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转移支付增加1元对总需求的影响总是与政府支出增加1元相同的。( ) 6.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无数个。( )
7.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 ) 8.投资增加会诱发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 9.通货膨胀的对债权人有利。( )
10.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稳态条件是:sy=(n +δ)k。 ( ) 四、计算题(第小题10分,共20分)
1.设某经济某一时期有1.9亿,其中1.2亿人有工作,0.1亿人在寻找工作,0.45亿没有工作但也没在找工作。试求:(1)劳动力人数;(2)劳动力参与率;(3)失业率。
2.假定经济是由四部门构成,且Y=C+I+G+NX,消费函数为C=300+0.8Yd,投资函数为I=200-1500r,净出口函数为NX=100-0.04Y-500 r,货币需求函数为L=0.5Y+200-2000 r,政府支出为G=200,税率
t=0.25,名义货币供给为M=750,价格水平P=1,试求: (1)IS曲线 (2)LM曲线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2.简述IS—LM模型的基本含义。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1.联系宏观经济政策其他几个目标,你认为政府应该努力稳定经济吗?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2.预防性动机:指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3.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在前在国民收入水平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4.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5.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要求将选项填入表格)
题号 选项 1 A 2 C 3 A 4 B 5 C 6 C 7 B 8 C 9 B 10 D 11 A 12 D 13 A 14 D 15 B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要求: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将选项填入表格中)
9
题号 选项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计算题(第小题10分,共20分)
1.设某经济某一时期有1.9亿,其中1.2亿人有工作,0.1亿人在寻找工作,0.45亿没有工作但也没在找工作。试求:(1)劳动力人数;(2)劳动力参与率;(3)失业率。
解答:(1)劳动力人数=就业+失业人数=1.2+0.1=1.3(亿) (4分)
(2)劳动参与率=1.3/1.9=68.4% (4分) (3)失业率=0.1/1.3=7.69% (2分)
2.假定经济是由四部门构成,且Y=C+I+G+NX,消费函数为C=300+0.8Yd,投资函数为I=200-1500r,净出口函数为
NX=100-0.04Y-500 r,货币需求函数为L=0.5Y+200-2000 r,政府支出为G=200,税率t=0.25,名义货币供给为M=750,
价格水平P=1,试求:
(1)IS曲线(2)LM曲线(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解:(1)由Y=C+I+G+NX,得:Y=300+0.8Yd+200-1500r+200+100-0.04Y-500 r
又Yd=(1-t)Y =(1-0.25)Y,则:Y=300-0.8(1-0.25)Y+200-1500 r+200+100-0.04Y-500 r 整理后,IS曲线为: Y=2000-5000r(3分)
(2)在名义货币为750和价格水平为1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为750,由L=M得:750=0.5Y+200-2000 r,即: Y=1100+4000r,即为LM曲线(3分) (3)由IS和LM方程联立得: Y=2000-5000r;Y=1100+4000r
解方程组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1500。(4分)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答: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领土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指的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是一个地域的概念。(2分)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所拥有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与之联系的是国民的概念。(2分)例如,一个在美国工作的中国人,他获得的收入应计入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两者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GNP=GDP+(本国居民从海外获得的是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1分) 2.简述IS—LM模型的基本含义。
答:IS—LM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IS曲线表示所有产品市场均衡的所有产出和利率的组合,LM曲线表示所有货币市场均衡的所有产出与利率的组合。(2分)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总起来的总需求或总支出,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的影响,而利率由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到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 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
10
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IS-LM模型。(3分)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1.你认为政府应该努力稳定经济吗?
答:一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主要包括5个方面:充分就业,稳定经济,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在这5个目标中,稳定经济是其他4个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3分)
(1)一国政府之所以要保证充分就业,其原因无外乎就是要保证经济稳定,如果整个社会存在大量失业,社会就必然不稳定,而不稳定的社会也就必然带来不稳定的经济。人们收入水平由于长期失业的存在非常低,消费自然受到限制,而那些正在就业的人员,由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也就必然在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剧烈波动,这样做的结果将使整个经济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极有可能出现经济危机。
而一国经济的稳定又与该国的充分就业密切相关,如果没有经济的稳定,经济处于严重的衰退或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中,那么一国充分就业目标也不会出现持久,所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对实现充分就业非常重要。(3分) (2)经济稳定与价格稳定
一国另外一个重要宏观政策目标是价格稳定,价格的不稳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严重通货紧缩情况下,都将使经济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而不稳定的经济又将激化这种危机。例如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此时供不应求,导致货币的急速贬值,社会经济出现了动荡,而动荡的经济又使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恶化,认为货币购买力仍然会持续下降,并进一步刺激经济过热,导致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3分)
(3)很明显,如果一国经济希望能够持续均衡地增长,就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没有经济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就没有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例如,如果经济处于动荡中,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将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将会改变原本非常健康的合理预期,经济的波动也就不可避免,而波动的经济又会进一步影响人们的预期,从而导致经济进一步动荡。(3分)
(4)经济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越来越多的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经济已经可以通过国际收支这个重要的渠道来传递经济,一国的繁荣可以通过国际收支的方式传导到另外一个国家,,也可以通过国际收支的方式将自己的衰退转嫁给其他国家。因此保证国际收支的平衡,从而减少国际收支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如果一国经济出现了不稳定,即出现了剧烈的波动,这种波动将会很快地反映在国家收支上。剧烈的经济增长,将会导致国际收支的严重逆差,剧烈的经济衰退,将会导致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产生的巨大变化,必然会通过乘数的方式影响国民经济,从而放大经济的波动幅度,使国内经济的不稳定进一步扩大。
综上所述,一国政府需要努力稳定经济,使经济处于一种稳定状态,这种稳定状态将为宏观经济的调整创造重要的环境条件,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分)
11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
第一单元
一、 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
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 C、工程师劳动; 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 )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
A、 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
A、 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二、 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 )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 三、 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应如何计入GNP?
第一单元答案:
一、C、A、D、B、A、D;
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
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前者用不变价格,后者用当年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别反映了通货膨胀程度。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