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离骚》节选课时训练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8:16: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备课大师:免费备课第一站!

一、基础巩固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朕(zhan) 险隘(yì) 惮(dān)殃 B.败绩(jì) 菌(jūn)桂 朝搴(jiǎn) C.荃(quán) 窘(jiǒng)步 踵(zhǒng) D.皇舆(yú) 申椒(shū) 桀(ji?)纣

【解析】 A项,隘应读ài,惮读dàn;B项,搴读qiān;D项,椒应读jiāo。 【答案】 C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A.謇謇:正直敢言的样子 苗裔:后代 孟陬:正月 揆:估量 B.踵武:脚后跟 肇:开始 扈:披 弃秽:指弊政 C.纫:连结 骐骥:骏马 名余曰:名字 荃:香草名

D.汩:水流很快的样子 惮:害怕 灵修:指楚王 宿莽:经冬不苦的草

【解析】 C项,名:名词的为动用法,为??取名。 【答案】 C

3.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B.扈江离与辟芷兮 C.来吾道夫先路 D.何桀、纣之猖披兮

【解析】 B项中的“辟”通“僻”,C项中的“道”通“导”,D项中的“被”通“披”。 【答案】 A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又重之以修能 ②路幽昧以险隘 B.①夕揽洲之宿莽 ②岂余身之惮殃兮 C.①既遵道而得路 ②羌中道而改路 D.①岂维纫夫蕙茝 ②唯夫党人之偷乐兮

【解析】 A项,以:介词,拿、把/连词,而且。B项,之:结构助词,的/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而:顺承连词/表转折。 【答案】 D

5.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名余曰正则兮

A.纫秋兰以为佩 B.字余曰灵均 C.杂申椒与菌桂兮 D.不抚壮而弃秽兮

【解析】 例句与B项均为名词作动词。A项,动词作名词;C项,形容词作动词;D项,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 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10题。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http://www.xiexingcun.com/ http://www.eywedu.net/

备课大师:免费备课第一站!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提贞于孟陬兮 摄提:星名,指寅年 B.又重之以修能 修能:美好的才能 C.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内美:内在的美德 D.日月忽其不淹兮 不淹:不被淹没 【解析】 D项,不淹:意为不久留。 【答案】 D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朝搴阰之木兰兮 ②唯草木之零落兮 ③肇锡余以嘉名 ④又重之以修能 A.两个“之”相同 两个“以”也相同 B.两个“之”相同 两个“以”不同 C.两个“之”不同 两个“以”相同 D.两个“之”不同 两个“以”也不同

【解析】 ①为结构助词“的”;②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为介词“把”;④为连词,不译。 【答案】 D

8.对“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句表明屈原出身于楚贵族正室,身世非常人可比。 B.从“苗裔”来判断,屈原应是苗族人的后代。

C.由“朕”、“皇”可以推断,屈原的太祖父曾经是皇上。

D.此句表明屈原出身高贵,是楚王室后裔,所以他必须要为他的应得之位奋斗。 【解析】 B项,“苗裔”是“后代子孙”的意思,“苗”本有“初生的植物、禾谷之实”的意思,后来从“禾谷之实”转义引申为“后代子孙”;C项,“朕”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在此之前意思是“我的”;D项,原文并未表现出屈原为“应得之位”而奋斗。 【答案】 A

9.对“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句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诗人具有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

B.说明诗人在被楚王放逐后,曾经管理过花草树木。

C.此句运用了古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即互文见义的表达方式。 D.句中的木兰喻指美好的事物,宿莽喻指丑恶的东西。 【解析】 这两句话是屈原对为使自己的品行高洁而努力的行为做的比喻,木兰和宿莽都是生命力顽强的植物,也可表达诗人矢志报国的决心。故A、B、D项不正确。 【答案】 C

10.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诗人自述了家世、出生年月和名字的由来。表现了诗人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

B.三、四节“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写出了诗人一生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品行。

C.第五节写诗人深感时不我待,借以慨叹时光飞逝,引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表达了积极

http://www.xiexingcun.com/ http://www.eywedu.net/

备课大师:免费备课第一站!

进取的生活态度。

D.最后两节用“美人”比喻诗人自己,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解析】 “美人”指的是“理想中的君王”。 【答案】 D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渔 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湄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浴者必振衣 抖掉 B.鼓而去 敲打

C.遂去,不复与言 前往某地 D.何故至于斯 这,这个地步 【解析】 去:离开某地。 【答案】 C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B.何不湄其泥而扬其波 鼓而去

C.沧浪之水浊兮 渔父见而问之曰 D.子非三闾大夫与 遂去,不复与言

【解析】 A项,两个“既”都是“已经”的意思。B项,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C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代屈原。D项,助词,通“欤”/介词,“跟,和”。

【答案】 A

1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色憔悴

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B.形容枯槁

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 C.圣人不凝滞于物

凝滞:拘泥,执著。今指知道变通。 D.何故深思高举

http://www.xiexingcun.com/ http://www.eywedu.net/

备课大师:免费备课第一站!

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解析】 凝滞:今指:①停止流动,不灵活;②凝聚。 【答案】 C

1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全天下的人都污浊了,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的人都昏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就被放逐了。

②一个才德兼备的人是不会执著拘泥于外物的,而且能够配合时局转变作为。 【参考译文】

屈原被放逐以后,来往于江潭之间,在水边且走且叹息,看起来憔悴枯瘦,一副病态愁容。 渔夫看到了就问他:“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流落到这个地方来呢?”

屈原回答说:“全天下的人都污浊了,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的人都昏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就被放逐了。”

渔夫说:“一个才德兼备的人是不会执著拘泥于外物的,而且能够配合时局转变作为。全天下都污浊了,为什么不跟着同流合污呢?所有人都昏醉了,为什么不跟着饮酒享乐呢?为什么要思虑得那么深远,表现得那么清高,而使自己遭到放逐呢?”

屈原回答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把帽子拍干净才戴上;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把衣服抖干净才穿上。怎么可以用洁净的身体去承受污秽的东西呢?宁可投身到湘江的流水中,葬身在江中的鱼肚里。怎么可以用清白的人格,去蒙受人世间的尘土呢?”

渔夫微微一笑,敲击着船板离开了,一面唱着歌说:“沧浪的水清澈的话啊,可用来洗我的帽带;沧浪的水污浊的话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脚!”然后就离去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四、语言表达

15.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学校准备举办“端午节晚会”。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横线上写一段开场白。要求:①主题鲜明,语言生动;②8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

【答案】 两千多年来,不朽的诗人屈原和飘香的端午一路相伴走来,他那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今晚,让我们用青春的旋律、美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欢度民族的传统节日。(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

16.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离骚》是我国古代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 屈原是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的作者。

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被《离骚》无情地揭露了出来。

①以《离骚》为主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屈原为主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按照要求从以上短句中找出一个基本的句子,以它为基础,然后将其余两个句子融入其中,让它们做句子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要注意调正语序。

【答案】 ①《离骚》是屈原创作的无情揭露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的我国古代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

http://www.xiexingcun.com/ http://www.eywedu.net/

备课大师:免费备课第一站!

②屈原是以无情地揭露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为主题的我国古代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的作者。

http://www.xiexingcun.com/ http://www.eywedu.net/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离骚》节选课时训练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7t3e1veoa4qfr016ro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