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第4课《我的水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23:17: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我的水钟》说课稿

乐清市建设路小学 叶小琴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第4课《我的水钟》。下面,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学生、教学法及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课的认识和处理。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分析:

《我的水钟》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第四课,本课是研究用水计时的总结汇报课,通过前一课《用水测量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两种水钟的构造及特点,经历了滴漏实验的研究,学生对滴漏能作为计时工具有了新的理解,有了制作水钟的欲望和基础。 这一节课,他们将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能计时10分钟的水钟,并用图画结合文字的形式对自己设计的水钟进行描述。还要在实验中检验自己的水钟是否计时准确,并对自己的水钟进行改进。在这节课中,学生将要经历设计方案——实验制作——修正方案的科学活动过程,这也是一个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2、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制作水钟的方案。2、利用剪刀、塑料瓶等简单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水钟。3、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改进。4、经历思考方案一制定计划一实施方案一检验成果一寻找原因一改进实验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2、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分工、合作,和谐的开展探究是重要的。3、体验到完成一个科学制作需要不断重复实验,在实验中逐步完善。 3.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水钟 4. 教学难点:控制漏水速度

5. 教学准备: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把美工刀、两个塑料瓶、一个时钟(或者手表)、一支记号笔和尺子。教师自己准备一个医院输液用的管子。 二. 说学情

经历了关于“用水测量时间”的研究,学生已经有了制作水钟的欲望和理论基础。在制作之前我要求学生先设计一个制作的计划,要先想好要制作的水钟的类型、式样、材料、操作步骤等事项。教材要求学生画出设计方案图,在插图的右边作了提示与思考,引领学生思考在制作设计方案的时候,需要思考的一些必要问题。

三. 说教法与学法

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使他们受益无穷。结合本课的特点,我的主导方法是“探究—研讨”式教学,同时综合运用发现法,谈话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活动中,我将注重生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体验探究的乐趣,培

养学生互相合作、交流、沟通倾听的能力。

在学法方面: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所以本节课我将让学生通过猜测、观察、验证等方法,在小组为单位的合作交流中,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探究活动,讨论得出一定的科学概念,从而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归纳的能力和注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及协作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预设,我将本课内容分为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设计水钟

在上课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对下列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第一,选择什么材料制作;

第二,怎么利用这些材料来制作水钟; 第三,如何标出刻度。

这些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如果不认真去思考,在实际操作中就会暴露出来。学生通过图画及文字描述来表述自己的思维。只有经历这个活动学生才能有准备、有目的地制订计划。可行的计划是制作水钟的前提。 从三年级学习到五年级,学生会用图画记录观察内容,画图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如果用画图与文字结合的形式设计一个科学作品,学生们的经历还是很少的。本课是组织学生开展这方面训练比较好的机会。“设计水钟”是一个思维层次比较高的环节,在教学中要把文章做足,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引导学生就水钟类型、控制流水速度、刻度三方面开展讨论,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水钟的模型。用画图的方式设计水钟时,教师要明确要求学生给“图”写上文字注解。这是了解学生思维发展比较好的方法。

在学生展示汇报过程中,我将通过追问的方式指导学生做好下列三项活动任务:(并板书)

(1)设计的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受水型?泄水型?) (2)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

(3)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难点,重点) (二):做一个“水钟”

制作水钟是检验学生“设计水钟”环节思维活动是否全面、细微的载体。在学生制作前,我要求学生对每种用具的使用的作用都要明确。如何选择合适的孔径以控制水滴的速度等等。在明确了制作方法和要点后,学生就开始自己水钟的制作环节,我将给部分有困难的学生及时有效的帮助。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水钟的制作。

(三):用水钟计时

“用水钟计时”在这个活动中,制作计划已经成为现实的成果,还要在实践中检验。将做好的水钟与钟表对照,你的水钟计时准确吗?当水钟出现误差时,原因出在哪里呢?在学生汇报展示时,我将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认真分析后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如果容器的形状不规则容易造成刻度的标识错误;第二,因为开始时容器里装了比较多的水,水的重量产生的压力比较大,开始滴漏速度会快一些。随着容器中的水位逐步下降,水的压力也越来越小,这样就影响了滴水的速度。

这是一个组织学生反思的环节。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进行反思。我将组织学生开展充分的研讨,并且让他们自己提出改进措施。如果学生提出改进措施有困难,我再引导学生观察书本中的“自制水钟插图”,与学生一起比较分析自己设计制

作的水钟与书本上制作的水钟有什么区别。组织这样的讨论可以促使学生思考产生误差的原因,帮助他们对自己的水钟提出改进措施。

学生分析了可能存在原因后,试图对自己制作的水钟进行改造。教科书用插图的形式提示学生可以用这些方法来改进自己的水钟。这幅插图有利于引导学生将计时器的研究方向从水钟过度到下一课的机械摆钟。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思考方案一制定计划一实施方案一检验成果一寻找原因一改进成果的科学探究活动。每个活动都要让学生充分探究,让他们理解一项研究成果的取得,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需要不断思考和改进,逐步完善。 (四)、拓展引申,深化认识 1.说说制作水钟给你的启示?

2.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时钟的科技发展史资料,体悟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设计意图:做好课外延伸,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与科技发展史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代又一代人不倦探索的结果。)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水钟

设计水钟:受水型?泄水型? 制作水钟:滴漏?刻度? 使用水钟:准确吗? 改进水钟:哪些因素?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理解和处理,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教后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除了科学启蒙外,还承担着部分涉及到技术领域的教学任务考试365编辑 以往科学课上我们比较重视科学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但对科学课中的“技术教育”内容比较忽视,往往停留在动动做做的操作层面。科学课里的“技术教育”不是纯技术的小制作活动,而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科学概念或原理的基础上,用科学概念或原理来引领的设计活动和科技制作活动。本案例以“做水钟”作为“技术教育”的内容,一是它既有科学的思想,二是又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从科学思想来说,它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时间的测量”单元中古人发明计时工具的一个具体例子,这是典型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创造的过程。同时,制作水钟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如何克服流水先快后慢的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孔径以控制水滴的速度,如何标注刻度等都需要在设计和制作中不断探索。

在科学课中进行“技术教育”时,我们要注意处理以下关系考试365编辑 1.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是开展“技术教育”的基础。科学课中的“技术教育”不是对某一或某些技巧的专门性训练,它不同于劳动技术课,它是对所学科学概念或原理的具体运用,是深化理解科学概念或原理的有效途径。 2.“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是科学课中“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技术设计”的能力包括发现和描述问题的能力,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并评价方案的

能力等;“动手制作”是在方案设计的引导下进行的动手实践操作活动,具体制作时又可以反过来修正和完善原先的设计方案,动手动脑,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0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第4课《我的水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81wv6zqln6tzp833x6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