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态工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在某些农村,农民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和动物的粪便制造沼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沼气提供清洁能源 B.减少环境污染 C.沼渣是很好的有机肥
D.沼气的制造是好氧微生物活动的结果 答案 D
解析 产沼气菌属于厌氧微生物。
2.生态农业不仅指对于农作物中所含物质、能量的充分利用,还具有很多内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光、水等各种自然资源,设计出适合本地的生态农业结构的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中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作物“轮种”不仅能合理地利用各种矿质营养,还可避免某些虫害的大面积发生 B.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可以做到对农作物中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C.充分利用各种生物固氮措施,尽量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的施用 D.应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措施,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 答案 B
解析 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会造成环境污染,且不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3.下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效率
B.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的进行 C.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葡萄和蔬菜的产量
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 答案 B
解析 蚯蚓等能促进物质循环,但不能使能量循环流动。 4.下列不是马世骏的生态工程基本原则的是( )
A.整体 C.系统 答案 C
5.下列不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 A.向日葵与大豆间作 B.大豆和小麦轮作 C.人参生长在茂密的森林中 D.青霉菌和细菌 答案 B
B.循环 D.再生
6.生态农业是一个在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了 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 答案 A
解析 生态农业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复杂了,但食物链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变。
7.下列生态工程中,哪项工程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 A.沿海防护林工程 B.“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 C.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 D.防沙治沙生态工程 答案 B
8.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是高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B.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C.实现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答案 A
解析 生态工程属于低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9.“石油农业”是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用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需要大量的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原料或动力而得名。该生产模式的缺点不包括( )
A.高投入
C.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答案 D
B.高污染 D.高产出
解析 石油农业的缺点是高投入、高污染,可持续性差。其优点是高产出,对粮食安全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0.对生态农业原理中能量多级利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尽可能设计一条很长的食物链 B.使流向人类的能量最多
C.实现“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 D.通过生物防治减少能量损失 答案 C
解析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要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物质的多级利用,使能量最大限度地流向人类或人类所需的产品。食物链过长,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时逐级消耗,人类所获得的能量太少。
11.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 )
A.投入多,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D.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答案 B
12.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 ) A.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 B.选择合适的养殖动物以增加物种多样性 C.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D.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答案 C
解析 矿山废弃地很少有动植物,而且土壤也被严重破坏,所以关键是先要进行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13.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B.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C.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能奏效 D.可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答案 C
解析 对湿地的恢复不是简单的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能奏效的。 14.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 B.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C.尽量减少有害生物的种类 D.提高沼气池的转化效率 答案 A
解析 良性生态农业是指最大限度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
15.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理论( ) A.系统论
C.生物之间的共生理论 答案 C
解析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为互利共生关系,两者共生使系统有很高的生产力,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受到影响,故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共生理论。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减少城市垃圾可通过减少不合理输入的措施 B.减少工业垃圾的排放并积极鼓励回收利用
C.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目的是回收利用,不能掩埋处理 D.制定回收规章制度、防止“地沟油”进入餐桌 答案 C
17.下列不属于我国生态工程建设实例的是( ) A.沼气工程 C.防沙治沙工程 答案 D
18.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列哪一种做法更好( ) A.选择成本低廉的树种 B.选择单一树种 C.选择速生、抗病的树种 D.选择多种树种,增加物种多样性 答案 D
19.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不属于生态农
B.桑基鱼塘 D.焚烧城市生活垃圾 B.食物链理论 D.生物多样性理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