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 3-2知识点
第四章:电磁感应
一.磁通量
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 =BS·sin ;单位 Wb,1Wb=1T·2 m ;标量,但有正负。 二.电磁感应现象
当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有感应电流的现象。如果电路不闭合只会产生感应电动 势。(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是 1831年法拉第发现的)。 三.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 、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2 、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其本质也是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 四.感应电动势 1 、概念: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2 、产生条件: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与电路是否闭合无关。 3 、方向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断。 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 、内容: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ΔΦ
2 、公式:E=n ,其中 n为线圈匝数。
Δt 3 、公式 E
n 中涉及到磁通量的变化量 t
的计算, 对 的计算, 一般遇到有两种情况:
BS , 此时 E
1).回路与磁场垂直的面积 S 不变, 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 由 ( 的
n B S , 此式中
t
B B
叫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 若 是恒定的, 即磁场变化是均匀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恒定电动势。
t t
( 2).磁感应强度 B 不变, 回路与磁场垂直的面积发生变化, 则 B·S , 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的
轴匀速转动产生交变电动势就属这种情况。 ( 3).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量、磁通量的变化率的区别 三个量 比 较项目
某时刻穿过
物理意义
某个面的磁 感线的条数
ΔΦ=Φ -Φ 2 1
大小
Φ=B·Scosθ
ΔΦ=B·ΔS ΔΦ=S·ΔB
若 有 相 反 方 开始时和转过 180°时平面都与磁场
注意
向磁场,磁通 垂直,穿过平面的磁通量是一正一负, 量可能抵消
ΔΦ=2BS,而不是零
既不表示磁通量的大小,也不表示变化 的多少。实际上,它就是单匝线圈上产 ΔΦ
生的电动势,即 E=
Δt
ΔΦ ΔS ΔΦ ΔB
或
Δt =B Δt Δt =S Δt
某段时间内穿过某个面的磁通量变化
穿过某个面的磁通量变化的快慢
磁通量
磁通量的变化量
磁通量的变化率
注意: 1 该式
○
E
n 中普遍适用于求平均感应电动势。 t
/ t 有关, 而与磁通的产生、磁通的大小及变化方式、电路是 2 否闭合、电路的结构与材料等因素无关
六.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 1 、导体垂直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可用 E=Blv 求出,式中 l为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 (1)有效性:公式中的 l为有效切割长度,即导体与 v垂直的方向上的投影长度。
○ E 只与穿过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
甲图:l=cdsinβ; 乙图:沿 v 方向运动时,l=MN;沿 v 方向运动时,l=0。 1 2 丙图:沿 v 方向运动时,l= 2R;沿 v 方向运动时,l=0;沿 v 方向运动时,l=R 1 2 3
(2)相对性:E=Blv中的速度 v是相对于磁场的速度,若磁场也运动,应注意速度间的相对关系。 2 、导体不垂直切割磁感线时,即 v与 B有一夹角 θ,感应电动势可用 E=Blvsinθ 求出。
、公式 E Blv 一般用于导体各部分切割磁感线的速度相同, 对有些导体各部分切割磁感线的速度不相同 3
的情况, 如何求感应电动势?
例:如图所示, 一长为 l的导体杆 AC绕 A点在纸面内以角速度 匀速转动,转动 的区域的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为 B, 求 AC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解析: AC各部分切割磁感线的速度不相等, v A 0,v l , 且 AC上各点的 C 线速度大小与半径成正比,
v v v C 1 l C
, 故 E Bl2 。 所以 AC切割的速度可用其平均切割速度 v A
2 2 2 2
4 、E nB·S·· ——面积为 S的纸圈,共 n 匝,在匀强磁场 B中,以角速度 m 匀速转动,其转轴与磁场方向垂直,则当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线圈两端有最大有感应电动势解析:设线框长为 L,宽为 d,以 转到图示位置时,
m
。
ab 边垂直磁场方向向纸外运动切割磁感线,速度为v
( 圆运动半径为宽边 d的一半)产生感应电动势
d
·
2
d 1
BL·· BS· , a 端电势高于b端电势。
2 2
1
同理 cd 边产生感应电动势 E BS 。c 端电势高于 d端电势。
2
则输出端 M.N电动势为 E BS 。如果线圈n 匝,则 E nB·S·· ,M端电势高,N端电势低。 m mE
BL·v
参照俯示图:这位置由于线圈边长是垂直切割磁感线,所以有感应电动势最大值 E m,如从图示位置转过一 个角度
E
,如果圆周运动线速度 v ,在垂直磁场方向的分量应为v cos ,此时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
E .即作最大值方向的投影 E m E .cos =nB·S··cos ( 是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的夹角)。当 m .cos
线圈平面垂直磁场方向时,线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不切割磁感线,感应电动势为零。 七.总结:计算感应电动势公式:
E E
如v是瞬时速度,则 BLv
如v是平均速度,则 n t
为瞬时感应电动势。 为平均感应电动势。
t是一段时间,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t o,为瞬时感应电动势。
1 2
BL (导体绕某一固定点转动) 2 E B ·S· m n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时有感应电动势最大值
E
E B·S···cos瞬时值公式,是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夹角 nE
注意:1.公式中字母的含义,公式的适用条件及使用条件。 2 .感应电流与感应电量,当回路中发生磁通变化时, 由于感应电场的作用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 感应电流, 在 t 内迁移的电荷量为感应电量。
q
It
E R n n t t , 仅由回路电阻和磁通量的变化量决定, 与磁通量变化的时间无关。 Rt R
因此, 当用一磁棒先后两次从同一处用不同速度插至线圈中同一位置时, 线圈里聚积的感应电量相等, 但
快插与慢插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不同, 外力做功也不同。 八.楞次定律: 1 、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的方向,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磁通量的变化。
产生 建立 阻碍
即原磁通量变化 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磁场 原磁通量变化。 ( 这个不太好理解、不过很好用 口诀:增缩减扩,来拒去留,增反减同) 2 、楞次定律的理解: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要反抗(或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
(1 )阻碍原磁通的变化(原始表述); (2)阻碍相对运动,可理解为“来拒去留”。 (3 )使线圈面积有扩大或缩小的趋势; (4)阻碍原电流的变化(自感现象)。 3 、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具体步骤:
(1 )查明原磁场的方向及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2 )根据楞次定律中的“阻碍”确定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3 )由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用安培表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 4 、当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用右手定则可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导体运动切割产生感应电流是磁通量发生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的特例,所以判定电流方向的右手定则也是楞 次定律的特例。 (“力”用左手,“其它”用右手) 九.互感 自感 涡流 1 、互感:由于线圈 A中电流的变化,它产生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磁通量的变化在线 圈 B中激发了感应电动势。这种现象叫互感。 2 、自感:由于线圈(导体)本身电流的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自感现象。 1 碍线圈(导体)中原电流的变化。
自感电动势的大小跟电流变化率成正比。
○ 在自感现象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分析可知:自感电动势总是阻
E
自
L It
L是线圈的自感系数,是线圈自身性质,线圈越长,匝数越多,横截面积越大,自感系数 L越大。另 外, 有铁心的线圈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心时要大得多。单位是亨利(H)。 问题, 2
例:如图 2所示, 原来电路闭合处于稳定状态, L与 L 并联, 其电流分别为 I 和I , 方向都是从左 A L A 到右。在断开S的瞬间, 灯A中原来的从左向右的电流 I A立即消失, 但是灯A与线圈L构成一闭合回路, 由
于 L的自感作用, 其中的电流 I L不会立即消失, 而是在回路中逐断减弱维持
短暂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内灯 A中有从右向左的电流通过, 此时通过灯 A的电 流是从 I L 开始减弱的, 如果原来 I L I A , 则在灯 A熄灭之前要闪亮一下; 如 果原来 I L I A , 则灯 A是逐断熄灭不再闪亮一下。原来 I L 和I A 哪一个大, 要 由 L的直流电阻 R R I L 和 A的电阻 R A 的大小来决定, 如果 R L A ,则I L A ,
如果 R R I 。 L A ,I L A3 、涡流及其应用 ( 1)变压器在工作时,除了在原、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外,变化的磁通量也会在铁芯中产生感应电流。 一般来说,只要空间有变化的磁通量,其中的导体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我们把这种感应电流叫做涡流
○ 自感现象分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两种, 其中断电自感中“小灯泡在熄灭之前是否要闪亮一下”的
(2 )应用:○1新型炉灶——电磁炉。 2金属探测器:飞机场、火车站安全检查、扫雷、探矿。 ○
第五章:交变电流
一.交变电流 1 .定义: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图像:如图(a)、(b)、(c)、(d)所示都属于交变电流。其中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正弦交流电, 2
如图(a)所示。
二.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和图像 1 .产生: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匀强磁场的线圈的对称轴作匀速转动时,如图产生正弦(或余 弦)交流电动势。当外电路闭合时形成正弦(或余弦)交流电流。
2 .变化规律:
(1 )中性面:与磁感线垂直的平面叫中性面。
线圈平面位于中性面位置时,如图(A)所示,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变化率为零。因此, 感应电动势为零 。
当线圈平面匀速转到垂直于中性面的位置时(即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如图(C)所示,穿过线圈
的磁通量虽然为零,但线圈平面内磁通量变化率最大。因此,感应电动势值最大。 E 2N·B··l v NB···S (伏)(N为匝数)
m
三.正弦交流电的函数表达式
若 n匝面积为 S的线圈以角速度 ω 绕垂直于磁场方向 的轴匀速转动,从中性面开始计时,其函数形式为 e =nBSωsinωt,用 E=nBSω 表示电动势最大值,则有 e=Esinωt。其电流大小为
m m
e E m
i= = sinωt=Isinωt。 m
R 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