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数字鸿沟理论
数字鸿沟的表现和影响
数字鸿沟理论数字鸿沟的表现和影响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数字鸿沟的相关概念 数字鸿沟,也叫知识鸿沟或知沟。
数字鸿沟理论的中心 内容是: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对经济地位高者还是 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 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迁移,最终 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数字鸿沟” 问题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 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 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困分化”问 题。
数字鸿沟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积累沟”,它是国家、地 区、群体之间业已存在的社会发展差距的一种新的表现形 式。
所以,研究数字鸿沟问题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研究动机 1.研究目的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在中国,城市和农村简直是两个 完全不同的世界。
所以,研究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的 存在,在大
方向上与政府的方针是一致的。
改革开放 30 年 来,国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 建设、信息传播的基层骨干培养、基层群众的信息接受能力 的训练各个方面都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
可以说,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最 大规模大众传播事业的国家之一。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生产方式和社 会财富总量的变化,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资源占有和利益分 配状况发生了变化。
同样,我国大众传播事业的布局与实际 发展的结果在城乡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别。
本研究从举国关注 的奥运会着手,设计了一系列有关题目,然后在城市和农村 分别投放,通过比较来揭示城市和农村之间数字鸿沟确实存 在,且现状令人堪忧。 其次就是为了观察受访者的年龄、学 历、收入、性别等各方面和数字鸿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剖 析数字鸿沟的存在形式。
2.研究对象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农村的对象为**市宾县常家屯、张家屯和**市 香坊区旭光村,选择这三个地点一方面是因为三者经济水平 有不同差距,调查的情况能
够客观地反映农村的真实情况; 另一方面,考虑到大众媒体覆盖情况的差异,这样实施的调 查能够有效地评估大众传媒覆盖情况对农村知识水平的影 响。
调查小组利用“十一”假期,采取面访法、小组访谈等 方式共先后向农村和城市地区分别投放问卷 300 份,农村地 区回收有效问卷 292 份,城市地区为 287 份,有效率分别为 97%和 %,均符合调查问卷的相关要求,数据有效。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的调查结果分析报告
1.结果分析 (1)城乡之间数字鸿沟的存在 本次调查问卷的前六道题是分别是: XX 奥运会开幕式开 始时间;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第几个出场;中 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共获得多少枚金牌;本届奥运会是 第几届夏季奥运会;下届奥运会的举办地是哪里;XX 奥运会 火炬传递的口号是什么?我们对这 6 组数据进行了分析,城 市平均正确率为 %,而农村的平均正确率只有 %, 两者的正确率相差 %。
这样就很明显地看出两者之间关 于奥运知识的相关储备差别很大,反映出**城乡之间确实存 在知识鸿沟,而且差别很大。
(2)城乡之间使用大众媒介的方式有很大区别 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居民的媒体接触方式明显多于农 村。 调查发现农村居民接触的媒体有电视、广播、报纸、网
络、 手机等, 分别占调查总数的 %、 %、 %、 %、 %。 相对于农村,城市的媒介接触分布比较平均 ,电视、 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接触分别为 %、%、%; 对于网络这种新兴数字媒体,接触率高达 24%,可见网络在 城市中的普及已经相当广泛,人们更倾向于用这种新兴数字 媒体来关注奥运赛事,手机短信等的接触率为 %,高出农 村 %,差距比较小。
在农村,292 人的媒体接触累计数为 451,而在城市,287 人的媒体接触累计数为 754,明显高于 农村。
2.数字鸿沟原因的分析 (1)城乡之间教育水平有很大差距 由表 2 可见,城市的教育水平集中在大专及大学本科阶 段,占调查总人数的 %,硕士占 %,高中文化占 21%, 初中文化占 %,没有小学及小学以下学历的。
而农村的教 育水平集中在初中文化,占调查总人数的 %,高中文化 占 22%,大专和大学文化的只占到 %,硕士则占 %。
相 对于农村,城市的教育水平偏高,而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 字鸿沟的存在。
因为要获得关于公共事务的知识,需要一定 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而知识储备量越大的人,对新事物、新 知识的阅读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