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骄子之路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综合测评6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8 0:47: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阶段综合测评六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温馨提示:1.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书写在试卷上;交卷前请核对班级、姓名、考号。2.本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3.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6届河北保定模拟)下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的稳定性与⑤有关,生物体内DNA解旋酶、RNA聚合酶、DNA聚合酶、逆转录酶等可以断开⑤键

B.④是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DNA连接酶可催化⑥或⑦键形成

D.A链、B链的方向相反,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

解析:本题结合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考查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及识图的能力。图示中⑤表示氢键,DNA分子的⑤氢键越多,DNA的稳定性越高,断开⑤需要能量,可以不需要酶的催化,A选项错误;④包括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但①与②③不属于一个脱氧核苷酸,B选项错误;⑥为磷酸二酯键,⑦表示磷酸键,DNA连接酶可催化⑥形成,但不能催化⑦形成,C选项错误;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构成双螺旋结构,其骨架是外侧交替排列的磷酸和脱氧核糖,D选项正确。

答案:D

2.(2016届山东潍坊高三模拟)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但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1

A.转运甲硫氨酸的tRNA其反密码子为AUG

B.血清白蛋白和线粒体中的蛋白质修饰加工的场所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血清白蛋白中一定不含甲硫氨酸

D.编码血清白蛋白的基因突变可能不影响血清白蛋白的功能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甲硫氨酸的密码子为AUG,所以转运甲硫氨酸的tRNA其反密码子为UAC,A选项错误;血清白蛋白是分泌蛋白,其修饰加工的场所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线粒体中的蛋白质不是分泌蛋白,只能在线粒体内合成、加工,B选项错误;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氨基酸不是甲硫氨酸,但不表示整个血清白蛋白中不含甲硫氨酸,C选项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编码血清白蛋白的基因突变可能不影响血清白蛋白的种类及功能,D选项正确。

答案:D

3.(2016届安徽模拟)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A~G表示生物分子,其中C可以携带氨基酸,①~③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B、C中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B.③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 C.①过程需要解旋酶的参与才能完成 D.②③过程可在细菌细胞中同时进行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据图分析可知①、②、③分别表示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A、B、C分别表示转录形成的RNA,由题意可知C为tRNA,可以携带氨基酸,为三叶草结构,tRNA中有碱基互补配对现象,A选项错误;翻译过程中核糖体可沿着mRNA移动,B选项正确;DNA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的参与才能完成,C选项正确;细菌等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转录和翻译可以在拟核同时进行,D选项正确。

答案:A

4.(2016届浙江温州十校模拟)图甲表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图乙表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对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

A.图甲中y代表核糖,z代表含氮碱基

B.图甲所示结构与DNA基本组成单位的不同在于y和z C.图乙所示的过程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图乙中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位于b端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图甲所示的结构为核糖核苷酸,其中y、z分别代表核糖、含氮碱基,A选项正确;DNA与RNA的基本组成单位的不同表现在五碳糖和碱基的不同,B选项正确;图乙所示为翻译过程,该过程中mRNA上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C选项错误;由图可以看出肽链的合成顺序应该是从a端到b端,终止密码子位于b端,故D选项正确。

答案:C

5.(2016届北京海淀区高三模拟)在DNA复制开始时,将大肠杆菌放在含低剂量H标记的脱氧胸苷(H-dT)的培养基中,H-dT可掺入正在复制的DNA分子中,使其带有放射性标记。几分钟后,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高剂量H-dT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收集、裂解细胞,抽取其中的DNA进行放射性自显影检测,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以作出的推测是( )

3

3

3

3

A.复制起始区在高放射性区域 C.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

B.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D.DNA复制方向为a→c

3

解析:本题考查DNA复制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理解层次,难度不大。根据题干及题图信息,H-dT具有放射性,放射性高说明有H-dT掺入,由图中b区域放射性低而两端放射性高,是复制的起始点,两端的a、c区域是后来复制形成的DNA片段,可以推测DNA复制是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的,即b→a及b→c;本实验结果无法判断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只有C对。

答案:C

6.(2016届新疆乌鲁木齐高三模拟)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某物质的合成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3

A.方框A表示的结构为核糖体 B.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 C.该过程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密码子只存在于图中①链上

解析:本题考查转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分析图示可知,图示为转录过程,其中①②③分别为RNA、DNA的非模板链和DNA模板链,方框A表示RNA聚合酶,A选项错误;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B选项正确;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C选项正确;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链上,D选项正确。

3

答案:A

7.(2016届天津河区高三模拟)对下列各图分析不准确的是( )

A.甲图中的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乙图中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方向为从右到左,所用原料是氨基酸 C.对于丙图,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可以进行①②③⑤过程 D.丁图中该段内有6种核苷酸

解析: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及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甲图中①②③过程分别表示转录、翻译和DNA复制过程,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A选项正确;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所用的原料是氨基酸,B选项正确;丙图中①~⑤过程分别为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和RNA复制过程,T细胞可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可发生①②③过程,不能发生④⑤过程,C选项错误;丁图为转录过程,其中的DNA链中含有3种核苷酸,RNA链中也含有3种核苷酸,共计6种核苷酸,D选项正确。

答案:C

8.(2016届山东济南模拟)甲图表示将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乙图为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菌的抗体 B.甲图中的S型菌是由R型菌转化而来的

C.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沉淀物中完全没有放射性 D.乙图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后不经过搅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要减弱

解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的理解分析能力。甲图中刚开始一段时间,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菌的抗体,所以R型菌的数量增多,A选项正确;由于S型菌已经被加热杀死了,所以活的S型菌肯定是由R型菌转化而来的,B选项正确;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若搅拌不充分,沉淀物中可能存在少量放射性,C选项错误;乙图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

4

后不经过搅拌,则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一部分会附着在细菌表面,导致悬浮液中放射性减弱,D选项正确。

答案:C

9.(2016届安徽合肥市高三模拟)图示为细胞内DNA分子上头尾衔接的三个基因组成的结构基因群。同时且共同转录成一个mRNA,核糖体沿mRNA移动,直至合成完mRNA所编码的全部多肽。该过程( )

A.在原核细胞内①过程还未结束即可进行②过程

B.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的多条肽链都相同 C.决定①②过程开始和终止的结构存在于RNA分子上 D.①和②进行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一致

解析:本题考查DNA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难度中等。图中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原核细胞没有核膜,这两个过程可以同时进行,A选项正确;图中的DNA分子上有三个基因,故表达出的多肽链不止一种,B选项错误;决定转录过程开始和终止的结构为启动子和终止子,而不是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位于DNA分子上,C选项错误;转录和翻译过程碱基配对方式并不完全相同,转录中有T-A和A-U,而翻译中只有U-A,D选项错误。

答案:A

10.(2016届安徽合肥高三模拟)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通过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传递遗传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多起点复制大大提高了DNA分子复制的效率 B.可遗传变异不一定涉及核酸分子结构的变化 C.一般而言,RNA是单链核酸分子,不含氢键 D.RNA聚合酶具有识别DNA特异性序列的功能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的能力,难度中等。DNA从多个起点同时复制,加快了复制的效率,A选项正确;可遗传变异不一定涉及核酸分子结构的变化,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选项正确;tRNA分子有部分双链区域,在这些区域含有氢键,C选项错误;RNA聚合酶与DNA上的启动子结合,催化转录过程,D选项正确。

答案:C

11.(2016届辽宁沈阳市高三模拟)如图表示HIV侵染人体T细胞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5

骄子之路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综合测评6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8ilq4bbkv507xn0uyq64mg6283nif00pz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