥浓缩的方法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其中重力浓缩应用最广。根据本次设计知整个工艺流程产泥量较小,因此选择一个不带中心管的间歇式重力浓缩池,其结构如图3.7.2所示。其浓缩原理是污泥在重力浓缩池中,污泥依次通过自由沉降、絮凝沉降、区域沉降、压缩沉降的过程来脱去部分水分。即是通过自身重力
2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来压密的过程。污泥浓缩池采用钢混结构。 本次设计的污泥来源: (1)SBR工艺产生的剩余污泥; (2)竖流式混凝沉淀池产生的污泥。
由于ABR池将产生的污泥送入污泥浓缩池的同时,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又有部分回流至ABR池中,因此,ABR池中污泥进出同步进行时,进入的污泥量可抵消产生的污泥量。
图3.7.2 间歇式重力浓缩池
3.7.2 设计参数
a,b——计算系数,取a=0.9,b=0.05; ?—污泥密度,?=1000kg/m3;
P1——剩余污泥含水率,一般为99.2%~99.6%,取P1=99.5%; ?——沉淀池中悬浮物的去除率,取?=80%; P——浓缩前含水率,取P=99%; ?——泥斗侧壁倾角,取??55°。 Pt——出泥含水率,取Pt =97%。 3.7.3设计计算
(1)污泥量的确定及计算
a. SBR池产生剩余污泥量V1
?X?aQmaxSr?bWX?
29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X??fX
V1??X
??1?P1?式中:?X——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kg/d;
Qmax——设计流量,m3/d; Sr——BOD5降解量,kg/ m3; W——曝气池有效容积,m3; Xv——MLVSS浓度,kg/ m3; f——系数,f=0.8;
X——反应器内混合液平均MLSS浓度,kg/ m3 ;
a,b——计算系数,取a=0.9,b=0.05;
V1——SBR池产生剩余污泥量,m3/d; ?—污泥密度,?=1000kg/m3;
P1——剩余污泥含水率,一般为99.2%~99.6%,取P1=99.5%。 计算得:MLVSS浓度Xv =0.8×4000×10-3=3.2 kg/ m3 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
?X=0.9×300×(525-108)/1000-0.05×300×2×3.2=34.8 kg/d SBR池产生剩余污泥量V1= b. 竖流式混凝沉淀池产生污泥量V2 V2?100C0?Qmax
1000?100?P2??34.8=6.96 m3/d
1000??1?0.995? 式中:V2——竖流式混凝沉淀池产生污泥量,m3/d; C0——进水悬浮物浓度,mg/L;
?——沉淀池中悬浮物的去除率,取?=80%; Qmax——设计流量,m3/d;
P2——污泥含水率,取P2=90%; ?——污泥密度,?=1000kg/m3。
计算得:
竖流式混凝沉淀池产生污泥量V2=
100?120?0.8?300=0.288m3/d
1000??100?90??1000 c.浓缩前污泥总量V= V1+ V2=6.96+0.288=7.248 m3/d
30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2)污泥固体浓度C
C=?1?P??
式中:C——污泥固体浓度,kg/m3; P——浓缩前含水率,取P=99%; ?——污泥密度,?=1000kg/m3。
计算得:污泥固体浓度C=(1-0.99)×1000=10 kg/m3 (3)浓缩池面积A
A?VC M 式中:A——浓缩池面积,m2;
V——污泥量,m3/d; C——污泥固体浓度,kg/m3;
M——浓缩池污泥固体负荷,取M=30kg/( m2·d)。
7.248?10 计算得: 浓缩池面积A==2.42 m2
30 (4)浓缩池直径D? (5)浓缩池高度计算 a. 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h1
TV h1?
24A 式中:h1——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m;
T——浓缩时间,一般为10~16h,取T=10h;
V——污泥量,m3/d; A——浓缩池面积,m2。
计算得: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h1= b.浓缩池有效水深H1
H1?h1?h2?h3 式中:H1——浓缩池有效水深,m; h1——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m; h2——浓缩池超高,取h2=0.3m; h3——浓缩池缓冲层高度,取h3=0.3m。
计算得:浓缩池有效水深H1=h1+h2+h3=1.25+0.3+0.3=1.85m
4A?=
4?2.42=1.8m 3.1410?7.248=1.25m
24?2.42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