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实施评估报告
这些地区市民的需求。另外,社区级文体活动设施普遍缺乏,不能满足社区广大居民日益提高的各种需求。
益阳主城区体育设施仍十分缺乏,主城区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除奥林匹克公园外,其他区域的公共体育场馆总体不足,资阳区、赫山区现有公共场馆设施陈旧,很不配套,功能低下,无法承接国内外高水平赛事。
与城市建设的步伐相比,医疗卫生的发展相对滞后,用地布局不够合理,医疗机构主要集中于老城区,用地发展受到限制。同时城市新区的医疗卫生配套建设没有跟上,居民就医不便。
教育科研用地在布局上相对比较分散,旧区一些学校用地规模过小,今后很难有发展的余地。而新区的中小学用地严重不足,对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商业服务设施布局比较分散,虽已初步形成以康富路为轴线的市级商业中心,但中心集聚度不高。市级商业中心以外的商业用地则比较分散,规模较小。区级商业中心多位于老城区或车流量较大的交通要道上,环境较差,对城市的交通也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主城区的农贸市场存在着布局不合理,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市场基础设施薄弱,建设水平不高、马路市场猖獗,影响市容市貌等问题。而规划中的其他专业市场、物流区建设缓慢,没有形成规模。
3.3.7 城市工业用地规划
? 规划内容:
规划目标:坚持新型工业强市战略,形成与城市功能相适应,以产业高聚集度、产品深加工、分工专业化为特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支柱产业作用突出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现状工业按照不同的区位和用地条件进行调整改造;注重生态环境要求,加快对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升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层次,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资源整合为核心,注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特色产业。
工业用地布局规划:将工业区由分散布局逐步调整为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功能。规划工业用地200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2.5%,其中一类工业用地800公顷,二类工业用地880公顷,三类工业用地320公顷。规划二个集中的工业园区、一个工业基地和一个工业点,分别为:益阳高新区、长春工业园、宁家铺工业基地和港口工业点。
益阳高新区是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综合性园区,规划总建设用地面积19.79平方
28
《益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实施评估报告
公里。
长春工业园位于资阳片区东北部,控制建设用地面积6.98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4平方公里。西部布置一类工业,中部布置二类工业,白马山路以东布置三类工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纺织、化工、食品等产业。
宁家铺工业基地位于赫山南片区,迎宾路以南区域,是益阳高新区东扩工业发展用地,主要承接长株潭城市群产业梯度转移工业项目,以装备制造、纺织、化工、食品等产业为主。
港口工业点位于港口附近,有水陆联运线,交通运输方便,又处于下风向,水源下游,可发展有一定污染的用水量大的二、三类工业。主要发展化工、冶金等产业。
? 实施情况:
益阳主城区现状工业用地面积为1223.6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4.23%,人均23.99平方米。
益阳主城区的工业主要是在工业园区发展,工业园区已成为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发展、老城区内企业规模扩张和主城区空间外延的重要承载平台。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其中包括纳爱斯、中科软件、科力远、惠同新材料、博云高科、晶鑫新能源等知名企业。长春工业园形成了电子、化工、冶金、纺织等产业开发,园区已发展为产业特色鲜明、现代制造业聚集、综合配套能力强、具有较大影响的现代制造园区。园区已吸纳了湖南宇晶机器、中宇爱斯柯、富日化工、龙建达等10多家高科技企业以及奥士康、森华林业等几家大型工业企业。
? 实施评价:
虽然主城区工业发展较快,然而与周边较发达省市相比,益阳“工业弱市”的局面仍未改变,缺少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优势骨干企业,园区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布局不合理,较为分散,各园区之间仍然存在项目引进无序竞争,导致各区工业集聚规模小,相互干扰大等问题。在引进项目时由于选址方面缺乏引导力度,造成了工业用地挤占城市生活建设用地现象和用地不经济的问题,比如园区三类工业用地布置不合的现象时有存在。
3.3.8 城市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 规划内容:
29
《益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实施评估报告
规划仓储用地面积为2.62平方公里。确定了以下几处仓储区:国家粮食储备库,位于高新区,以国家粮食储备库为基础进行完善,形成一个大型仓储区;港口仓储区,位于资水下游港口附近,以外贸物资、集装箱中转为主,结合水陆联运线形成生产性货物流通中心;货站仓储区,主要为各种物质中转储备仓库和集装箱及危险品仓库;工业园仓储,主要为三大工业园区配套仓库。危险品仓储区,近期搬迁城区危险品仓库,在城南城市外围和资江下游港口区以东各设置1处危险品仓储区,不同性质危险物品仓库之间应设置100—500米距离的防护隔离带;城区各综合性生活仓储根据需要布置。
物流园区规划:设置现代物流配送企业5家以上,专业化配送中心5—8处,以建材、日用工业品、蔬菜、肉食品及冷藏等行业为重点,发展五大物流基地:火车东站物流基地、株木潭物流基地、银城物流基地、城北物流基地和东港区物流基地。
? 实施情况:
益阳中心城区现状仓储用地面积为60.7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0%。现状的仓储用地主要为位于高新区的国家粮食储备仓库以及旧城区一些零散的仓库用地。
? 实施评价:
仓储业发展缓慢,总体规划确定的港口仓储区、货站仓储区、工业园仓储、危险品仓储以及物流园区均没有形成。
3.3.9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规划内容:
规划要求完善绿地系统、提升已建设绿地的质量。到2020年主城区公共绿地达到9.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9平米;旧城区绿地率达到30%,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结合绿化轴线,建立有机、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环形加网状的理想绿地空间布局,形成“二环三廊,六轴多点”的结构形式。其中:二环指由由外环快速路防护绿带、益阳市区西、南部生态保护绿地、寨子仑风景区、梓山湖主题公园、云雾山生态保护区、会龙山生态保护区、资江两岸生态绿带形成的“山—水—城”扇环;以及由碧云峰风景区、黄家湖自然风景区、洪山竹海风景区、鱼形山水库风景区、迎风桥水库风景区、南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区形成的“山—水”圆环。“三廊”指由资江、志溪河、兰溪河及其两岸的水源保护绿地、防护绿地、自然湿地和滨水公园构成的生
30
《益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实施评估报告
态恢复廊道,其宽度控制在30米以上,局部100-150米。“六轴”指沿金山路、龙洲路、银城路、迎宾路、益阳大道和长春路布置的绿化构成总体结构上的“六轴”。多点指由城市主干道交叉口、城市景观重要结点、专类公园、区级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等组成的绿化体系。
规划要求强化公共绿地的建设,建设各种类型的公园,其中建设市级公园6个,主要有会龙山公园、秀峰公园及梓山湖公园等。建设金花湖等6个区级综合公园,要求主城区内的八大片区,均应设置区级公园1处,其中中心片区可设区级公园2处,规划总共建设有11个片区级公园,并在主城区景观道路两侧,居住区出入口附近建设街头绿地。
规划在长常高速公路两侧、石长铁路及洛湛铁路两侧设立防护林带,并在城市周围和城市功能分区的交界处,建设绿化隔离带,宽度为30—150米。益阳电厂、团洲污水处理厂、大型变电站等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以及龙岭工业园、长春工业小区等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防护绿地。另外,为防止市殡仪馆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在殡仪馆与周围居民生活区之间设置宽75米的防护林带。
规划在在北峰山、城南与新堤嘴等处设置生产绿地。面积140公顷。 规划生态绿地由基本农田、耕地、林地、园地和自然湿地组成,因其多层次的绿化效果和复合的生态功能,构成主城区外围重要的隔离绿带。并要求沿主城区外围的生态“绿环”,向东与资阳区的黄家湖、迎风桥水库,向西结合桃江县的洪山竹海,构成水、城相间相隔的城市空间格局。
? 实施情况:
自总规实施以来,益阳市坚持从益阳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的发展思路,对城市绿地的建设高度重视,提出了建设“绿色益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战略目标,中心城区以每年十万棵树进城等活动为基础,城市绿地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近年来,中心城区已新栽种了乔木82000株,新增绿地面积16万多平方米。中心城区绿地面积达到1830公顷,绿地率达到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51平方米。同时切实推进了郊区林地绿化建设,建设益沅线、益桃线、益衡线三大花卉苗木产业带,打造城郊生态圈。随着城乡林业生态一体化建设全面铺开,退耕还林、平湖区防护林等八大林业工程的全面推进,益阳的城乡生态环境提升到了一个全新水平。
在公共绿地建设方面:近几年来,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
31
相关推荐: