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名师教案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9 18:51: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大胆创“新”,坚持守“旧”

——《6.2太阳与行星间的运动》教学案例

南京市中华中学 唐超

案例背景

应南京市教研员的安排,由我校承担本学期高一第三周的市教研活动公开课一节。本次

公开课的开课章节为人教版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太阳与行星间的运动》,与南京市十三中的老师进行同课异构交流活动。本节内容在知识容量上很小,仅仅是从向心力和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万有引力公式的表达式。但是,本节内容在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素养的教育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更应该被放在学生对于科学探究过程的理性和感性的认识上。

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大胆创“新”,坚持守“旧”。教育教学需要创新,但是不

能丢失科学本质。因此本节课在设计时力图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上的创新,但是对于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均要追求完整呈现和重点突出。所以,本节课的基本流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即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演绎推理→得出结论→验证检验。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参与到每一个过程中,让学生使用科学方法完整的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但是,这些都只是对科学探究的理性认识。在本节课末尾还应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加强对科学探究的感性认识,如科学探究的合作精神、批判精神。

案例片段

片段一:用新载体呈现老故事

师:大家刚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对“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动?”给出了自己大胆的猜想和假设。历史上很多物理学家也和大家一样,给出了他们的猜想。就在昨天晚上,老师还在翻阅物理学史书查找这段历史的时候,突然我听到电脑里传来了一段熟悉的声音。 电脑:播放QQ要求添加好友的“敲门声”。 师:这是什么声音?

生:QQ!

师:我看了看时间,都这么晚了是谁要加我为好友呢?我习惯性的点开了那个右下角闪烁的小喇叭图标,接着一个对话框映入我的眼帘。(如图1所示)大家看,这是谁啊? 生:胡克!

师:可是我又看了看他的头像,这么二,保不准是个卖茶叶的。看下他的资料——昵称:胡克;性别:男;年龄:382岁;所在地:英国。书上刚看到,胡克生于1635年的英国,我掐指一算还真是三百多岁。这卖茶叶的不简单呀!还看上物理学史了。我倒想看看他该有什么本事。于是我点击了“同意”,接着又出现了这个对话框(如图2所示)。我一看,不得了,这卖茶叶的朋友圈也太牛了。你看,由伽利略、笛卡尔、开普勒,还有牛顿!这让我对他更好奇了。不过,还没等我反应过来胡克就发了一个弹窗给我(如图3所示)。他说:“根据我等一批杰出物理学家的预测,明天你课上的学生中将出现若干未来的伟大物理学家。所以我们要求你加入我们的群,参与我们的讨论,以便将我们的科学思想和精神传播给他们。”我一看,还要我加群,我心想,完了,这不是卖茶叶的,这是搞传销的啊。当时,我脑子里一片混乱,却蹦出了第二天的新闻头条——一中学物理老师备课至深夜,疲惫不堪;一不小心落入传销组织,无法自拔。不过,转念一想,为了我的学生,为了未来的物理学家,值了!接着我就加入了他们的群。

图1图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名师教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7jcq7ae7t1xu1x81dzc4m0xd0pwbf00nn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