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 岁祺 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 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闺安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燕安 燕喜
贺生子者:麟安
对家居者,颂: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编辑: 编祺 编安
对写作者: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 诲安
对军界:勋扯 戎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意避免。
六 署名
笺文结尾,要写上发信人的名字和写信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名字之前加上相应的自称,名字之下要选用适当的礼告敬辞。
自称,是对受信人的自称,如给祖父母写信时自称“孙”(或“孙女”),给老师写信时自称“学生”,给哥哥写信时自称“小弟”(或“小妹”)等等。一封信中的自称与开头所书受信人的称谓是相呼应的,它们之间反映着写信人与受信人之间的关系,有时还反映特殊的感情或自谦。
书信中署名的一般运用规律如下:
1. 直系尊亲给子孙写信时不署名,只写“祖父示”、“父(母)字”即可;
2. 给家族中或其他关系中特别亲近的人写信时署名但不写姓,只写名或字,如“男伟”、“女儿迎峰”、“挚友洪东”、“愚兄晓林”等;
3. 其余关系用全姓名,如“学生林涛”、“同学赵白帆”等。
关于礼告敬辞,如“学生赵白帆敬启”、“男伟叩”、“鲁迅启上”等,这些便是自称、署名、礼告敬辞三者联用的形式,其中的“敬启”、“叩”、“启上”等,即所谓礼告敬辞,也叫做“末启辞”。
礼告敬辞的使用应切合写信人与受信人之间的关系。
时间是书信写作必不可少的内容,按常规,都把写信的时间写在最后,在礼告敬辞之下;如果省略掉礼告敬辞,则时间便写在署名之下。
传统礼告用语
应用对象
常 用 语
直系尊亲 :谨禀 敬禀 叩禀 叩上
长辈:谨上 敬上 拜上 敬启 谨启 谨上 谨肃 肃上
平辈 :敬启 拜启 谨白
晚辈 :手书 手谕 字 示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 字示 白谕 手白 手谕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附候语及补述语
附候语是附带问候的辞令。给亲朋写信时,如果与受信人的家人或身边朋友、同事也有交情(如“请向某某致意”,“请在某某前问安”),或者写信人的家人及身边朋友、同事也认识受信人,往往在信中附带致以问候,表示思念及之情(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