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当代设计中的体现
帕拉迪奥可以说是把神殿建筑元素搬入民宅的第一人,他让普通的民宅都闪耀着文艺复兴的人性之光。一千五百年前罗马人Vitruvius(维特鲁威)写的《建筑十书》,在文艺复兴时期备受建筑师们的推崇。书中提到一本情色故事集,里面的情色描写与建筑环境丝丝入扣,结合得异常完美;每当主人公看到出色的建筑时,都会感到“不可思议的愉悦”,觉得那些造型别致和比例完美的建筑,就仿佛美女的躯体。这本《建筑十书》让帕拉迪奥似乎从中领悟到了建筑与人的某种联系,在设计中也格外的讲求造型、比例和对人性的凸显,这同样也是文艺复兴所倡导的建筑特色。
历史以来众多建筑、风格、派系都喜欢用其创始人的姓名来命名,例如:中山装、福特汽车、帕拉迪奥母题。。。帕拉迪奥,一位曾经的木匠,被西方冠以“史上最重要建筑师”之名,他曾默默无闻,也曾穷困潦倒,他用一座座美轮美奂的建筑建起一座城市,把神殿、教廷的美感引入民宅。
我想他不止是在建筑上做出巨大的贡献,他的帕拉迪奥劵柱式母题真正经久不衰的原因更在于“改造”二字上,这是一种不需要拆除旧的建筑,而是通过我们的双手和智慧让一个本身不完美的事物迸发出新的生命,这不是一个打破重建的过程,也不是一个完全否定丑陋事物的过程,而是一个善于在丑陋中寻找和创造不同于寻常的美的过程。这告诉我们我们不用再一味的拆除,重建,我们可以在保持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完善、进步。这即是建筑上一个伟大变革,也是哲学上一个跨时代的进步。
例如德国克隆克伦巴艺术博物馆,灰色的现代感与斑驳的遗址废墟相映成辉,材质的选择及立面的设计使两者更像冲撞中的融合却不显突兀。内部的废墟上的立柱则完全架空了新建的建筑部分,加建部分更像是一种包容而非凌驾。
德国克隆克伦巴艺术博物馆
英国的玻璃盒子泰特美术馆。
泰特美术馆
他的一本禁书、一套理论,一份精神,从意大利向外辐射,影响遍及北美、苏俄,乃至中国。
姓名:杨叶灵 学号:201130110728 班级:11级环境艺术设计2班 课程名称:建筑与室内发展史 指导老师:吴宗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