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建库工作之图幅接边方法
资环03级3班 陶舒 1030901407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类型在不断变更,土地资源也不断减少。要及时、准确的掌握土地利用情况,抛弃传统方法的累赘、复杂与低效,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势在必行。而图幅拼接过程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前栅格图的校准、矢量化过程中的及时校准是拼合成败的关键,方法的选择更是其精度的保证。 关键字: 土地利用现状建库 图幅接边 拓扑 仿射变化 1 前言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类型在不断变更,土地资源也不断减少。如何及时、准确的掌握土地利用情况,势必要建立土地利用现状库。传统的土地利用类型只能在行片或卫片等影像数据上进行解译,在以人工录入表格的方式建立属性数据库。这种方法缺乏不能进行属性、空间数据互查,查询起来累赘、复杂。那么,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就势在必行了。尤其是建立一个面向对象的、可进行属性、图形互查的GIS空间数据库,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城市的规划、自然保护乃至政府部门的管理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其具体流程如下图:
2 图幅拼接
2.1 图幅拼接的重要性
图幅拼接过程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前栅格图的校准、矢量化过程中的及时校准是拼合成败的关键。然而,由于我们在工作开始之初并未协调好,矢量化前的栅格图的校准并不是很准确,且矢量化过程中存在误差,因此当十个小组将各自进行处理、修正后的矢量图集中时,发现图幅周边的接边处或错开、或重叠,且图中误差程度在几毫米甚至十几毫米以上(如图1所示),图幅接边工作无法继续。
这时,我们请教了李老师,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即按照
地图的经纬度生成标准的接边框,将每个组的图幅与此边框建立拓扑,设置优先级,保证矢量图以此边框为边界。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工作继续开展。
2.2 图幅拼接的步骤 2.2.1接边框的生成
接边框的生成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是通过在ArcGIS中调用fishinet插件,输入成图范围左下角的经纬度坐标,设置图框数目为三行四列,且计算每个图框的长度、宽度(均以经度、纬度表示),系统自动生成。在这个过程中,须注意的是经纬度的坐标须将分、秒转换到度,因此会存在一些误差,若通过自己编程来实现,可以将其转换到大地坐标系,这样更为准确,但对于我们现阶段来说比较困难,且费时费力,因此这次没有采用。此外,在ArcMap中有生成接边图的工能,结果与使用插件的效果相似。 2.2.2 图幅与边框的校准 方法(1):建立拓扑
新建一个Geodatabase,在里面新建要素集,在要素集导入标准图框中的shape 文件坐标属性,将要拼接的两幅图中导入到新建的Geodatabase中。
打开ArcMap,加载新建的面层图及标准图框的面层,复制图所在的边框在新建的图层里。在ArcCatalog中为每幅小图及它相应图框建立拓扑关系。设置拓扑容差,把边框优先级设为1,地块优先级为2。添加拓扑规则:边框与地块图层之间:必须覆盖;面块图层:不能重叠(面—面),不能有缝隙(面—线)。将要拼接的两幅图的拓扑添加进来,利用ArcToolbox中Data Management toolbox > General > Append,选择其中的“合并图层”,系统自动合并图层。
然而结果却相当的不理想,尽管面层图的边框能与接边图完全吻合,但代价就是面层图里面的所有面层全部错位、变形。然后,我们尝试了不同的规则,包括接边线层与面状图层的互相重叠,且面状图层不能重叠或覆盖,并设立了不同的容差范围,依旧效果不佳。 由此得出结论: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基本重叠、一致的两个面层。
方法(2):仿射变化
调用SpacialAjustment工具,对矢量线层图开始编辑,打开捕捉(snapping),Set Ajust Data
中All features in these 选择矢量图,打开Adjustment Properties中Source Layer >矢量线层图,target Layer>接边条,然后分别对应四个角点进行对准(如图2、图3所示),最后Adjust,结果如图4。
图4 校正结果
但这样的变化依然不会严丝合缝的对准接边图,仍需再对其进行拓扑、查错,将原矢量图的边框删除,用接边图代替,对其建立拓扑,人工对照地图底图对其进行纠正,保证图内没有断点。
2.2.3接边点匹配
将10幅单图按此方法进行校准,并利用拓扑、设立规则保证其没有错误,以此保证错误尽量在单图幅作业中纠正,再将其集合在一起。此时,尽管10幅单图已解决了图幅重叠的问题,但依然会存在接边线处权属界限、道路等要素的错位,因此得对其进行手工匹配。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线状地物图幅接边误差应限制在1.5mm以内,因此在拼接过程中,应根据底图接边,尤其是控制区(行政村)的接边、权属界线的接边和图斑界线的接边。
通过查阅一些参考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匹配,其方式包括趋势接边、非趋势接边、直接接边。 (1) 趋势接边
如图5,这种方法可将误差分配给街边点的毗邻点,保持对象的大体趋势不变。
(2)非趋势接边
如图6,这是一种传统的匹配方式,只是改变接边点的首点或末点坐标值,
(3)直接接边
如图7,当接边处的物体时建筑物时,不能存在拐点,则可直接相连。
3 注意问题:
3.1图幅接边时的注意事项
1 拼合前应保证各个图幅中不存在拓扑错误,以此将其错误尽量在单图幅作业中纠正; 2 在使用Extent/Trend时,必须把图放大到一定范围,否则不会有理想的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