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means of observation, behavioral approach,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 pattern of information-seeking of local and oversea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asic pattern strategies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seeking
财政2007年决算报表情况汇总
一、资产负债表
1、修改出错说明:根据新准则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指南,“对首份年度财务报表的列报,母公司尚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而子公司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母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时,可以将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按母公司的会计政策调整后合并,也可以将子公司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直接合并。”据此,如果母公司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而将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子公司财务报表直接合并,则合并报表可能存在执行新会计准则特有的项目。原软件中设置的A224公式:如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则新准则特有的项目应为0。由于可能存在上述情况,在出错说明中增加“如将执行新准则的子公司直接合并,合并报表可忽略此出错信息”,审核从合理性审核改为核实性审核。
2、修改公式A227:如果报表类型为单户表或境外并企业表,增加了未确认投资损失(90行)项目为0。
3、增加公式:
(1)增加公式F229。如执行新会计准则,且报表类型为单户表,则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股权分置流通权、合并价差、递延税款借项、递延税款贷项、未确认投资损失项目为0。
1
(2)增加公式F230,IF [91]>0 THEN [91]>=[92],如未分配利润>0,则未分配利润>=现金股利。
二、利润表
1、修改出错说明:公式A304管理费用的出错说明增加“如减值准备本期冲回金额大于其他管理费用,可忽略此出错信息”。原软件中的公式设置为管理费用总额大于或等于业务招待费和研发费,如存在减值准备本期冲回金额大于其他管理费用合计的情况,则公式不成立。
2、修改公式A306投资收益:增加一个条件为且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原软件中的公式设置为投资收益总额大于或等于对联营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如存在以权益法核算的子公司亏损大于其他的投资收益时,则公式不成立。
3、增加公式:
(1)增加公式F31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38行=36行-37行)。
(2)增加公式F316。如未执行新会计准则,且报表类型不为合并表,则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未确认的投资损失、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项目为0。
三、现金流量表
修改出错说明:公式A002、A003的出错说明中增加“如有现金等价物,可忽略此出错信息”。原软件中设置的表间公式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期初、期末余额(39行、40行)等于资产负债表货币资
2
金的年初、年末余额,如有现金等价物,公式不合理。
四、应上交应弥补款项表 增加公式
(1)F604、F605:资产负债表的应交税费57行期初、期末数等于本表的一至七项、九至十项的年初数和年末数之和,即Z01表57行期末数=F01表(5行+10行+15行+20行+25行+30行+35行+43行+48行),期初数同理。
(2)F606:[108]>=[41]/0.33,应纳税所税额>=应交所得税/0.33 五、资产减值准备情况表 修改公式
A704
的出错说明,改为
17
行=
(1+2+3+6+7+9+11+14+16)行。
2、增加公式:
(1)增加公式F711,如未执行新会计准则,且报表类型不为合并表,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油气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项目为0。
(2)增加公式F712,如执行新会计准则,且报表类型不为合并表,则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债权投资减值准备项目为0。
3、修改公式A706为: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固定资产盘亏+固定资产毁损、报废-固定资产盘盈(23行≥(24+25-26)行)。
五、基本情况表 1、增加公式
3
(1)F819: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原价)=固定资产原价合计(71行=76行)。
(2)F820:[*]>0{8~13,36~40,54},职工人数及工资应大于0. (3)F821:IF [54,1]>0 THEN [54,1]>[53,1],如果工业总产值大于0,总产值大于增加值。
(4)F822:[58]>=[63],一般情况下企业本年收到的财政性生产发展性资金应大于企业科技资金来源的政府拨款部分。
(5)F823:[86]=[87]+[88]+[89], 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购置固定资产+基建投资+其他投资。
(6)F824:IF BBLX<>\,不为差额表时,全年实际发放的职工工资总额大于或等于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7)F825、F826:IF [76]>0 THEN [77]&[80]>0、IF [81]>0 THEN [82]&[84]>0,如固定资产原价及计提的折旧>0,则其中项合计数>0。
(8)F827:
[54,1]=[40,1]+[45,1]+F01[71,1]+F01[76,1]+F01[81,1]+F01[86,1]+F01[91,1]+Z02[23,1]+[81,1]+F01[98,1]-Z02[27,1]-F01[105,1],增加值按上报统计局同口径数据填列。如不上报统计局,按上述公式参考填列。
2、建议要求企业将本表的人数、工资情况与劳资部门核对后填列。
六、增加表间公式:
1、F057:Z02[27,1]>=F01[61,1],补贴收入>=应补的预算弥补亏损及补贴。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